貫徹黨的發言材料

時間:2022-12-22 03:28:53

導語:貫徹黨的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貫徹黨的發言材料

按照會議安排,現就區經濟和商務局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結合部門工作,簡要發言如下:

一、關于報告經濟板塊的思考

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新的重大論斷,一方面,積極肯定了我國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已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另一方面,面對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鄭重地提出了新的發展任務。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各項事業發展的充分體現。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因此,報告在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論斷的基礎上,制定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發展戰略目標。

在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目標。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諸如此類的新提法,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優做強實體經濟、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出了新要求、布置了新任務,從而為實現平衡充分的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

結合區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不管二產還是三產,客觀地說,都尚處于發展的較低階段,我們應該認清自己所處的現狀,在看到縱向比較進步的同時,更要看到我們和發達地區甚至周邊區縣的發展差距,這種差距既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實力的差距,也包括在發展速度上的差距。只有看到差距,才能分析和查找這種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客觀還是主觀,成因是什么,該如何去縮小這種差距。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短板和現實機遇

1、當前我區主要存在工業基礎薄弱,主導產業支撐能力不足,缺乏大企業大集團,高新技術產業滯后,中小企業發展潛力有限,多數企業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和關聯度低等問題。

2、工業投資項目儲備少,工業經濟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由于區行政職能的不完整,在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等方面受到嚴重制約,新企業落地難、小企業擴能難,工業增量嚴重不足,限制了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工業項目的儲備嚴重不足,嚴重制約十三五期間我區工業經濟的發展。

3、我區商貿物流主要存在問題:

一是受市場環境影響,行業市場行情低迷。

二是營利性服務業入庫門檻高、消費結構調整升級較慢,是制約營利性服務企業入庫的主要瓶頸。

三是在引導企業入規入限時,個轉企難度很大,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約和引導方式。

四是區也面臨全市存在的普遍問題,服務業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整體呈現規模小、比重低、增速慢,結構和質量不優,導致競爭力和集聚度不強。

4、區發展的現實機遇。

雖然區目前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區處于市中心城區這樣一個位置不相適應,但我區處于成都經濟圈向滇藏延伸的關鍵節點,也具有其他區縣不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我區的服務業,包括城市核心區的服務業聚集區建設及全域生態旅游,將是區下一步新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重頭戲,做好這篇文章,將是區目前面臨的發展現實機遇。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結合新常態下工業發展的規律,通過實施“四大行動計劃”、突出“四大工作抓手”,以機械加工制造、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產業為主導,深入實施“兩大計劃”(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領航計劃、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力促園區整體提升,走新型工業發展之路。

1.全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2018年重點培育泛華電器、弘利展、茶廠、眾友機械、金墻玻璃、太時生物6家優勢骨干企業。

一是全力幫助培育對象爭取各類專項資金和政策支持,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二是幫助培育對象提升企業文化,建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商標和品牌,推進企業景區化、產品向品牌化,培育核心競爭力。2017年完成茶廠廠區景觀化工程,同步啟動茶廠AAA級景區創建工作,力爭2018年創建成功。同時,2017年底將茶廠打造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三是幫助培育對象拓展市場,推介產品。編制區工業產品目錄,在區主要門戶網站上進行推介。同時,在知名企業行、省旅游發展等大型會節上,舉辦1—2次區工業產品專題推介會,幫助企業推介產品。

四是推動企業上市融資。緊緊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積極推動弘利展在香港H股上市融資,力爭2018年底成功上市。

五是強化企業創新驅動。大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品牌創新,鼓勵支持企業加強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完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盡快突破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力爭2017年成功將弘利展科研所培育成為市級科研機構。

2.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按2018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家的目標任務,選定重點培育實達木業等3家成長型企業。具體措施:

一是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依托蒙頂山茶中國茶葉區域十大公用品牌,選擇雅泉、吉祥、友誼等5家藏茶、綠茶指導企業建立標準化、清潔化生產線,幫助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升級,促進茶產品附加值提高。同時,至少每年組織企業參加“各地茶業和農產品展銷會”、“萬企出國門”等活動不低于5次。

二是實施“以大扶小”工程。以中恒天,泛華電器、眾友機械等企業為重點,搭建合作共贏平臺,以“一帶一、一帶多”的方式進行產業鏈延伸整合,帶動了不同類型、不同產業的中小企業發展。

三是幫助新入規企業和培育庫內企業爭取技改資金。認真梳理現區中小企業,推動進行技術改造,產業提升。3.加快“三園一區”整體提升。

一是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二是提升園區整體形象。三是建立與經開區的合作機制。四是提高管理和服務能力。

(二)加快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做好服務工作,力爭博娟實業、亨通汽貿、路易商貿、生態農業電商總部經濟園等項目盡快投用;加快完善藏茶文化產業園區,完善服務景區配套功能,形成旅游產業聚集效應。二是優化服務環境,搭建發展平臺。開通服務業發展綠色通道,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實行并聯審批制度等方式簡化程序。全面落實“五個一”項目跟蹤推進機制,堅持把清單制、責任制作為推進項目的重要方法。全力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幫助企業融集建設發展資金,確保企業引得來、建得快、發展得好。三是狠抓招商引資,增強發展驅動力。通過多渠道、多措施招商引資,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四是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商貿物流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高電子商務水平。

(三)強化要素保障。加強土地保障,每年在數量和結構上確保工業用地的科學合理供應。搭建銀企溝通平臺,加強銀、政、企三方合作,搭建銀企溝通平臺,加強銀、政、企三方合作,為園區及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通道,解決企業和項目融資困難問題。堅持利用電價杠桿調整產業結構,對落后產能企業執行差別電價,補貼優勢企業電價。繼續做好大宗工業用電排序,確保重點優勢企業用電。用好用足富余電量政策,支持優勢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