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發展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22 03:30:34
導語:經濟新發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區工業經濟發展思路
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黨的會議精神,牢牢把握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總基調,高度重視新常態下工業發展的產能制約、需求制約、技術制約和競爭力制約,從工業發展的規律出發,以農產品深加工、機械加工制造、生物醫藥產業為主導,深入實施“兩大計劃”,力促園區、商貿物流中心整體提升,緊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招商引資新增長點,走新型工業發展之路,集全區之力完成“百億工業計劃”,推動工業再上新臺階。
二、百億工業發展計劃
(一)目標任務分析
按區“百億工業”計劃,2020年我區轄區內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要突破百億大關,在充分考慮市屬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困難的情況下(原定于市區工業增加值為11.7%,考慮市屬企業規模大增長困難,暫定于市屬工業增加值增長5%左右),區屬工業增加值2017——2020年需年增長17%, 2018年區屬工業總產值要增加6.7億元。
在全力確?,F有工業存量不下滑,深入分析我區工業經濟發展規律,結合區實際,下一步我區著重要以深入推進發展優勢茶葉企業,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提升園區整體形象,招商引資為切入點,具體將2017年區屬工業總產值增加6.7億元的任務分解到:1.在培育大企業大集團上,培育茶廠工業總產值2.4億元以上,眾友機械工業總產值3.5億元以上,弘利展工業總產值3.5億元以上,泛華電器工業總產值8億元以上,為全區工業經濟增加3.6億元總產值;2.在實施重點產業提升計劃上,提升規上藏茶、綠茶加工企業5家,增加工業產值1.3億元;3.在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上,新發展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確保2018年新增4家規上企業產值達1.8億元。同時重點培育10家中小企業充實培育庫,為2018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做準備。
(二)具體措施
1.全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一是鼓勵企業規模效益上臺階。按企業營業收入每增加1億元標準,給予20萬元獎勵,或企業當年每增加稅金 100萬元,獎勵20萬元。對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標準的企業,另行給予30萬元獎勵,營業收入達到20億元標準的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二是支持企業拓展市場。定期編制區工業產品目錄,組織全區有關部門、單位與轄區內企業進行產需對接。三是幫助企業對上爭取支持。指導企業加強項目管理,定期儲備、篩選一批投資額大、帶動性強的優質項目積極申報國家、省各類專項資金及政策支持。
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一是幫助企業對上爭取支持。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以技術創新專利爭取省、市工業發展等資金。二是實施“抓大扶小”工程。以泛華電器、小航電器、眾友機械、青江機械等企業為重點,協調、梳理可以配套的小企業向幾家大企業配套供貨來帶動小企業發展。三是建立企業臺賬,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實施幫扶。四是積極與市級部門對接,鼓勵企業爭取參加省、市各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
3.促進茶葉企業產品升級,產值提升發展。
一是按“一產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持續的塑造、培育、營銷、打造一些優勢產品。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利用區農產品資源豐富,品種眾多,且一批農產品已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如:藏茶、綠茶、雅魚)的獨特優勢,依托川農大等科研院校及科研基地,試點性的選擇5家藏茶、綠茶企業幫助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升級,促進茶產品向茶飲品轉化。組織企業參展,開拓市場。二是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地茶業和農產品展銷會”、“萬企出國門”等活動。
三、百億商貿物流發展計劃
(一)目標任務分析:按區2020年商貿物流突破“百億”,經統計測算2017年我區商貿物流年增加額為9.12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11.5%,圍繞此目標2018年我區商貿物流重點發展川滇藏商貿物流園區和藏茶文化產業園區,以此發揮對我區服務業的整體帶動作用。
(二)具體措施
一是加快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工作,力爭博娟實業、亨通汽貿、路易商貿、生態農業電商總部經濟園等項目盡快投用;加快完善藏茶文化產業園區,完善服務景區配套功能,形成旅游產業聚集效應。二是優化服務環境,搭建發展平臺。開通服務業發展綠色通道,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實行并聯審批制度等方式簡化程序。全面落實“五個一”項目跟蹤推進機制,堅持把清單制、責任制作為推進項目的重要方法。全力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幫助企業融集建設發展資金,確保企業引得來、建得快、發展得好。三是狠抓招商引資,增強發展驅動力。通過多渠道、多措施招商引資,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四是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商貿物流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高電子商務水平。
四、加快“三園一區”整體提升
(一)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一是改造大興農業園區主干道長約1.5KM的主干道兩側的綠化及圍墻。二是完成園中園水電氣等配套設施。三是啟動草壩鎮做好污水官網的建設。四是對巖物流園區大道工程,以及水電氣的建設。五是爭取草壩污水處理廠投入正式運營。
(二)建立與經開區的合作機制。積極與經開區銜接,力爭建立、經開區共建合作機制,在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招商引資、稅收、經濟發展指標等方面進行明確。
(三)提升園區整體形象。一是開展園中園一期廠房和辦公用房的綠化、辦公室的布置、氛圍的營造等;二是完善大興農業園區、草壩工業園區和川滇藏物流園區的園區綠化,加強日常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二是加大對園中園、大興農業園區、川滇藏物流園區等的宣傳力度,提升園區知名度。三是加強企業廠區形象包裝。對園區內弘利展、凱安琳、太時生物進行廠區提升打造,全面提升廠區整體形象。
(四)提高管理和服務能力。一是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辦事環節。對進入園區的所有企業,園區管委會提供審批“一條龍、一站式”服務,實施服務時限承諾制,并免收相關費用。二是今后各項發展優惠政策要優先支持園區內企業,項目用地、優質服務和優惠政策、貸款貼息和資金補貼、融資擔保等各方面政策,要全方位對園區內企業優先予以支持。三是區區屬企業搬遷改造原則上全部向園區集中,建立區企業管理臺賬,定期收集企業的困難問題,及時跟進解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夯實部門責任。一是成立由區級分管領導任組長的新型工業化推進的領導小組,加強部門的組織協調,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二是落實責任。把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各部門、鄉鎮和人頭,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抓好工業經濟發展。三是嚴格落實目標管理考核,研究制定加快新型工業經濟發展的考核及管理辦法。
(二)強化要素保障。加強土地保障,每年在數量和結構上確保工業用地的科學合理供應。搭建銀企溝通平臺,加強銀、政、企三方合作, 搭建銀企溝通平臺,加強銀、政、企三方合作,為園區及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通道,解決企業和項目融資困難問題。堅持利用電價杠桿調整產業結構,對落后產能企業執行差別電價,補貼優勢企業電價。繼續做好大宗工業用電排序,確保重點優勢企業用電。用好用足富余電量政策,支持優勢企業發展。
(三)引導創新驅動。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堅持市場主導、技術支撐,不斷拓寬產品領域;堅持人才優先、環境保障,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和技術,著力強化創新驅動能力;協調配合、擴大開放,打造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三)做優服務機制。研究制定服務企業的好方法、好舉措。繼續組織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堅持領導聯系重點企業、低效企業、未開工企業制度,以及聯系重點招商、工業項目制度,將服務企業、破解難題常態化,切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要主動開展政策宣講,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現有扶持政策。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縮短審評時限,推行“一站式”、“并聯式”審批,提高行政服務效能。組織開展涉企評議,著力提升政府部門服務質量和水平,提振企業家信心。
六、工作建議
(一)整合區級管理服務部門的職能職責。目前經商局負責全區各企業的管理和服務,而園區管委會負責全區各大園區的日常管理和園區內企業的協調服務,而全區的重點生產企業,園區內只占少部分,在園區內的企業,經商局和管委會都在重點關注、服務,力量稍顯過剩。園區外企業主要由經商局協調管理,企業數量較大,且分布分散,管理協調服務力量明顯不足。因此建議整合力量,實行單位合并,共同為全區經濟建設服務,有效解決力量不均衡,單位職責重復的問題。
(二)理順市、區、經開區關于項目落實的相關機制,增加項目落實的土地供給。目前,城市規劃區、經開區規劃范圍內(包括農業園區、草壩工業集中區大部份、園中園)的土地,區均沒有自主項目落地的權利,項目可供給土地捉襟見肘。建議向市級相關部門積極協調,規劃工業集中區、園中園擴園等方式增加工業用地的儲備。
(三)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建議加快草壩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管網的建設,完善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機制;啟動草壩工業集中區內各路網的改造建設。積極規劃工業集中區,推進園中園擴園,并完善相關基礎設施,為新增企業能迅速落地建設,并迅速投產創造有利條件。
- 上一篇:貫徹黨的發言材料
- 下一篇:黨委意識形態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