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行政效能建設大會的講話
時間:2022-12-23 09:39:00
導語:招商局行政效能建設大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最近,市級機關和*區在行政效能建設中,處理了一些人。為什么要處理呢?就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干部,特別是我們的領導干部,在工作中,不問事、不問人、不問責。這種“三不問”的人和事,一旦多了起來,長此以往,那可要壞事,那可要壞大事。那我們的行政效能建設,只能是紙上談兵!
認為,行政效能建設,關鍵在于落實“三項制度”。要落實“三項制度”,關鍵在于切實開展“三問”。今天,我主要想講一講“三問”:問事、問人、問責。
一、講一講問事
事,是我們的行政行為。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簡單說來,就是要把“事”辦好。這個“事”背后的本質,是我們黨政機關、國家機器存在的理由。我們每一個崗位,都是因事而設、因事而立的。行政效能建設的前提,就是要大家能夠清醒認識到自己處在什么崗位,應該干什么事,應該怎樣干事。目前,有三種情況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是不想事。我們一些部門、單位和個人,占著這個崗位,拿著國家的工資,不去想事,不愿想事,成天無所事事。即使想事,也是想與個人私利有關的事。二是不理事。照搬、照抄、照轉;“只掛號、不看病”,甚至是“不掛號、不看病”;計劃寫在紙上,講在嘴上,一無舉措,二無突破,三無效果。三是不干事。高高在上,華而不實,不調研、不指導、不檢查、不總結;不結合實際研究工作,半年小結、年終總結,洋洋灑灑,言之無物;“官本位”思想嚴重,不謀事,專謀人。
問事,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基礎環節。加強行政效能建設,首先要把每一個崗位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該怎么干等事情想清楚、問明白,做到心中有數。問事,既要問崗位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又要問細節、問過程、問結果;既要問群眾的滿意度,又要問中央、省、市委的重大決策在各級各部門落實力度。
一要問決策。要問決策是否科學,是否切合實際、有針對性、操作性,是否建立科學決策的機制。要問決策是否民主,是否公開民主決策程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要問決策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保持連續性,決策有無朝令夕改、政出多門,是否一屆接著一屆干。
二要問執行。要問執行的態度,是否尊重決策,遵循決策,執行是否依法行事,是否存在多中心、多重點、多層級問題。要問執行的力度,責任主體清楚沒有,首問責任落實沒有,限時辦結做到沒有。要問執行的效果,最終要用執行的績效來說話。事實勝于雄辯。老百姓滿意了,經濟社會發展了,這就是最好的執行!
三要問管理。要問管理的目標是否明確,具體工作指標是否細化,執行的細節是否嚴密。要問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是否還是人管人,是否還是個人說了算,建立的制度是否管用,建立的制度是否管總。要問管理績效是否在提升,是否體現決策和執行轉化的軌跡,是否考核逗硬,是否調動了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講一講問人
人,是我們行政的主體。事靠人干,業靠人興。加強行政效能建設,離開了“人”就無從談起。這里的人,是指我們各級黨政干部和工作人員。從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角度來講,當前有幾種情況要在“問人”中認真加以解決。一是一部分人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市的基本市情、發展的根本途徑、面臨的最大實際,認識不清,安于現狀,不求上進。二是目光短淺,各自為政,推諉扯皮,怕擔風險,怕負責任。三是缺乏創造性,工作長期沒有起色,守攤子、保位子、混日子。四是小進則喜,小富即安,自娛自樂,無所作為。
問人,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中心環節。離開了人,就離開了干事主體;離開了人,就離開了責任主體。只有抓住問人這個中心環節,才能抓住行政效能建設的責任主體;只有抓住問人這個中心環節,才能找到提高行政效能的動力源泉。
一要問解放思想的力度。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我們的經濟落后,但不能思想落后。只有思想領先,才能后來居上。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謀成大事。各級各部門都要立足實際,從狹隘的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切實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方面,要看到由于地域和歷史的原因,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處在一個艱難的爬坡階段。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作任何決策,都必須立足于現實的生產力水平。這一條,我們一定要時刻記在心上。另一方面,要從劣勢中看到我們的優勢,正確分析把握目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階段性特征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我們要自覺地置于全省以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正確把握市情,發揮我們的優勢,增強我們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二要問促進發展的干勁。就是問干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什么同一項工作,在各個縣區,在各個部門,發展不平衡,反映出來的差距很大。我認為,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差距?,F在,我們的一些領導者和組織者,在工作的各個環節上,沒有去深入思考如何調動和發揮干事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大膽工作,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這方面,我也有責任,對調動大家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我們市委還有些工作沒跟上,下一步我們要盡快跟上?,F在有一些工作,寫在文件上,講在口頭上,匯報時頭頭是道,就是沒有落實到行動上,組織化程度很低,干事主體找不到事干,行政效能低下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老百姓利益就得不到保護和發展,黨委、政府的形象就會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會停滯不前。
三要問日常工作的行為。首先,要問決策部署的執行情況。要始終以中央、省、市委安排部署的工作為主線,盯住決策主體、執行主體、管理主體,向他們問過程、問績效,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其次,要問普通民眾的呼聲需求。民生是為政之本,傾聽民聲、解決民難、化解民怨,是為政之要。要盯住老百姓的訴求、老百姓的呼聲、老百姓的愿望,以老百姓是否滿意為根本,問決策、執行、管理的效果。第三,要問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要始終盯住主管層、分管層、主管部門和協管部門,向他們問進度、問質量、問效果,要問出壓力,要問出動力,要問出活力,確保每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講一講問責
責,是我們的行政職責。問責,就是弄清職責、明確責任,就是問一問、查一查干事主體的履職盡責情況。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問責,是一個責任政府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目前有三個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是權責不統一。有權無責,有責無權。一些人存在“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濫權思想,這種人之所以敢膽大妄為,就是因為把權與責分離,用權不承擔責任。更有甚者,自己濫用權,責任來了,搞“轉移支付”,讓下面的人來承擔責任。二是機制不健全。問事問人問責的機制沒健全,考核與獎懲脫節,考核與用人脫節,該獎的沒有獎到位,該罰的沒有罰到位,該罷的沒有罷到位,該撤的沒有撤到位,該提的沒有提到位,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這樣一來,就挫傷了我們一些同志的積極性,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形成了風氣。三是考核不科學。對那些工作思路不清晰、重點不突出、措施不得力、績效不明顯的單位和領導,沒有一個有效的制約體系,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一些地方和部門,講的是人人有責,其實際我看是無人負責。責任沒有約束力,責任沒有剛性,就不成其為責任!
問責,是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關鍵環節。加強行政效能建設,離開了問責,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我們在行政的同時必須明確相應的職責,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問責,是對權力的負責,是對法律的負責,是對歷史的負責,是對民眾的負責。我6月13日在督查行政效能建設時,講過“問事必問人,問人必問責”。問責就要問到底,問責就要把責問出來!不然,我們問事、問人,都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一要明確責任。不同崗位有不同的職責,決策者、執行者和管理者所履行的職能不同,承擔的責任也應有所不同。崗位職責不清楚,問題來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我不贊同,不僅起不到責任追究的效果,而且還會傷害另外一部分同志,甚至是一大部分同志。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研究科學的考核辦法,突出崗位的主體職責,突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突出考核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獎懲分明。各級各部門要徹底打破“大鍋飯”、人人頭上一點紅的“平均主義”,在我們一些地區一些部門,在這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可不行啊。我們要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突出重獎重懲,把獎懲上升成制度化、法制化,該獎勵的一個不少,給他們職級,給他們舞臺,兌現到位;該懲罰的一個不漏,執行到位。我們要抓住失責的事,追究失責的人,讓失責者感到切膚之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真爬坡、真流汗、真破難”的人,有想頭、有奔頭、有勁頭。
三要強化監督。有效的監督可以保證決策的順利執行。當前,許多工作部署后,缺乏跟蹤監督,忽視事中監督,只有轟轟烈烈的開頭,沒有實實在在的結尾,這樣的事我們干了不少,包括我本人也干了一些,我們大家都到此為止吧。這一現象必須改變!怎么改變?必須靠強有力的監督來改變。決策一經制定,監督必須跟上。各級各部門要增強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的意識,建立健全自我監督機制。紀檢監察機關要理直氣壯追究在履職中失職和違紀的責任,要加大查處典型案件的力度。我們要充分發揮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用,充分發揮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我們要整合監督資源,提高監督實效。要靠有效的監督,整肅干部隊伍、提高行政效能、優化發展環境。
同志們!問事、問人、問責,這三個環節是相互聯系的,是相互作用的,是統一于各級各部門行政活動之中的。我們既要問事,又要問人,更要問責。我們要真問事、真問人、真問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推進行政效能建設落到實處,為“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為“實施四大戰略,推進五個突破,打好老區建設發展翻身仗”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蒲市長還要講具體意見,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 上一篇:開發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安排
- 下一篇: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精品范文
10招商引資獎勵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