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暨自來水聯席會議上的發言
時間:2022-06-19 04:50:00
導語:在防汛暨自來水聯席會議上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市按照委、政府的總體部署和水利廳的具體要求,堅持城鄉統籌、科學規劃、規模布局和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大了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的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了農村飲水的安全質量和綜合保障水平。至年底,我市農村已有3402個村、265萬人用上了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6.5%。今年以來,又完成了86個村、5.16萬人的自來水工程建設任務,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8%。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主體
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是社會廣泛關注、農民群眾熱切期盼的民生問題,也是長期來各級政府應該解決而沒有解決好的社會問題。早在“八七”扶貧攻堅時期,我市就實施了農村飲水解困工程,但由于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及工作力度小等多種原因,建設速度和成效不夠明顯。中共中央[2004]一號文件下發后,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提出后,市委、市政府對“三農”工作進行了深刻反思,確定從農民最現實、最期盼的自來水工程建設著手,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職能部門負責人,就建設現狀、建設形式、資金籌措和運行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發現,在廣大農村,不僅飲水難、水質差的問題沒有解決,而且不少已建工程運行無序,農民對飲水價格高和供水保證率低的問題多有不滿。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農民雖然有愿望和建設能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組織和引導,自來水工程進展緩慢;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雖然渴望自來水工程,但由于財力不足,農民飲水基本上還處于原始狀態。市委、市政府認為,加快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不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重要體現,更是各級政府必須承擔的歷史任務。為此,我市把農村自來水工程列入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十大行動”之一,成立了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綜合協調和指揮工作機構。同時,確定各級政府是農村自來水工程的責任主體,政府主要領導是工程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將建設任務逐級分解,層層落實責任,并作為年終考核指標,跟蹤督查落實,形成了縱向推進、橫向協作的工作機制。
二、統籌規劃,規模推進工程進展
農村自來水工程,是資金投入大、涉及人口多、綜合效益高的社會事業,既要堅持建設速度、質量、規模和長效運行的有效統一,又要著眼農村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實現城鄉資源的共享利用。為此,我市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統籌考慮水源保證、人口布局、污水處理、城鎮建設等多方面的關系,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規劃論證工作,引導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一是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在總結經驗教訓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市確定了集中連片、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首先,從區域水資源評價入手,著眼提高供水保證率和質量,統籌規劃水源地建設,既降低了水源工程建設的投入,又達到了提高供水保證率的目的;其次,按照城鎮發展規劃和經濟發展區域布局,整合現有城鎮供水管網資源,打破行政界限,統籌規劃區域供水工程,實現農村城鎮化發展與自來水工程的有效銜接;第三,著眼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在中心城區周邊和縣城周圍地區,做到水源利用、管網容量、污水處理等設施適量超前,為今后城鄉一體化供水和資源共享奠定基礎,避免自來水工程建設的重復投資。兩年來,我市共開工建設供水工程117處,其中規模化供水工程30處。平陰縣編制了“沿縣城一圈、沿黃河一線、沿匯河豐水區一片”的供水規劃,形成了城鄉一體和覆蓋全縣的供水網絡,使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一舉達到80%以上。
二是因地制宜,分類實現。市南部為山區,北部是黃河沖積平原,地理條件差異較大;農村供水既有地下水,又有地表水,還有客水,水源構成多元化;各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投入能力有差別。這就要求必須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因地制宜和分類實施的原則,適時適地的推進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谏鲜鏊伎迹诒WC供水水質、工程時限和群眾滿意的前提下,我們對工程建設模式、建設重點、運行機制和投入渠道全部放開,由各縣(市)區按照能大則大、宜統則統、宜活則活的原則實施工程建設。在水源奇缺、村莊稀疏的南部山區,大多采取集中打井、攔蓄泉水或水庫引水的小聯村或單村供水形式,而在水資源和地理條件相對優越的中部和北部地區,連片供水和規模供水則成為主要形式。天橋區從城區“北跨”發展的布局出發,適應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需要,以鵲山水庫為水源建設了5萬噸凈水和5萬噸原水供水規模的高標準供水工程,一舉實現了全區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同時也為城區北跨提供了水源保障。
三是群眾參與,民主決策。農民群眾既是農村自來水工程的最終受益者,也是積極參與者。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是決定自來水工程成敗的關鍵因素,農民群眾的滿意程度是衡量自來水工程的最高標準。因此,我市編制農村自來水工程規劃,始終堅持“政府引導、村民參與、科學論證、民主決策”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讓村民參與,最大程度地體現民意,最終實行民主決策。各縣(市)區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方征求意見、反復討論論證的方法,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引導下,把農民組織起來,辦好自己的事情。工程規劃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為農村自來水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三、完善政策,聚集工程建設合力
農村自來水工程點多、面廣、線長,工程規模大、投入多?;I集和落實資金是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和如期完成的保障。我市采取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多渠道籌資、多形式投入的辦法,千方百計地籌集建設資金,有效保證了工程順利進展。
一是調整預算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市委、市政府把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作為公共財政支農的重點,年到年,市級財政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并明確各縣(市)區按照1:1的比例落實配套資金。同時,將各級農村自來水專項資金集中整合,統籌安排使用。
二是加強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為用活管好專項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市制定了《市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資金籌集、使用范圍、撥付渠道和監管方式。市及各縣(市)區按照《辦法》規定,分別建立了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資金專戶,做到專款專用、科學使用。各級水利、財政、審計、監察部門緊密配合,定期對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審計。同時,各級都建立了資金使用管理公示制度,對上級補助資金、配套資金、群眾自籌和社會投入等各項資金,通過相應方式向社會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增加知情權和透明度,真正使農村自來水工程成為農民放心的陽光工程。
三是動員社會力量,多元增加投入。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思路,我市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金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投入工程建設,做到明晰所有權、放開經營權、保護收益權。同時,動員組織農民,采取“一事一議”的方法籌資籌勞,并明確規定,農民集資建設水源工程及主管網工程的投入,可作為股份參與利潤分配,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群眾投入的積極性。農民是投入者、建設者、管理者和受益者的多重身份,也為農村自來水工程發揮長效作用營造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四、強化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一是注意設計審查,為工程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市及各縣(市)區分別成立了供水工程設計組和專家論證組,按工程規模大小分級負責設計和論證,對每項工程的位置選定、工程設計、設備采購、水源可靠程度、供水水質等都進行充分論證,由相關部門出具檢測證明,逐級審批后方可開工建設。
二是注重建設管理,跟蹤監測質量。各級把質量管理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切實做到了“四制”管理。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嚴把隊伍選擇與材料采購關;實行建設項目法人制,嚴把資產保值增值關;實行建設監理制,嚴把施工質量關;實行合同管理制,嚴把質量責任追究關。市縣兩級水利部門還抽調專業技術人員適時進行工程巡查,形成了業主、施工和監理三方共同負責的工程質量保障機制。
三是加強后期管理,提高工程運行質量。我市適時制定了《市農村自來水工程運行管理試行辦法》,用于規范工程的運營和管理。首先,引入競爭機制,創新工程管理模式。對已建工程,征得股東同意,采取委托經營、租賃承包、股份轉讓等多種形式,放活工程經營權。其次,嚴格水質監測,確保供水質量。建立了水源地保護、經營者負責和職能部門監測的水質工作制度,形成了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合作的保證機制。第三,加強成本核算,合理核定供水價格,保證農民用得起合格的飲用水。
各位領導,這次會議對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兄弟市為我市加快和完善工程建設提供了好經驗。我市將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更加注重工程建設質量和工程后期管理,按照新農村建設既定的飲水安全行動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 上一篇:領導在農業開發工作會的講話
- 下一篇:在全市糧食調研與信息工作培訓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