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長在村村通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09 03:50:00

導語:交通局長在村村通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局長在村村通會議上的講話

筑好致富路服務新農村

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

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各位領導、同志們:

歡迎大家來我局檢查指導工作。根據會議議程安排,現將我縣公路建設有關問題向大會作一匯報,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2006年度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鄉鎮(場)和縣直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機遇,把握政策,合理規劃,加快建設,抓住“五個重點”,全年完成建設里程263.5公里(其中完成水泥路79.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9089萬元。其中:國債通達項目建成5個、里程48.2公里,在建6個、里程111公里;村村通工程項目建成58個、里程160.5公里,在建23個、里程63.1公里。全縣26個有建設任務的鄉鎮,申報總建設計劃400余公里,已有19個鄉鎮部分或全部落實了的建設任務,籌集配套資金千萬余元,其余鄉鎮也正在發動群眾捐資,為今年“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再做準備。

一、抓廉政,嚴格按法規程序辦事。

農村公路工程建設,既是落實中央惠民政策,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好事如何辦好,好事一定要辦好,是檢驗我們工作的試金石。06年是實施村村通工程的第一年,如何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四項制度,如何杜絕出現“豆腐渣”工程,如何防止出現路修好了,干部倒下了的現象,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為此,我們一是嚴格按法規程序辦事:鄉鎮申報建設項目——縣交通局、發改委、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審核——報招投標中心實施或備案——公開招標——確定中標候選單位——簽訂施工、廉政、監理、安全合同——組織施工——交竣工驗收。二是在重要環節如:開標時選定評委,我們在市局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企業和評委互不見面,投標企業開標前不和業主接觸;同時各鄉鎮邀請群眾代表、縣鄉人大代表參加開標大會,從而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的確定中標候選人,組織施工后我們聘請社會監理和人民義務監督員進行質量監督、監理。資金管理我們采取統一管理、計量支付等等手段,由于在各個環節上都是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大家參與,共同操作,從而有效預防了腐敗行為的發生。

二、抓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各負其責。

根據農村公路建設四項制度:項目法人責任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的要求,我們落實了各相關單位的職責:

1、鄉鎮人民政府職責:

各鄉鎮人民政府是轄區內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項目建設的項目法人(業主),具體負責工程建設的實施工作,并對建成后的油(水泥)路組織實施養護管理,承擔項目建設征地拆遷、“三桿”遷移、樹木采伐、建設配套資金籌措、工程的施工組織和質量與安全管理、廉政管理等法人責任。

2、交通主管部門職責:

總體規劃、技術指導、施工服務、監督檢查。具體履行行業管理,包括工程建設組織、規劃、設計、指導、協調、監督和技術服務;協調配合組織招投標工作;協調配合聘請工程監理人員,嚴把工程質量;協調建設資金的計量支付與使用;協調配合組織交峻工驗收;協調配合組織落實建成項目的養護管理工作。

3、施工隊伍職責:

按招投標文件及合同落實各項承諾并履行職責,嚴格工程質量控制,確保工程按期、按質、按量完成。

4、監理、監督人員職責:

鄉鎮聘請的社會監理單位人員、群眾代表、人大代表義務監督員等實行旁站式管理,監理、監督施工技術規范及合格原材料按合同質量數量要求進場及施工,確保工程合格。

三、抓落實,科學規劃,加快建設,確保06年度建設任務的完成。

我們在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時堅持統籌規劃,科學有序推進,以農村公路建設總體規劃目標和GPS專項調查為依據,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出行的實際需要出發,按照“實事求是、盡力而為、先易后難、分層推進、先急后緩、突出重點”的要求和“哪個鄉鎮村群眾積極性高就優先支持哪個鄉鎮村”的原則,多修“人民愿意修的路、人民滿意的路”,有步驟分階段推進,同時實行動態管理,對計劃下達后不及時組織實施或工程進度緩慢以及地方群眾沒有積極性或積極性不高的項目,予以調整,從而為較好的完成06年計劃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四、抓質量,修人民滿意的致富路。

我們建立了四級質量保障體系,政府監督、業主負責、社會監理、企業自檢。在招投標階段,我們嚴把企業資質;在施工階段,我們嚴格執行國家農村公路建設技術規范,決不放松,同時各鄉鎮也騁請了義務質量監督員,旁站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五、抓宣傳,調動全社會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積極性。

我們在縣電視臺《雉河農家》欄目開辟專欄宣傳農村公路建設,及時宣傳報道了全縣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涌現的好辦法,好典型事例及好人好事。同時,利用會議及路政宣傳車深入到鄉鎮村宣傳黨中央的惠民政策及農村公路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了“要想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的熱潮。

2007年是我省村村通工程實施第二年,任務重,群眾呼聲高,我們計劃完成十臨、義周、曹淝路等縣鄉公路及村村通工程300公里,計劃完成投資1.4億元,全面提升農村路網通行能力。為確保07任務全面完成,我們將采取如下措施: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村村通工程建設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落實黨的惠民政策的工程,我們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實,確保我縣農村公路建設07年計劃順利完成。

二、健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落實質量責任,保證工程質量。質量是村村通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堅持好中求快,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在質量和速度發生矛盾的時候,必須首先保證質量。村村通工程建設項目分散,涉及面廣,執行層面經驗不多,交通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工作,強化監督職責,發揮社會監理、群眾代表監督、業主負責的質量責任,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全縣村村通工程百分之百合格。

三、積極籌措建設資金,保證資金使用安全。核心是政策,關鍵是資金。村村通工程要修人民愿意修的路、人民滿意的路,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尊重群眾意愿,防止增加農民負擔,不修農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對已開工建設的項目各鄉鎮要迅速籌措建設配套資金,及時入庫,確保工程建設進度與工程計量支付不發生新的工程款拖欠,這一點各鄉鎮務必要高度重視,確保建設資金足額到位。

四、切實加強村村通工程建設管理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要結合村村通工程建設管理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區分工作需要,分層次對村村通工程建設管理人員、鄉鎮村干部群眾代表進行培訓,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基層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發揮其在工程建設中的監督監理作用。

五、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的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可以聘請技術專家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監督工作;村村通工程施工現場應當設立工程質量主要控制措施的告示牌,在媒體公布監督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六、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的長效管理養護機制,真正做到有路必養。通村公路建設成后,養護機制與養護資金問題非常突出,農村公路管養成的主體是地方人民政府,要發揮群眾的積極性,愛路護路,清除路面障礙,努力創建長效穩定的村村通工程養護機制,實現建養并重、協調發展。

農村公路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重大舉措,這項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事關全局,意義重大。我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辦好,實事抓實,為服務新農村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二○○七年三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