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年度教育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6-03 07:35:00

導語:教育局長年度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長年度教育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年度教育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期間特別是*年的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年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點工作,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努力開創我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局面。

一、全省*年度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

1月23日,省教育廳在昆明召開了全省*年度教育

工作會議,何天淳廳長代表教育廳對“*”期間全省教育工作作了全面總結,對“*”期間全省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年的重點工作作了部署。

(一)“*”期間我省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就與經驗

1、重點發展農村教育,“兩基”工作取得偉大成就

5年來,改造中小學危房337.6萬?,新建校舍71.7萬?。全省有112個縣實現“普九”,“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86%,比*年提高14.4個百分點,超額完成“*”計劃目標;127個縣實現“掃盲”,青壯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提前二年實現國務院提出的西部“兩基”目標。

2、職業教育在改革中不斷發展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按照“訂單培養”的方式,推動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改革。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不協調的狀況得到改善。*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1.36萬人,在校生達到29.49萬人?!?”期間,中等職業學校共培養畢業生50.3萬人。

3、普通高中辦學規模擴大,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5年來,全省新建普通高中25所,改擴建200多所,一級完中總數已達81所,比*年增加33所。到*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已達48.31萬人,比*年增加26.10萬人,超額完成“*”計劃目標。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由*年的24.93%提高到*年的33.66%。教育質量逐年提高,*年,高考700分以上的考生實現零的突破。

4、高等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

全省普通高校由*年的24所增加到*年的44所。*年,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39.91萬人,比*年增長24.8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年的4.91%提高到*年的12.65%。共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624余項,專利授權293件,科技產業產值超過4億元。

5、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

2.2萬名中小學校長經過省、地、縣三級校長培訓,持證上崗。20多萬名民族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參加了綜合素質培訓,全省普通小學、普通初中、職業高中、普通高中、普通中專學校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提高到96.38%、95.64%、59.74%、85.86%、84..46%,分別比*年提高5.44、6.60、24.57、14.59、10.19個百分點。

6、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

建成各類衛星教學收視點15286個、教學光盤播放點13237個、計算機教室1095個,初步構建了“云南省遠程教育體系”。全省52%的中小學都能共享國家和省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中小學計算機數與學生人數的比例已從*年的186:1提高到*年的55:1。初步建成了遠程教育資源中心、基礎教育資源庫。

7、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深化

普遍推行校長公選、教師聘任、績效分配改革,辦學活力明顯增強。全省“一師一?!毙|c由*年的18268個減少至*年的12364個。順利完成國有企業所辦學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民辦教育快速發展,全省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421所,在校學生達30.28萬人,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進一步形成。

8、實施素質教育取得進展

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強化地方教材建設,全省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學生全部啟用新課程。積極開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切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積極推進招生、考試和評價制度改革。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進一步加強。

9、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投入力度加大

“*”期間,全省預算內教育經費426.54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128.68億元。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加快建立,省財政逐年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每年均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民間投入逐年增加。

10、認真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

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導、對口支援、社會參與、勤工儉學”的貧困學生救助體系。*年,全省總計257萬名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235萬名學生享受免交雜費,115萬學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補助,用于“兩免一補”經費近5億元。努力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認真治理教育亂收費,規范招生考試行為。認真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預防措施,“*”期間,全省學?;緵]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期間云南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及*年重點工作

主要任務是:全省全面實現“普九”,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5%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達到98%以上,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55%左右。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3—6歲幼兒入園率達50%以上,大中城市、經濟發達縣(市、區)達到70%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50%,普通高中在校生達56萬人左右,中職46萬人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8%,在校生規模達66.5萬人左右。

*年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

1、堅持“兩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

4個縣完成“普九”,2個縣實現“掃盲”,3個縣完成“普實”。繼續排除80萬?中小學危房,建設40萬?農村寄宿制學校,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2、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責任,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從今年起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提高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保障新機制。規范學校經費的使用和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全面落實縣級政府對本地教育發展規劃、經費安排使用、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管理責任。

3、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采取強有力措施,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抓好急需技能型人才培養,重點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積極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組織實施好“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促進“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創新公辦職業學校辦學體制,走規?;?、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新路子。

4、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切實把德育放在各項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繼續深入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著力提高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革教育考試評價和選拔制度,完善推進素質教育的體制環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加強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關心學生心理健康。

5、鞏固試點成果,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與制度創新

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實行“資格準入、競爭上崗、全員聘用、合同管理、優教優酬”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逐步推進大中小學校長聘任制。深化高中階段教育改革,著力提高普通高中質量,擴大優質高中總量。

6、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素質和能力。建立和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制度,繼續做好東部對西部、城市對農村教師對口支援工作。全面推進以校本培訓為主體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

7、注重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認真做好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健全有效的教育資助體系。做好*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深化考試制度改革,確保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安全和公平公正。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維護校園安定和諧,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大力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

二、“*”期間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

跨入新世紀的頭五年,是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繁榮穩定,改革迅猛推進,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時期。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實現了“*”期間確定的目標任務,重點工作有了創新與突破。

(一)主要成績

1、“兩基”工作進一步鞏固提高。全市在*年基本實施“兩基”目標后,始終不渝地堅持“兩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特別重視發展農村教育,積極鞏固普及成果,努力提高“兩基”整體水平。

——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勤工儉學”的貧困生救助制度,有效推進了義務教育普及率、鞏固率的不斷提高和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把貧困學生入學難、鞏固難問題列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廣泛動員干部職工和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建立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貧困生救助基金,年均救助貧困生10萬人次以上;認真實施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28.76萬名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19.11萬名學生享受免交雜費,4.71萬名學生享受生活補助;廣大中小學積極開展勤工儉學活動,開展面達90%以上。*年,全市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53%,比*年提高了0.18個百分點;畢業生升學率達97.28%,比*年提高了1.76個百分點;在校生輟學率降到0.11%,比*年降低了0.35個百分點。初中毛入學率達101.74%,比*年提高3.87個百分點;輟學率控制在1.35%以內;在校生比*年增2.66萬人,增長9.76%;畢業生升學率達67.09%,比*年提高19.32個百分點。學前教育發展迅速,3-6歲幼兒入園(班)率由*年的32.36%提高到*年的44%。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

——初步建立了教育投入的保障機制,中小學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年,各級財政繼續加大力度,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確保教育投入的“三個增長”,全市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達13.8億元,比*年增億元。投入資金,排除中小學D級危房13.57萬?。“*”期間,市級以上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38億元,立項改造中小學危房676校,排除D級危房36.5萬???h、鄉、村積極自籌資金,加快排危工程進程。爭取臺方捐資600萬元,建設“明德小學”項目學校15校。全市中小學現有校舍建筑面積626.48萬?,比*年增加74.74萬?,固定資產總值達34.86億元,比*年增加12.84億元?!捌占皩嶒灲虒W”工作全面完成。調整收縮農村中小學教學點110個,建成半寄宿制學校471校,校點布局更加合理,辦學效益明顯提高。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見成效,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在*年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開展義務教育段綜合實踐課程研究,著力推進校本課程開發,深化入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切實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期間,全市建成省級實驗小學、示范小學39所,省級示范初中42所。全市義務教育質量普遍提高,全社會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合力與良好環境基本形成。

——著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掃盲成果得到了有效地鞏固和提升。實現了由識字型掃盲向技能型教育的轉變。*年,掃除文盲3萬余人,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5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7.8萬人次。“*”期間,參加實用技術培訓人次達250萬以上。14個鄉(鎮)通過了“無文盲鄉(鎮)”驗收。青壯年文盲率降至2.1%,比*年下降了1.8個百分點。

2、職業教育在改革中快速發展。

——高等教育體系初步構建。投資3.6億元新建的*師范學院新校區建設日趨完善,辦學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招生規劃規模不斷擴大,*年在校生達8009人,比*年增加6061人,增加311%。云南職業技術學院發展態勢良好,*衛校申辦*高等醫學??茖W校已順利通過專家組的評審。

——中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年全市有普通中專7所、職業技術學校11所,在校生達4.67萬人,約占全省的1/4,比*年增加1.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進品旺、出口暢,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一是各學校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積極改革招生方式,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并逐年大幅度遞增。*年招生7032人、*年8748人、*年9604人、*年15874人、*年達23000人。二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按照“訂單式”培養模式,加強畢業生就業服務網絡建設,積極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和改造專業,提高教學質量,重視提高畢業生就業和創業能力,就業率大幅度攀升,*年達75%,*年達94%。出口暢有效地推動了進口旺。三是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內部機制和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全市建成4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所省部級重點職業學校,6所省級職業示范學校。麒麟區職業技術學校已成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名?!薄K氖菍I建設成效明顯,全市已創建省級骨干專業5個、市級骨干專業38個,總專業數達200多個,專業設置更加靈活,基本涵蓋了一、二、三產業。五是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認知度有一定提高,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扶貧、扶就業、抓和諧的觀點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共識,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良好環境已經形成。

——各種職業培訓進一步加強,終身教育體系初步構建。全市1397所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大力開展農民科技、技能培訓,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富余勞動力的轉移。積極在農村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試行高三、初三分流收到明顯成效。高自考、夜大、電大、函大、農函大等多渠道的在職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更多的終身教育機會。

3、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兩年來,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積極進行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從理順體制,激活機制入手,以改革辦學體制、投入體制和內部管理機制為重點,對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改革進行了有益探討,試點縣(區)和學校大膽創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改革取得了實質性成效。高中教育改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年1月28日在我市召開了現場會,推廣介紹*經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年7月27日市委、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與發展試點工作的意見》(曲發[*]15號),麒麟區、師宗縣、會澤縣、市直學校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教育投入體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各級政府在確保教育投入“三個增長”的同時,按照學校等級、規模及時足額劃撥教師工資、公用經費和改善辦學條件經費。財政部門根據學校教職工編制、在校生數和辦學的實際情況分別對學校實行經費包干管理。市直學校采取了掛鉤包干、固定包干和基數固定、增量掛鉤包干等經費總額包干辦法。對具有一定辦學規模、具備相應辦學資格的民辦學校,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比照同類學校實行生均經費補助。

——人事制度改革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在科學設崗、動態控編,資格準入的前提下,實行政事分開,逐步取消行政級別,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試點縣和市直學校全面推進校長公開選聘制、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和績效工資制。建立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考評制和離任審計制;完善教職工崗位聘任制,因事設崗,明確職責,公開競爭,客觀公正地對教職工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分配、獎懲和續聘的主要依據。麒麟區、師宗縣、市直學校校長選聘工作基本結束,新任校長已經上崗。改革進展平穩,社會反映較好。

——民辦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市委、市政府從政策上、資金上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對具有一定規模的民辦學校,核給其一定公辦教師編制和生均公用經費,建設資金給予部分貼息補助。*年全市民辦學校達271所(高中8所、初中14所、小學10所、幼兒園226所、職業培訓學校13所),在校生達31354人,教職工達2235人,分別比*年增加135所、21888人、1337人。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廣泛參與、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基本形成。民辦公助的曲一中三元分校、獨資興辦的富源明鑫學校、政企合資興建的師宗三中及陸良同樂中學,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及相當的辦學規模。*農校實行校產置換、校企聯辦、計劃投資1億元選址新建,新建的*工商職業學校積極探索股份制辦學。順利完成了國有企業所辦學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

4、普通高中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升。一是高中規模和容量迅速擴張,高中教育“瓶頸”得到有效突破?!?”期間,全市共投入資金10.61億元,新建普通高中10所、改擴建高完中36所。*年普通高中招生38578人,比*年增加23390人,增長154%;在校生98535人,比*年增加57492人,增長14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52%,比*年提高了26.81個百分點。二是優質高中資源增量擴大,高中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全市建成省一級一等高中1所、省一級三等高(完)中7所。高中教育質量逐年大幅度提升,*年高考上線21112人,上線率達67%,比*年增加14720人,提高26個百分點。普通高中教育實現了規模擴張與質量提高并重的目標,基本滿足了全市廣大人民群眾對高中教育的需求。

5、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一是教師總量迅速增加。全市教職工人數達60690人,比上年增2022人。其中高中專任教師達4939人,比上年增加863人,增幅達21.2%。二是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達87%、97%、98%,比*年分別提高21.95、9.53、6個百分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學歷合格率達78.02%,比*年提高46個百分點,提高幅度最大。廣大教師積極參加提高一個學歷層次的教育,普通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達1%,初中教師本科學歷達34.2%,小學教師??茖W歷達44%、本科學歷達4%。三是采取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全員培訓與分類培訓相結合、脫產學習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為教師培養培訓構建了層次多樣、渠道暢通的現代立交橋。四是全面實施師德師風年度考核登記制度,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加強。

6、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制訂了《*市學校思想道德建設“三級考核”、“三類評價”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積極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優良傳統教育活動,強化誠信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加強法制和紀律教育,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廣泛推行半軍事化管理。開展爭優創先活動,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市已創建省級文明學校57校、市級文明學校244校?!?”期間,建成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3個。

7、教育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年投入資金3200萬元,*年投入4304萬元用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育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建設全部完成,3032校(點)完成模式Ⅰ配備、1803校(點)完成模式Ⅱ配備、229校完成模式Ⅲ配備。全市建成鄉(鎮)信息中心7個,創建國家級信息技術實驗學校2所、省級現代教育實驗學校41所。中小學生機比由*年的87:1提高到52:1。我市被教育部確定為“教育信息化管理標準應用示范區”。

8、教育公共管理進一步加強。市、縣教育督導機構基本建立,督導評估體系進一步健全;招生、考試、人事、紀檢和行風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視,安全工作責任制和預防措施得到認真落實,安全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進一步加強;教育交流與合作水平進一步提高,與昭通市的教育扶貧工作進展順利。語言文字工作成效明顯,普及普通話示范學校已達178所,麒麟城區通過了國家二類語言文字的達標驗收工作。

(二)主要經驗和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總結剛剛過去的一年以及整個“*”期間全市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績,我們倍加振奮,深受鼓舞,改革與發展的歷程中我們也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1、各級黨委、政府把教育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認真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切實加強領導、全面規劃、增加投入、不斷加大扶持力度,這是我市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2、人民群眾對教育發展的迫切需求和廣泛參與、關心支持,教育系統端正教育思想,自覺服務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牢固樹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觀念和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全市教育事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打下了重要基礎。

3、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創新體制、激活機制、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為核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斷創新,以改革求發展,以發展促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動力。

4、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是教育改革與發展充滿生機活力的內在因素。

5、高度關注弱勢群體,著力解決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堅持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堅持規模與質量并重,滿足人民群眾對各層次、各類別教育的需求,是教育系統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6、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廣泛支持,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保障。

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全市改革與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還有較大的距離,主要表現在:

1、教育投入總量嚴重不足。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依然面臨償還舊帳與加速發展的雙重壓力,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負債金額越來越大,累計已達7.9億元。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缺口尤為突出。教育事業費雖然逐年有所增長,但公用經費卻呈下降趨勢。相當一部分農村學校建設資金嚴重短缺,教育教學設施極為匱乏。排危工程和貧困生救助任務艱巨,全市還有68萬?的D級危房亟需排除,46萬貧困生、15萬特困生需要救助,所需資金缺口大,控輟保學任務還十分艱巨。

2、教育結構不合理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性比例失衡。普通高中教育經過五年的努力,高(完)中已達55校,在校生規模近10萬,基本緩解了人民群眾對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和高校擴招需要的矛盾,而中等職業學校全市僅有18校,在校生4萬余人,難以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加快城鎮化進程、建設工業強市和實現“三村四化”目標的需求。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在辦學規模、在校生比例、經費投入、辦學條件以及社會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3、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各項事業之間教育改革與發展嚴重的不平衡。城鄉義務教育發展反差極為明顯,與城鎮相比農村學校無論是在辦學條件、資金投入、教師配備還是教育質量等方面都嚴重滯后。

4、教師隊伍數量不足,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一是普通高中教育迅速發展,高中教師缺額大,且師資來源困難。二是山區、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教師編制緊缺,數量不足,且流動性大,臨時代課教師還有3036名。三是教師的師德建設、業務能力和水平特別是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能還需進一步提高。

5、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還存在明顯問題。正確的成才觀和教育觀在全社會還未得到普遍認同,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還不完善。重分數、輕能力培養,重書本、輕社會實踐的狀況還在不少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藝術、體育、衛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視程度和教育水平還不高。

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只有用發展的思路、用改革的方法來加以解決,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領導,有省教育廳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有在座各位和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困難,破解難題,開創*教育“*”新局面。

三、“*”期間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年的主要工作

(一)“*”期間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市委二屆六次全會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明確提出了“*”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發展思路、總體要求和工作措施。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標任務,市教育局已草擬了《*市教育事業“*”規劃》,目前正在進行修訂和完善。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屆五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委二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求和政策精神為依據,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努力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兩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繼續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以加快發展為主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構建一個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與建設現代工業強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相適應的,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的教育體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目標任務:繼續抓好“兩基”的鞏固提高工作,實現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全面提高。力爭“*”期間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小學輟學率控制在0.5%以內;小學畢業生全部升入初中,初中入學率達98%以上,初中輟學率控制在1.5%以內,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0%;3—6周歲幼兒入園(班)率達50%以上。在控輟學保學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兩基”的鞏固和發展。

整體推進高中階段教育發展。鞏固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發展成果,繼續推進高中的新建和改擴建工程,著力打造一批品牌學校,擴大優質高中資源,優質高中在校生占全市高中在校生的60%以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實施“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到2010年新建2所市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3至5所民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力爭創建2—3所高等職業院校?;酒占案咧须A段教育。2007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70%,在校生由現在14.4萬增為21萬,其中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達9萬人以上;201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5%,在校生達26萬,其中中等職校在校生達12.5萬至13.5萬人。高中階段教育質量整體水平得到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達9年以上。

積極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力爭新建一批以高中階段教育為重點的優質民辦學校,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共同參與,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體制。

進一步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到“*”末,全市高中生機比達15:1,初中達30:1,小學達40:1;高中學校80%的教室配備多媒體設備,初中學校每年級配備多媒體教室1個。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具備初步信息化環境,90%獨立建制的學校接入*教育城域網。

(二)*年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工作

*年是實施“*”規劃的第一年,全市教育工作必須緊扣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狠抓落實,為實現“*”目標開好頭、起好步、打好基礎。全年的教育工作要點已以文件形式下發,這里我強調要方面的重點工作:

1、堅持“兩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

繼續加大中小學危房排除力度。*年列入排危計劃的13.57萬?D級危房排除工程*年底必須全部竣工驗收。*年力爭啟動排除10萬?D級危房;積極爭取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按時按質完成“明德小學”建設工程;積極爭取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投資建設“希望小學”。通過各種措施促進廣大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

認真組織實施《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國發[*]43號),繼續完善貧困生救助制度,健全教育資助體系,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加大救助力度。把助貧資金用好、用實、用出效益。*年力爭救助貧困生10萬人次以上。

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的辦學效益。堅持“因地制宜、宜增則增、宜并則并”原則,進一步優化農村小學校點布局;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加強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管理,積極推進以種植、養殖為主要內容的勤工儉學活動,各縣都要建設一批示范學校,農村寄宿制學校肉菜自給率爭取達到35%。要高度重視學生食堂和宿舍的管理,迅速改變臟、亂、差狀況,提高服務質量。學生食堂要以服務學生為宗旨,決不能一包了之,更不能通過學生食堂營利創收。今年要把改變衛生狀況、提高服務水平作為學校管理的一個突破口抓實抓好。

*年全市學前教育招生11.2萬人,3-6周歲幼兒入園(班)率達48%,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2%,在校生輟學率控制在0.11%以內;初中招生10.3萬人,初中學生入學率不低于*年,輟學率控制在1.5%以內。繼續鞏固“掃盲”工作成果,拓展“掃盲”教育功能,著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強“兩基”工作鞏固提高復查年審工作。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2、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我市“*”期間教育發展的一個重點,全市教育系統要統一思想,認真學習和領會國家、省、市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刻認識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抓住機遇,狠抓貫徹落實,努力開創我市職業教育的新局面。

全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在今年1月14日召開的全市職業教育工作會上,市委、市政府領導已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關鍵在于貫徹落實。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國家、省、市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文件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創造一個有利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大環境。二是要不斷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積極推動辦學體制創新;鼓勵和支持民辦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格局;三是要深化職業學校內部管理機制和招生就業制度改革,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主動適應市場和企業需求,著力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年力爭職教招生32273人,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打破自我封閉,積極搶占市外職業教育資源。我市職業教育資源總量不足,但市外有廣闊的空間。往年市外職校在我市招收中職生只有4000人左右。市外的職校有良好的辦學條件,而畢業生多數在外就業,今年要調整招生程序和措施,力爭外地職校招生一萬左右;四是要認真實施職業院校新建、改擴建工程,抓緊*醫學高等??茖W校建設工程,啟動*市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拓寬宣威、陸良師范的招生范圍;*農業學校新區建設投入使用,*財經學校、應用技術學校、工商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的建設有實質性進展,籌備新建會澤、富源兩縣的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和宣威第三職業技術學校;進一步做好現有職業技術學校和*技工學校的擴建規劃、籌備工作;五是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加強鄉級職成教培訓中心建設,鄉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全部實行獨立建制、獨立辦學。認真實施“百萬培訓工程”,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50萬人次以上,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0萬人次以上,開展上崗轉崗培訓20萬人次,促進“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六是加強職業教育的基礎能力建設。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實訓實作基地建設和縣級職教中心建設,加大“雙師型”、“復合型”教師隊伍建設和骨干專業建設。*年爭取建設5個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實訓實作基地、建成1個以上國家級骨干示范專業、5個以上省級骨干專業、8個以上市級骨干專業。

3、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

普通高中的發展和提高仍然是我市教育發展的重點,不能有絲毫的松懈。一是繼續加大普通高中新建、擴建力度。確保沾益四中、富源勝境中學、陸良同樂中學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力爭麒麟區新建高中建成招生,啟動開發區高級中學建設。*年啟動的10所改擴建高(完)中建設項目竣工,10所高(完)中改擴建、新建工程啟動。

二是進一步規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普通高中教育向下關系到義務教育的鞏固提高,向上關系到高等教育的基礎質量,因此,要嚴格招生制度,規范招生行為。嚴格公辦高中擇校生的“三限制”政策,嚴格限制公辦高中招收補習生、插班生,嚴禁花錢買學生。要把傳統競爭引導成質量提高、效益提高上來。

三是大力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水平,擴大優質高中總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育科研,強化高中教育質量評估,確保高考上線率、高分率、錄取率比去年有明顯提高。

四是充分調動各學校的積極性,挖掘潛力、擴大招生規模,今年普通高中招收新生要達42250人,比去年增加3650人。

4、全面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繼續深入學習貫徹曲發[*]15號文件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全面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與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創建良好的改革環境。確定為綜合改革試點的麒麟區、師宗縣、會澤縣和市屬有關學校要全面完成試點工作,認真總結經驗,為全市*年9月全面推進教育改革提供典型和經驗。其他縣(市)在今年9月全面啟動教育綜合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要以“創新體制、激活機制”為核心,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校長公開選聘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實施各項改革中要做到6個確保,即確保廣大教職工隊伍的穩定、確保改革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確保對教育的經費投入形成穩定的增長機制、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逐年提高、確保調動廣大學校和教師的積極性、確保人民群眾滿意。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扶持民辦教育發展的優惠政策,在非義務段教育中努力拓展民辦教育的發展空間。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個人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投資辦學;積極營造民辦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資民辦教育,特別是興辦民辦職業教育;進一步依法加強對民辦教育的規范和管理,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辦出特色,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辦學校擴大規模、做優做強。

5、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

今年全市學校德育工作要繼續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件的精神,落實*年12月召開的全市學校思想道德建設會議的要求,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為核心,降低重心,求真務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力爭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評價體系建設上有突破。認真實施學校思想道德建設的“三級考核”、“三類評價”制度。不斷總結、不斷完善。

二是文明學校建設上有突破。以建設文明學校為載體、推進學校環境衛生、校園文化、學校管理、校園安全等工作的提高。

三是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訓練有突破。積極開展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活動,以尊紀愛校,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杜絕考試作弊等一些基礎品質訓練為突破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是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突破。當前師生心理障礙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嚴重障礙,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五是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學校安全工作要有新突破。

6、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要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師德師風年度考核制度。嚴格執行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把好教師入口關,積極吸引優秀人才到各級各類學校任教。要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師繼續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校本培訓,構建更加靈活、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素質。要以教育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領導班子建設。要高度重視農村師資的培養、培訓工作,鼓勵城鎮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師資的整體素質。

7、抓好農村學校遠程教育工程,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在中央、省的關心支持下,我市農村學校遠程教育工程

建設已面完成,這對提升全市農村義務教育的整體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縣(市)區一定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安裝調試,加強設備管理,建立和完善使用制度,充分發揮設備作用,提高設備利用率。要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設備和手段,取代傳統的粉筆加教材、時間加汗水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質量。

設置配置了,關鍵要應用,目前最大的制約因素是教師的技能與現代教育技術的要求不相適應,今年要爭取對所有農村中小學教師普遍培訓一次。

8、堅持從嚴治教,加強學校管理,建立辦學規范、管理有序、監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學校管理新體制。要加強學校常規管理,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加強教育科研工作和藝術、體育、衛生、健康教育。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健全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加強教育資產的監管力度,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繼續加強招生、考試管理和語言文字工作。

同志們,藍圖繪就,目標既定,我們要有強烈的機遇意識和歷史責任感,抓住“*”時期這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以飽滿的熱情和只爭朝夕的精神,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全面推動教育的各項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全市教育系統要認真組織學習貫徹*屆五中全會、省委七屆七次全會、市委的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和國家、省、市有關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為又快又好地構建和諧、公平和人民滿意的教育打下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要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進一步加強機關建設,努力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以貢獻求支持,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開創性地開展工作。

要敢為天下先,大膽改革,勇于創新,以改革的魄力和方法解決發展中的困難,以改革促進教育事業的大發展。

新時期、新景象。讓我們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心,大膽改革,勇于進取,為開創*教育事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