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20 03:54:00
導語: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召開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主題是:傳達貫徹省、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總結近年來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情況,部署今后的工作任務。剛才,偉達同志傳達了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電信、移動等單位分別圍繞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作了經驗介紹,講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切實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共同推進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一是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全縣信息化基礎設施逐步得到完善,電信、移動、郵政、廣電和計算機互聯網等基礎通信網絡已形成一定規模,信息技術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對象和應用范圍越來越廣。20*年,全縣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法人企業達20多家。二是電子政務建設穩步推進。我縣堅持“講求實效,應用為先”的原則,先后建成“政務快訊”手機短信平臺,完善了“中國·惠東”政府門戶網站,正在抓緊籌建電子政務系統、電子公文系統和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等一批應用平臺。縣規劃、工商、國土、稅務等單位已建成局域網,實行無紙化辦公。有的還與政府網及省、市對口部門聯網,實現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三是與信息服務業相關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全縣共有外資電子信息產業企業34家,20*年實現產值20.8億元,比上年增長65%。去年以來,我縣還新引進了10多家有一定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落戶珠三角產業轉移工業園。四是信息化服務成效明顯。全縣企業信息網絡的應用普及率明顯提升,中小型企業互聯網應用率達到2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普及率達到40%左右,鞋業、電子產品龍頭企業開始嘗試電子商務應用,信息技術對產業的改造提升取得一定成效。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從2005年開始,我縣積極實施省山區信息化建設項目,率先在全省建立首批“鄉鎮信息化體驗中心”、“農村信息化體驗服務點”和“鄉鎮信息服務網”等農業信息平臺,建立起標準較高的縣信息服務中心、14個鎮(街道、區)信息服務站、28個村信息服務點和100多人的農業信息服務隊伍,為實現“網絡到鎮、信息進村入戶”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為“三農”帶來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省信息產業廳多次對我縣農村信息化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公共服務領域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在全市各縣(區)中率先建成“平安惠東視頻監控系統”,在全縣101所學校開通“校迅通”互動平臺,金財、金稅、社保、工商、醫療等信息化項目也取得了進步,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便民服務得到了改善。
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與省、市的要求、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信息服務業規模偏小、發展水平偏低、創新能力不強;信息資源整合開發利用力度不夠;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電子商務發展緩慢,等等。這些問題將有待我們進一步加以解決。
二、下一步工作重點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對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非常重視。省政府和市政府分別于去年9月和今年1月召開了全省和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接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我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意見》(粵府[20*]95號),決定從二零零八年起一定5年每年從省財政安排2億元作為全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市政府決定每年從財政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全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縣政府參照省、市的有關文件精神,已制訂出《加快發展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并將在會后發至各級各部門征求意見。今后一段時期,我縣要堅持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自主創新和擴大開放為動力,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撐,著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關聯度的現代信息服務業,逐步提高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在GDP的比重。到2010年,全縣現代信息服務業力爭當年實現總收入6億元,占當年GDP的2.5%以上,年均遞增16.2%。為此,我們要突出如下五個重點:
(一)突出發展信息傳輸服務產業和互聯網增值業。要繼續發展電信和廣播電視傳輸等基礎性信息傳輸服務業。充分發揮我縣在通信網絡市場消費的優勢,鼓勵拓展電信服務新業務,迎接第三代移動信息(3G)、下一代網絡(NGN)等新一代信息傳播服務業的到來。要鼓勵發展電信增值服務業、互聯網增值服務業和移動通信增值服務業。電信、移動運營商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多開發一些面向大眾和企業增值業務,包括今年初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別與惠州電信、移動聯合提出的實施“信息化十項服務”和“八大精彩惠州”等信息化項目。推廣普及數字終端設備、電子標簽技術以及電子訂貨系統的應用,鼓勵大中型流通企業開展網上營銷,實現“網上市場”和有形市場的有機結合。組織開展“中小企業上網工程”,協助中小企業建立網上專業市場,把制鞋、服裝、電子、建材、化工和農產品企業作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建立一批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樣板工程。開發建設綜合應急通信系統,快速便捷地采集和水文、氣象、公安、消防、衛生、防疫等社會公共安全信息。
(二)突出發展數字內容服務產業。要發展媒體內容業。加快建設全縣共享的數字電視服務平臺,開發適合家庭和個人消費的數字多媒體產品,發展交互性多媒體內容服務業。大力發展面向新聞出版、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領域的數字內容產業。要發展數字設計與文化創意業。依據我縣特色產品和制造業優勢,大力發展數字化的工業設計、工業模型設計與工業數字設計創意服務業,促進信息技術在文化傳媒、新聞出版、娛樂休閑等領域的應用。要發展數據庫業。以建設電子政務系統、電子公文系統和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為契機,重點抓好政務外網平臺建設,實現市——縣——鎮三級網絡的互聯互通,加快信息資源采集、整理、加工和應用的產業化,建設若干個全縣性數據資源服務中心和網絡數據中心。
(三)突出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業。要發展面向商貿流通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大力推廣無線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自動識別和采集跟蹤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的應用。依托交通、港口、銀行、海關、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的物流信息資源,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實現商貿流通各環節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要發展面向生產制造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積極引導我縣制鞋、服裝、電子信息、機械、化工等制造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推進制造業設計、生產和管理各環節信息技術的應用,支持面向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發展。要發展面向農村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以農業發展和農民需求為導向,加大政府引導和企業參與力度,扎實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大力發展面向農產品流通、農業科技種養、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業天氣預警預報等適應新農村建設需要的現代信息服務業。要發展電子商務。推進金融信息服務業發展,建設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線支付服務平臺,促進電子商務支付業務發展。積極推進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建立電子商務交易應用平臺。
(四)突出抓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統一規劃和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光纖骨干入網,優化網絡結構,推進光纖到大樓、光纖進家庭、寬帶到個人。加快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的雙向數字化改造步伐。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辦發〔二零零八〕1號)精神,推動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要加強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建設。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引導,把太陽工業城打造成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在珠三角產業轉移工業園內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特色鮮明、協作發展的現代信息服務產業。鼓勵電信運營企業為園區提供質優價廉的電信網絡服務。要加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按照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依托我縣現有的產業基地、產業園區、中介機構和龍頭企業,加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
(五)突出抓好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模式,構建現代信息服務業招商引資平臺,引進一批規模較大的信息現代服務企業落戶惠東。同時,抓住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深化惠港澳在信息基礎設施和公共支持平臺等方面的資源共享,推動惠東與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產業基地之間的合作與發展。
三、營造環境,切實為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互相配合,精心組織,確保我縣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已建立縣現代信息服務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小組,統籌協調全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制定全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規劃??h直各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鎮(街道辦、管委會)要把現代信息服務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領導協調機制,研究制定和落實具體工作措施。
(二)要用足用好政策。一是財政政策??h政府將參照省、市的做法,從今年開始一定五年,每年從縣財政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三項經費、自主創新資金、技術改造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安排都要向現代信息服務業有所傾斜。二是稅收優惠政策。省政府對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出臺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要按照省政府的有關規定,積極為有關企業提供各類稅收優惠,鼓勵、支持相關企業做強做大。三是投融資政策??h外經貿局要會同縣信息產業局制訂《惠東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投資指導目錄》,明確鼓勵、允許、限制和禁止投資的項目和領域,引導資本投向。支持金融機構對鼓勵發展的項目予以重點支持,對產業基地、公共平臺、產學研項目建設和關鍵共性技術產業化等加大扶持力度。以企業為主體,完善中小企業行業擔保機制,為中小型現代信息服務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完善風險投資機制,鼓勵、支持國內外風險投資基金投向現代信息服務業。四是政府采購政策。市政府要求,凡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采購現代信息服務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時,同等條件下要優先采購我市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三)要堅持分類指導。李汝求市長在今年1月召開的全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上強調,惠東和龍門要因地制宜,依托區域城鎮群,大力發展面向工業和農業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加快實施農村信息化聯合推進計劃,積極鼓勵企業開拓農村信息服務市場,推進農村信息村村通工程,實現市場、科技、政策和勞務等信息進村入戶。加強農村村務、財務以及人口等各領域的信息化管理,促進農村穩定發展。各鎮(街道辦、管委會)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找準定位,努力形成適應市場、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格局。
(四)要營造良好環境。一是輿論環境。廣播電視、互聯網、報刊雜志要多宣傳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文件精神,多總結推廣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成功典型,在全縣上下進一步形成重視、支持和參與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人才隊伍建設環境。在每年大學畢業生分配中,要擇優錄用專業對口人才推薦給有關行業、企業使用。有針對性地加強人才培訓工作,對面向市場需求的職業培訓項目和專業能力水平認證項目,可給予適當補貼。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與現代信息服務企業聯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開展人才培訓工作。三是投資創業環境。鼓勵發展各類組織形式的市場主體,吸收各類投資主體投資創業。放寬企業登記注冊條件,簡化連鎖經營準入手續,允許以技術等無形資產投入辦企業。
同志們,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任務艱巨,希望各級各部門協調配合,開拓創新,力促我縣現代信息服務業取得新發展、實現新突破。
- 上一篇: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工業園區建設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