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提升工程推進大會發言詞

時間:2022-06-06 09:05:00

導語:技術創新提升工程推進大會發言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術創新提升工程推進大會發言詞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研究召開這次全市技術創新提升工程推進大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科技獎勵暨技術創新工程推進大會精神,安排部署我市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剛才,我們隆重表彰了年省、市科技獎勵的獲得者,書記為同志、同志頒發了市重大科技貢獻獎,在主席臺就座的領導向省、市獲獎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單縣縣委、高新區、集團三個單位作了典型發言,省科技廳廳長在繁忙之中蒞臨大會并作了重要講話,對我市的技術創新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導意見,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發展的省科技廳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以他們為榜樣,為我市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下面,我就技術創新提升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搶抓機遇,再造發展新優勢

年,面對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市經濟發展同樣遭遇了新世紀以來最為嚴峻的困難。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團結拼博,共克時艱,緊緊抓住國家擴內需、保增長的有利機遇,充分利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狠抓大項目建設,精心組織工業運行,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3.6億元,增長14.3%,高于全省2.4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60.5億元,增長19.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75.4億元,增長24.9%;金融貸款余額同比增加173億元??萍紕撔虏粩嗌钊?,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107項,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98項,專利申請1617件,增長37.3%;企業研發投入達到6.3億元,增長70%,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25.4億元,增長31.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2.3%,比年初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以來,根據市委要求,按照市經濟工作會議和人代會的安排部署,全年整體工作啟動比較快,取得的成效比較大。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今天是月31號,今年的首季開門紅、首季開門好可以說已成定局。我們引黃河水接近6億方,小麥灌溉面積已經到了83%、820萬畝左右,苗情轉好比較快。截止到昨天,地方財政收入已完成17.6億元,增長32.2%。工業運行較好,月份,工業從量上增長了80%多,效益翻了一番。這主要得益于我市近年來緊抓大項目建設不放松。截止去年底,全市竣工投產投入運營的億元以上大項目246個,今年正在發揮作用,工業總量增長80%多,工業增加值增長39.6%。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今年抓得早,抓得緊,抓得實,市區工程、各縣工程都啟動地比較快,進展比較順利,成效也比較大。但是,我們也應清醒看到,由于我市基礎差、底子簿,發展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的信心和勇氣,搶抓機遇,扭住“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上水平”緊緊不放,再造發展新優勢。

(一)審時度勢,跟上發展新步伐

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發展和各國經濟增長都造成了極大影響,一些世界級強企、一些百年老字號停產歇業或破產倒閉,各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發展格局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痛定思痛之后,共同認識到,經濟發展要轉型,要通過科技創新促使經濟走上循環、低碳與綠色的道路。他們紛紛推出以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發展戰略,加快技術創新和發展模式的升級轉型,搶占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美國把研發經費提高到占GDP的3%,力爭在新能源、節能環保、干細胞研究和航天等領域取得重點突破。歐盟宣布在2013年前,將投資1050億歐元發展綠色經濟,保持在綠色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日本重點開發能源和環保技術。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力圖重塑國家的競爭優勢。這些舉措,直接反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

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口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凸顯,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逐漸上升,進出口模式矛盾不斷加劇,外延型擴張難以為繼。從表面上看,影響的是經濟增長速度,而實質上反映了經濟發展方式的不適應。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擺脫依賴外力推動經濟增長的老路,必須依靠內生的技術進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采取重大決策,把自主創新放在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作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中心環節??倳浫ツ暌暡煳沂r明確指出,我們必須順應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的趨勢,跟上國際金融危機催生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潮流,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培育經濟長遠發展的技術基礎,確保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偫碓诮衲甑恼ぷ鲌蟾嬷忻鞔_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這些戰略思維和重要決策,充分反映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形勢的正確把握,集中體現了國家發展戰略的調整和最新要求。對此,我們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統一認識,跟上形勢的發展和時代的步伐,在新一輪發展和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到先機,爭到發展的主動權。

(二)立足現實,爭取發展新優勢

近幾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資源開發、投資拉動,特別是大項目建設,促進了我市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們的發展速度每年都在15%左右,我市的GDP已由2003年的293億增長到去年953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從358家發展到目前的1917家。我們到去年年底是1779家,今年1-2月份又增長了138家規模以上企業。所有這些,全市關注、有目共睹。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越來越艱巨。由于我市工業基數低,節能減排的壓縮空間較發達地區明顯偏小。萬元GDP能耗、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受限,COD排放、SO2

削減任務繁重,加之新上的重化工業高能耗、高排放項目多,導致節能減排的任務越來越艱巨。企業布局分散,規模小,自主創新能力弱,擁有專利的企業不到10%,全市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僅占GDP的0.66%,還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產業集中度低,產品競爭力不強,許多產品處在產業鏈分工的低端,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如何解決這些當前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并為未來發展打開新的空間?所有這些,都離不開科技創新這個中心環節的強大驅動力??萍紕撔碌淖饔?,是資本、土地、勞動力等生產力要素無法代替或比擬的。一項高新技術,不僅自身可以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對區域發展不僅起到強有力的帶動作用、促進作用,而且支撐作用也比較大。我們大家都清楚,的發展是非常好的,無論是技術的研發、產品的檔次、市場的占有率,在機電行業中,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去年的銷售收入突破了20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但步長的“丹紅注射液”,原料是中藥,銷售收入僅為17.6億元,卻實現利稅7億多元。這說明技術的創新、技術的提升、產品的檔次、產品的附加值,既決定企業的效益,也決定企業的生命和未來。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和丹紅這個產品比起來還有一定差距。中科院的“煤制乙二醇”技術,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市科技局和有關的同志已經跟蹤了乙二醇幾年的時間。乙二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國內市場缺口每年500萬噸,噸價8500元。最近通遼金煤采用中科院技術,新上了20萬噸裝置,噸成本只有3000元,比用石油生產少一半,年利稅可達10億元。工藝世界首創,產品替代進口,掀起了一場煤化工產業的革命。最近在我們市開發區就可能落戶一個規模20萬噸的“煤制乙二醇”項目。由此可見,我們只有加強科技創新,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轉變發展方式,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才能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促進重點產業優化升級;才能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謀求經濟長遠發展的主動權。

(三)抓住機遇,實現發展新突破

當前,我們正面臨金融危機、經濟跨越和發展轉型的機遇與挑戰。在這關鍵的時刻,如何實現投資拉動與創新驅動相結合,盡快走上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既是對我們各級領導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每個企業市場適應能力的考驗。

世界金融危機正在驅動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對各類發展要素在全球的流向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其中蘊含著引進人才、技術、設備、項目的階段性機遇。新的技術革命使一些傳統支柱行業漸顯疲態,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產業的蓬勃興起,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均衡競爭、局部突破的機會。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科技部、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啟動了“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新年伊始就召開全省技術創新工程推進大會,全面展開試點工作。省政府安排了20億元的專項資金,啟動了“高技術自主創新行動計劃”,集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圍繞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實現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推動經濟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這既是一項企業受益、地方受益的效益工程,更是一次推進自主創新、破解發展難題的重大機遇。為了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把握機遇,盡快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大力實施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全市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一定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奮起直追,實現趕超,在部分領域實現技術創新的跨越,把握發展主動權,培育增長新優勢,實現發展新突破。

二、強力推進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切實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實施技術創新提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探索創新驅動、內生增長模式的一項重大措施??傮w要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圍繞中心、強化主體、整合資源、重點突破”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要模式,有效集成創新資源,集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重點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轉化一批自主創新成果,創造一批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術產品,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我市新興特色產業,進一步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到年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實現10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30%;高新技術投資占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28%;高新區建設大見成效,5個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園)基本建成;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2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5%;年專利申請量突破2000件,授權量達到1000件;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0個,馳名、著名商標各20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主要任務是:

(一)積極整合資源,實施技術創新提升行動計劃。經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我市技術創新提升工程行動計劃,市財政三年內安排專項經費1億元,整合縣區財政資金3億元,建立技術創新提升工程行動計劃專項資金,集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市里安排一億元,就我們當前的實力和財政狀況而言,的確不容易。昨天,市委常委會進行了專門研究,大家一致認為,按照趙書記的要求,我們要實現跨越發展,靠什么?靠大家堅持“四高”標準,扎實苦干,齊心協力,團結奮斗,干事創業。同時,還要緊緊抓住技術創新,緊緊抓住科技興市、科技興縣、科技興企,提高區域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跨越發展,才是更好更快的發展。因此,下定決心拿出一億元,引導各級財政加大科技投入,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一億元怎么使用,市政府還要專門研究,包括投向、管理、監督等。我看縣區這3個億是沒問題的,剛才永江書記已經表態,單縣一個縣就要拿5000萬。如果說,由于各種原因,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上錯失一些機遇的話,我認為,在這一次技術創新提升工程上決不能再喪失機遇,必須緊抓不放,真正抓出成效,真正通過技術的創新提升,推動經濟不斷上水平、上臺階,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專項資金要優先匹配列入國家支撐計劃、省高技術產業行動計劃的項目,重點支持市場容量大、產業帶動性強、技術國內先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興產業項目,支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產業研發服務平臺建設。重大科技專項采用“縣長項目”的運作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導向作用,加強政、產、學、研、金結合,綜合運用投資、金融、稅收、服務等手段,實現力量集成,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推進最新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及產業化。各縣區政府要根據自身的發展優勢,明確主攻方向和目標任務,遵照國家宏觀產業政策,論證適合本地實際的發展重點,研究制定相應行動計劃,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組建專項班子,逐個抓好落實。作為企業,要把握好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創新定位,選準發展的切入點、著力點。要面對市場需求,面對技術發展前沿,瞄準市場缺口,圍繞產業鏈的延伸及斷點,組織專家策劃論證技術需求難題或創新課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學研合作創新,力爭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強計劃銜接,瞄準國家發展目標,強化重點項目的策劃論證,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省自主創新行動計劃。

(二)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創新型企業是一種嶄新的企業運行和發展模式,是企業實現內生增長、持續發展的制度體系。實施技術創新提升工程,首要任務是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大力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創新型企業。在這方面,我市走在了全省的前面,要認真總結經驗,繼續抓緊抓實,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特別是各位企業老總要高度重視,真抓真管。企業家最重要的使命是尋找企業生存發展之道,而不抓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問題,就是不得治企要領。我建議我們的企業家在推進企業的技術進步上,在產品的研發、引進、消化吸收上,大家要很好地學習王金書。在開發區上這個新項目,金書同志跟蹤了好多年,最后不惜重金買斷。投產之后,技術非常成熟,工藝非常先進,效益也非常好。我們搞技術創新,搞技術提升工程,沒有企業家不行。我認為,一個區域經濟,最活躍的發展要素、最積極的發展要素就是企業家,而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就是科技,就是新技術。希望大家認真按照創新型企業試點五個方面的要求,認真研究發展戰略,制定技術創新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健全研發機構,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研發投入,為技術創新提供資金保障;切實抓好關鍵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的獲取,建立健全技術創新的體制和機制,促進企業真正成為創新活動的主體、創新投入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各級各部門要主動幫助企業解決試點中的實際問題,認真落實試點企業建設的政策措施,指導試點企業修訂完善實施方案,完善績效考核和評價驗收機制,督促企業試點工作深入開展。力爭到年,我市創新型試點企業達到120家,驗收認定創新型企業50家,形成創新型企業培育的梯次結構,引導帶動更多的企業走上創新發展道路。

(三)加強研發機構建設,構建創新服務平臺。創新服務平臺是技術創新提升的基礎性工程,也是聚集創新資源的重要載體。要立足我市產業提升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要,以產學研結合為主要渠道,項目人才平臺一體化推進,加強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中介服務平臺建設。在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方面,重點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采取多種合作形式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業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以及產業創新合作聯盟,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著力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尋找高層次、有實力的高校院所,采取聯建、委托建立等多種形式,在人才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建立研發機構,更好地聚集創新資源,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在成果轉化和中介服務平臺建設方面,重點支持各類創業服務中心、中介服務中心、以及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等機構建設,提高科技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網絡化水平。加快建設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孵化器),加強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以及牡丹、蘆筍等特色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使之真正成為資源配置、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創業孵育的重要基地。爭取年內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0家,省級技術中心達到30家,形成產業技術戰略聯盟1個。到年底,完成技術交易1000項,轉化重大科技成果200項。

(四)加快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為創新提供智力支撐。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是第一創新資源。要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沒有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的支撐就會舉步維艱。產業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一個杰出的領軍人才,往往能夠帶動一項重大技術的突破。要圍繞重點發展產業和項目,千方百計、挖空心思引進學科帶頭人和高層次創新人才,積極培養創新團隊。市里已經確定,對企業引進的技術帶頭人,由受益財政一次性給予50萬-100萬元的獎勵經費;對企業招聘的博士或高級工程師,每年每人給予1萬元的補貼。力爭年引進領軍人才50人,高層次人才300人,建設創新團隊100個。要抓好實用專業人才的培養。學院、技術學院以及中等專業學校要圍繞地方經濟發展,面向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科和專業設置,培養企業實用人才。采取委托培養、定向培養、專業培訓等多種形式,對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中高級技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要認真研究人才激勵機制,健全分配、評價和獎懲制度,充分調動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從今年開始,對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和省一、二等科技獎勵的有關科技人員,市里再給予表彰獎勵,真正讓科技人員感到在有地位、有舞臺、有奔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五)切實抓好“一區五園”建設,促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相關企業的有機集聚,可以形成產業鏈效應,并利用規模效應贏得競爭優勢。因此,我們要按照集群發展的要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一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盡快理順體制,健全機構,賦予市級管理權限,建立獨立的財政體制,切實抓好科技孵化器建設,完善設施,強化服務。進一步搞好園區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產業特色,壯大產業集群,確保年內通過省政府驗收,為跨入國家科技型園區的行列夯實基礎。二是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園。結合新興產業布局,明確發展目標,合理規劃,集群發展。重點抓好以創新藥物為主導的醫藥產業園,以新型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制造為主導的新型化工產業園,以太陽能光伏產品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園,以機電一體化為主導的先進制造產業園,以生物技術為主導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等五個特色園。逐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發展。同時,還要加快骨干企業的膨脹,實施“高新技術企業3413成長計劃”,做大做強20家高新技術骨干企業,力爭到年,產值過100億元的3家、過50億元的4家、過10億元的13家,“一園五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800億元。

(六)大力引進高新技術,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高新技術集中體現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是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驅動要素。一是要大力引進高新技術項目。一個“丹紅注射液”,引進不到兩年,就創造了20億元的經濟價值,實現了利稅5億元,帶動了醫藥產業的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榜樣。要盯住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積極尋求市場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最新科技成果,千方百計引到來。像開發區的乙二醇、牡丹區的鎂合金等等,上一個這樣的項目,就可以帶動一個產業,要不惜代價努力爭取。二是要加強高新技術固定資產投資。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去年我市工業高新技術固定資產投資比全省平均低8個百分點,這種現狀必須改變。今后無論新上、還是技改項目,都要首先考慮技術的先進性。今年全市高新技術投資占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要達到22%,以后每年提高4個百分點。三是加快應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目前傳統產業在我市發展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只有夕陽的產品,沒有夕陽的產業。要適應市場需求,就必須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要加快一些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傳統生產設計、制造、管理的信息化;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傳統生產工藝,促進生產向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產品檔次高、經濟效益好的方向轉變。要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的傳統產業。采用清潔生產、高純度高收率技術工藝,改造提升化工產業;采用復合技術、功能性整理技術、整體成型技術,改造提升紡織產業;采用生物技術、先進檢測技術,改造提升食品加工產業;采用環保高效利用技術,改造提升木材加工產業;采用清潔化制漿技術,改造提升造紙產業;采用先進制造技術,改造提升機械產業。瞄準世界同行業一流目標,通過技術嫁接和與同行業尖端企業重組等方式,促使企業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綜合競爭力。到年改造提升企業達到300家。

三、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

技術創新提升工程是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任務,必須強化領導,精心組織,密切協作,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市、縣兩級都要建立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統籌推進行動計劃的實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市縣、部門、企業之間的聯動和配合。有關部門要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任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形成市縣攜手、上下聯動、縱橫銜接、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要實行創新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責任目標和考核體系,研究制定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實施調度和考評制度,完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R&D投入等指標考核體系,強化縣區職責,分解部門責任,量化評價指標,納入各級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會后,由李衛國副市長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科技創新發展目標責任書,年底組織檢查考核,對技術創新提升工程實施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加大投入,落實政策。各級各部門各企業都要進一步增強科技投入是戰略性投資的觀念,舍得在創新上花錢。為保障技術創新提升工程的實施,市政府確定三年安排專項經費1億元,建立行動計劃專項資金。同時,縣區財政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會后各自研究方案,盡快抓好落實,確保足額到位,以增強政府調動資源配置的能力。要加大企業研發投入。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財政資金只能起引導作用,只有企業舍得在創新上投資,才能促進科技成果的產出。要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支持企業不斷提高研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促進企業逐步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要拓寬投融資渠道,探索建立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體系,開展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創新試點,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力爭年我市全社會研發經費達到22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5%。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圍繞企業最關心、最能得到實惠的具體問題,特別是企業研究開發經費稅前列支、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自主創新產品政府優先采購等財稅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實。要結合高新技術企業重審認定,支持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獲取、加大研發投入,盡快通過省級認定,早日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我們這次出臺的《決定》,對新上重大科技專項,酌情減免行政性收費;對實施的重大科技專項新增稅收地方分成部分,實行前兩年全返、后三年50%返還的財政扶持政策,更要千方百計落實。要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市政府定期組織專項督查,對政策落實情況予以通報,并作為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良好環境是新生事物成長的土壤。要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技術創新對我市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意義,大力宣傳國家支持創新的優惠政策,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大力宣傳技術創新的典型企業和先進人物,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科技創新意識,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逐步形成人人關心創新、尊重創新、支持創新、保護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機關作風,創新管理體制,強化責任意識、效率意識和服務意識,立足發展的需要,加快工作節奏,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為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政務環境。

同志們,推進技術創新提升,直接關系的未來發展;實現跨越發展,是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我們追求跨越,不是片面的速度跨越,不是拼資源、拼環境的跨越,而是改變傳統發展方式的跨越,是順應新一輪國際競爭、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新跨越。因此,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更新觀念,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盡快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