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衛生改革動員會發言

時間:2022-01-09 08:43:00

導語:領導在衛生改革動員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在衛生改革動員會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

近年來,我們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廳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促進健康作為改善民生的第一要義,按照“?;?、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緊緊圍繞醫改五項重點,創新思路,銳意開拓,強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的目標,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一、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醫療衛生工作的核心理念,積極探索新時期醫改新思路

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長期以來,由于經濟體制變革、社會管理滯后等各種原因,我們同其他兄弟縣區一樣,也出現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相對滯后,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公共醫療資源配置不夠平衡,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較差;醫務人員業務水平較低,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公立醫院趨利行為嚴重,服務質量不高,醫風醫德較差、醫患矛盾時有發生等突出問題。黨的十七大以來,特別是中央作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之后,我們通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精神,充分認識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工程。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谶@一認識,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從2006年起就明確提出并大力實施了旨在全面改善城鄉醫療衛生條件、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健康工程”,并將其作為我市新農村建設“八大工程”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加以推進,被省委省政府確立為全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試點市。為了把醫改各項工作做好,我們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醫改領導組,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針對我市城鄉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水平低、服務質量差、發展不均衡、“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我們明確提出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的醫改工作目標。按照國家醫改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出臺了市《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制定了醫療機構發展、重點學科建設、人才培訓、設備投入、學術交流等五個發展規劃,出臺了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醫風醫德考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三個實施方案,為醫改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全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確立,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群眾就醫條件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全市衛生事業開始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二、大力實施“健康工程”,加快推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我們把推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作為醫改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全面加快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強勢實施了“健康工程”。一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市財政先后投資1億多元,完善了市直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和診療設備。開工建設了市人民醫院綜合住院樓,今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住院床位將增至400張;為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三家市直醫院購置了核磁共振、CT等大型診療設備。從200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基金,重點用于醫療設備配置、醫護人員培訓、醫療技術交流、醫療機構管理、醫風醫德建設等,通過幾年努力,我市三級衛生服務體系的裝備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為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二是加大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縣提高”、“鄉達標”、“村覆蓋”的要求,在完善市直醫療機構設施設備的基礎上,狠抓了鄉村兩級醫療設施的改善。鄉鎮衛生院建設方面,累計投入2400余萬元,新建、改建、擴建業務用房2萬余平方米,為鄉鎮衛生院購置B超機、心電圖機、半自動生化儀等醫療設備269臺(件);全市13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達到甲級標準。從2006年起,我們就啟動了村村建設衛生室的工程,市財政共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通過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先后新建、改建村衛生室407個,實現了村衛生室全覆蓋的目標,建成達標村衛生室423個。還為每個村衛生室統一配備了診察床、治療車、中藥柜、健康檔案柜等平均5000元的基本醫療設備,整體面貌煥然一新。三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我們按照“研究生面試敞開進、本科生公開招考進、??粕嫦蜞l村進、中專生嚴格考核進”的辦法,連續三年公開招聘醫護人員兩百余名,全部充實到市、鄉兩級醫療機構。從2008年起,每年由市財政出資,選派市鄉兩級醫院骨干先后到北京、上海、太原等大型醫院進修學習,對全市所有鄉村醫生每年至少進行兩次業務培訓。加快鄉村醫生用人制度改革步伐,制定出臺了《市村衛生室人員聘用管理辦法》,公開招聘錄用了540名鄉村醫生,并采取量化積分的辦法,分“基本補助、績效考核和獎勵補助”三項指標落實了補助待遇,月均補助標準1000元以上,進一步激發了鄉村醫生立足基層、奉獻農村的積極性。

三、逐步建立政府補償機制,讓基本醫療服務回歸公益

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主要體現在醫療設備投入少、裝備差、城鄉不均等、藥價虛高、藥事服務收費高等方面,而醫院“以藥養醫”體制和政府投入缺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所在。為此,我們著力強化政府責任,落實補償機制,減輕醫院經營負擔,有效降低了群眾看病支出,逐步恢復了公立醫療機構公益性質。一是加快建立基本藥物制度。我們采取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辦法,分別從2010年4月和9月起,先后在基層醫療單位和公立醫院全部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從今年3月1日起,所有行政村衛生室執行基本藥物零差率,藥品采供和加成補助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集中招標采購的基本藥物價格比國家指導價格平均下降40%左右,比前次招標價格平均下降12%左右。二是強化財政保障力度。從2007年起相繼投入800余萬元為市直醫院購置大型設備、救護車;為中醫院一次性償還貸款560萬元;為人民醫院、中醫院補助職工工資300萬元。2010年所有基本藥物加成補償預算450萬元;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在編人員基本工資765萬元全部列入財政預算;鄉鎮衛生院128名集體人員工資由原先財政負擔60%改為100%全額負擔,財政每年多支出約200萬元;此外,我們還將基本公共衛生配套經費、鄉村醫生補助配套等累計約2500余萬元,全部列入了財政預算。衛生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達10%以上。隨著政府補償的逐步到位,群眾“看病貴”的問題開始緩解,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開始回歸,群眾滿意度也逐步上升。

四、實行對口支援與創新體制相結合,市人民醫院改革試點扎實推進

我們緊緊抓住全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的契機,把市人民醫院改革作為全市醫療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在省衛生廳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為了全面提升我市人民醫院的管理水平和醫療技術水平,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對我市人民醫院實施了“對口支援”,長醫和平醫院精心選拔了優秀的管理專家進駐我市人民醫院擔任院長和副院長,還選拔了30余名各科各類專家常年跟班、坐診指導,借助雄厚的醫資力量和技術水平,創新思路,大膽實踐,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有效推動了市人民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改革管理體制。我們把現代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引入市醫院的管理,實施了“管委會、院委會、監委會”三權協調與制衡管理模式,建立了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大額資金使用由管委會集體決策機制,院委會負責實施,監委會負責監督,并通過開辟院務公開欄、設立監督臺、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聘請社會監督員、定期反饋群眾意見等方式,進一步強化了群眾監督,提升了醫院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水平。二是加強醫療質量建設。實行了臨床路徑管理,試行推開了46種臨床病程病種,使平均住院日下降1.3天,平均住院費用下降11.7%。三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為目標,不斷改進服務質量。積極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改善醫療服務流程,加強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和醫風醫德評議等措施,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四是積極探索人事改革。啟動了全員競聘上崗人事制度改革,設競聘崗位74個,到崗73人,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激發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醫療體制改革的實踐不僅有效改善了我市城鄉群眾醫療保障水平,而且有力推動了我們經濟社會和城鄉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先進縣”,被《求是》雜志社評選為“全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成長型百佳縣”。

各位領導、同志們,盡管我市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特別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同先進縣市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借助這次會議的強勁東風,虛心學習兄弟縣市的先進經驗,本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精心組織,扎實推進,認真抓好醫改各項工作,努力促進全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