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管理工作大會領導講話范文
時間:2022-01-09 08:45:00
導語:城建管理工作大會領導講話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
正當全區各族人民振奮精神、團結一心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市長、副市長、助理巡視員率市直有關部門領導親臨我區調研指導工作,不僅是對我區的關心和支持,更是對我區工作的鞭策和鼓勵,我們倍感榮幸。下面,我將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管理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年初既定的各項目標,頑強拼搏,努力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快速增長、效益提高、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今年上半年,全區地方生產總值達55.83億元,同比增長15.1%。元至8月,全區財政總收入完成5.93億元,同比增長49.7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53億元,增長51.03%;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95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95億元,同比增長40.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2.08億元,增長23.47%。在經濟建設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全區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市管理力度加大,結構調整深入推進,“三農”難題穩步破解,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各項工作有所突破,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許多新亮點,強區建設由年的第八位進至第七位。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得到鞏固。
二、城市建設情況
根據市委、市政府打造貴州西部中心城市,建設“文化、美化、綠化、現代化”美麗涼都的總體部署,我區緊緊抓住城市這個核心,堅定不移地實施城市興區發展戰略,不斷加快荷城花園、鳳凰新區、楊柳新區、德塢新區開發步伐,著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城市體量不斷向東西延伸、向南北拓展,城市內涵逐漸豐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一)城市路網體系建設
按照“適度超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區、開發區著力加快城市路網體系建設,繼人民路中段、大道東段中段改造工程完成后,又相繼開工建設人民路東段、涼都大道西段、鳳凰大道東延伸段等城市道路,繼續實施市中心城區小街小巷綜合改造,架構起以大道、人民路、涼都大道三條城市主干道為骨架、若干次干道和小街小巷為脈絡的城市路網體系。
——人民路東段改造工程。東段工程西起茶葉林轉盤,東至路與水泥廠路接處,道路長2.739公里、寬36米(含一座30米跨水城河橋、一座36米跨鐵路橋)。目前,道路設計圖已完成,橋梁設計正在進行中,1、2標段工程招投標結束,于8月8日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正式進場施工。
——涼都大道改造工程。我區主要負責改造工程征地拆遷工作,自2004年啟動以來,共征地1472畝,拆遷1346戶,拆遷面積25萬平方米,支付征地拆遷資金1.16億元,現東段、中段改造工程已完工,西段毛路基本貫通,我區負責的征地拆遷任務已基本完成,正逐步落實安置工作。
——鳳凰大道東延伸段工程。道路全長2760米、寬30米,于2005年和年分兩次對三個標段進行招標,1標段于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邊征地邊施工。目前,1標段工程已推進430米,遷移墳墓8所,開挖土石方8萬立方米,完成投資150萬元。
——碧云路東延伸段工程。道路全長1360米、寬26米,于2005年獲準立項,2005年12月完成工程招投標,但因土地、資金等問題現暫未開工。目前,正積極報批土地,籌措資金,爭取早日動工。
——小街小巷綜合改造。市、區兩級投資3200萬元的二期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改造市中心城區道路72條。今年,將繼續實施三期小街小巷改造工程,擬投入資金1200萬元(其中市財政600萬元,區、開發區財政配套600萬元)。目前,已完成擬改造路段初步設計,正在做工程概算,待規劃施工設計和工程概算完成后,盡快報市立項審批并組織實施。
此外,我區還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繼續抓好人民路西段、鋼城大道北段等城市主干道建設,擴建城南路(大道與涼都大道連接段)、打通龍井路(人民路與路連接段),不斷完善城市路網體系。
(二)城市重點項目建設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新亮點,塑造涼都新形象,區、開發區大力加快城市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公益設施,動物園、兒童樂園、白鶴公園相繼建成開園,水礦花園、鋼城花園、夜郎文化廣場等重點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五園”建設。動物園、兒童樂園、白鶴公園一期工程已陸續建成使用。涼都森林公園正在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公園次大門基本成型,游覽觀光區10公里主干道已建成通車,建成人行步道3公里、涼亭7座,烏砂寨廣場和園內蘑菇亭已完工,園內路網已設計完成。地質公園分洞內外兩部分景區,洞外景區正在進行征地拆遷工作,洞內景區因洞底出水量大、管理成本較高,我區擬引資進行改造。
——水礦花園建設。該項目是水礦(集團)公司與我區地企共建重點項目,占地面積303畝,總開發面積65萬平方米,分4個組團建設?,F已完成征地80余畝,尚有80余戶未拆遷,房屋丈量工作已結束,待興民小區開發建設后,即可啟動拆遷安置工作。目前,第一組團已完成324戶、5.7萬平方米房屋建設,正在開工建設1、2、3組團約10萬平方米的住宅。
——“唐人街”舊城改造項目。該工程由荷城花園公司與三興房開公司聯合開發,分A、B、C三區建設,總占地面積776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042平方米。其中,C區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6946平方米,已于年7月30日竣工驗收,現正在實施A區1號樓建設,預計年3月底竣工,A區2號樓及B區因拆遷問題,暫未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項目總投資約1500萬元。
——夜郎古都文化城建設。項目分為中國涼都城市之門、月亮城堡、文化廣場、太陽城堡四大組團,占地約352畝,總建筑面積80余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8.4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5.9億元。自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1億元,完成1—6號塔樓地下防空及基礎的孔樁混凝土澆灌。
——石橋工業集中區建設。為搭建我區經濟轉型新平臺,自年以來,我區積極利用經濟開發區在城市開發建設中積累的經驗、積聚的技術力量、運作的有效模式等優勢,委托經濟開發區負責石橋工業集中區規劃和建設,現工業集中區控制性詳規已通過省批復,紅山一號路被省發改委列為全省重點項目,我區正積極開展土地報批、項目洽談、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現已有10余家企業有入駐意向。
此外,我區將充分利用“涼都”品牌日益升溫的有利時機,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大力發展房地產業,突出抓好鋼城花園、涼都體育中心、帝都新城、城中灣畔等項目建設,力爭房地產投資增幅達20%以上。同時,我區還將著力抓好德塢興民小區、曹家灣安置點、人家安置點、明湖師專安置點等十二個拆遷安置小區建設,逐步解決市中心城區2000多戶拆遷戶的安置問題,促進城市重點項目順利建設。
三、城市管理情況
(一)加大投入,強化措施
區委、區政府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每年除將城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外,還根據實際需要,加大投入,及時追加城管工作經費。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累計投入4030萬元,用于小街小巷綜合改造、農貿市場整治、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等,為城管工作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精細管理”的工作思路,在全區四個街道全面推行城管進社區,并納入目標管理,充分調動和發揮街道、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礎作用,依托街道、社區管理城市。
(二)齊抓共管,嚴格執法
按照“五個延伸、四個鞏固、三個提高”要求,扎實推進整臟治亂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活動,將整臟治亂工作納入目標管理,明確責任,層層落實。強化宣傳教育,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上開辟市民熱線、城管市民面對面、整臟治亂曝光臺等專欄、專版,引導市民自覺配合、支持城管工作。加大環衛清掃保潔力度,基本做到主次干道定期清掃、沖洗,中心城區日均500多噸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部門聯動、聯合執法,突出抓好重點、難點地段整治,大力清除和依法取締野廣告、占道經營行為,規范車輛、行人秩序,強化環保執法和建筑工地管理,市中心城區“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落實責任,嚴控“兩違”
我區將防控“兩違”建筑增長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兩違”控制任務和責任下沉到街道和社區,簽訂責任狀,逐級分解、層層落實,著力構建預防控制、依法清除“兩違”的工作機制和工作網絡。截止目前,共拆除“兩違”建筑103戶、拆除面積8987平方米;自行拆除21戶、拆除面積4105平方米。針對荷城街道、鳳凰街道部分社區“兩違”反彈嚴重的情況,我區近期將組織大規模的拆違行動,堅決遏制“兩違”反彈勢頭。
(四)健全制度,精細管理
為促進城市管理工作上臺階、上水平,我區積極探索城市精細化管理模式。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精細化城市管理實施方案》,對城管區域實行網格化管理,各網格單元內的城管執法人員和環衛工人實行定人、定員、定崗,進一步量化目標任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城管執法管理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推行文明執法。精細化城市管理工作初定在今年10月份開始推行。
四、存在問題和建議
(一)關于拆遷安置問題
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大量房屋被拆遷,2000多戶拆遷戶亟需安置,但受土地、資金等因素制約,拆遷安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產生了大量拆遷歷史遺留問題,拆遷戶反反復復到市、區兩級反映,甚至有的直接到省進京越級上訪,給中國·涼都的形象、給區城市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都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
建議:請市政府協調相關部門,對省里已批復的拆遷安置用地,合理確定土地出讓價格、盡快辦理供地手續;從土地收益金中提取適當部分彌補征地拆遷安置補償費用;請求減免安置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費、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等相關費用,切實幫助區解決拆遷安置困難。
(二)關于“兩違”建筑和城中村改造問題
近年來,部分群眾因住房困難、家庭分戶或拆遷未安置等原因,大量進行舊房翻新或新建住房,加之另有部分別有用心的群眾,為索取政府高額補償,而大肆搶搭搶建,不種莊稼種房子,造成市中心城區“兩違”建筑大量滋生。據初步統計,現已高達300多萬平方米,嚴重制約了城市發展,必須嚴格制止。但因“兩違”建筑涉及人員眾多,情況復雜,社會穩控難度極大,以致政府處于兩難狀態。同時,由于城市建設步伐較快,許多地方是由農村一步跨入城市而變成了城中村,加之原采取的劃地安置方式,安置戶通過聯建、自建進行建設,所建房屋結構迥異、參差不齊,形成了新的城中村。“兩違”建筑的滋生蔓延和“城中村”的大量存在,給城市建設帶來嚴重制約,改造難度極大,成了城市建設發展的痼疾頑癥。
建議:
1、鑒于“兩違”建筑久禁不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群眾買不起商品房,而新建住房又無法獲得批準,群眾住房需求難以通過正常途徑解決。為此,建議本著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對市中心城區群眾住房給予合理確權。同時,建議在周邊不適宜成片開發的地區適當劃出部分土地,作為住房困難農戶建房用地,以解決其基本生存問題。對于城鎮住房困難戶,通過實施廉租房保障制度和建設經濟適用房,逐步加以解決。
2、鑒于“城中村”與現代化城市新區格格不入,反差極大,易藏污納垢,改造難度大,建議在規劃嚴格控制的前提下,將“城中村”改造的自主權下放給社區或村民,由其組織自主開發。
(三)關于建設資金問題
近年來,我區財政收入雖然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但由于在城市建設、征地拆遷、社會事業等各方面支出巨大,現區、開發區舉債已高達4億元。進入年,由于受煤炭資源整合,國家實施嚴格的土地、環保政策,許多項目難以落地等因素影響,我區新增財力極少,且在“兩基”迎國檢、采煤沉陷區治理、城市建設和管理、六沾復線拆遷安置、通村油路建設等工作中,需配套投入大量資金,今年的資金缺口已達1.5億元之多,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另外,隨著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原有的城市規劃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造成城市的許多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功能不健全,如城市的排污管網、供氣管網不配套,垃圾中轉站、公廁數量嚴重不足等等,城市基礎設施欠帳大,僅靠我區財力無法支撐。
建議:
1、請市委、市政府充分考慮我區的實際困難和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及時清算返還我區土地出讓收益金。
2、請市級財政逐年增加環衛基礎設施投入,并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方面予以傾斜和支持。
(四)關于城市拓展問題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貴州西部大城市的要求,我區城市化進程仍需加快,但實際工作中面臨著諸多難題。從資源上看,市中心城區可利用土地資源日趨減少;從布局上看,城市呈帶狀分布,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寬僅1—3公里;從功能上看,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城市供水、供電、供氣等仍需完善;從人口上看,城市人口增長緩慢,離建設50—100萬人口的大城市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建議:
1、加快城市向南北拓展,在政策、資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傾斜,大力加快鳳凰新區、涼都森林公園、石橋工業集中區、水月組團開發建設,尤其是加快鳳凰山周圍開發建設步伐,擴張城市體量,逐步讓城市“圓”起來。
2、放寬城鎮戶口準入限制,逐步將失地農民、城鎮持農村戶口的低保戶、長期在市中心城區經商、務工人員,納入城鎮居民戶口,并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入外來人口,不斷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化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大城市、促進新跨越”的理念和方略,一如繼往地走城市興區之路,堅定不移地推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更加注重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更加注重開發建設城市新區,更加注重發展壯大城市產業,更加注重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更加注重構建優美人居環境,努力把建設成為環境優美、文明有序、綜合承載力強的現代化大城市。
- 上一篇:領導在衛生改革動員會發言
- 下一篇:民主政風行風整治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