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在科技創新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10-15 10:27:12

導語:市委書記在科技創新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書記在科技創新座談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分析總結近年來我市的科技創新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為了開好今天這個會議,昨天和今天上午,我們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組織大家到、、、幾個縣區和開發區觀摩了一批創新型企業。通過實地踏看,大家很有感觸,既深信科技創新工作大有可為,也深感科技創新工作任重道遠。剛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企業、院??蒲衅脚_代表發了言,大家結合各自實際,暢談了對科技創新的認識、體會和探索,講得很好。

從現場觀摩和大家的發言來看,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成績。近年來,我市提出并堅持在創新中崛起的發展理念,把科技創新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活力源泉,引進培育創新載體,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科技創新已逐漸成為驅動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引擎??偟膩碇v,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科技創新的氛圍更濃。率先在全省明確提出要發展創新型經濟,并先后出臺了9個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進創新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向全市農村基層派駐50名科技特派員,幫助農村、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二是科技創新的投入更大。市本級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逐年增長,2009年1.3%,2010年1.43%,2011年1.45%;各縣區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除縣外,均高于1.1%。每年從轉型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作為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開發區和湘東區也分別安排了600萬和500萬專項資金。今年,我市又設立了5000萬元科技創新引導資金。三是科技創新的平臺更多。全市有3家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市級研發平臺,30余家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與湖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大學4所院校合作共建了發展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4家企業分別在上海、深圳、蘇州設立了企業研發中心。我市的科研平臺建設在全省設區市排名第一。四是科技創新的能力更強。近年來,我市共研發新產品229項,其中國家級重點新產品14項,省級重點新產品215項,新產品研發在全省設區市排名第三。取得科技成果155項,其中16項獲省級科技獎。申請專利受理1175項,發明專利361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在全省設區市名列第二,專利申請量在全省設區市排名第五,專利實施率在全省排名第一。五是科技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更明顯。2011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5.2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6%,比重和增幅兩項指標連續三年在全省名列第一。我市連續6年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綜合科技創新實力名列全省前茅,被省政府推薦上報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在看到成績、堅定信心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區位條件、資源秉賦、科技人才、企業意識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市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還比較弱。這些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下面,我談三點意見。

一、要站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角度,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引領未來發展的重大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是引領未來發展的主導力量。當前,我們正處在大變革、大開放、大發展的新時代,創新已成為時代的最顯著特征。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曾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誡人們:“不斷的創新就像是跳動的琴弦,演奏著經濟成長的美妙樂章?!睘榇?,市十一屆黨代會報告強調:“抓科技創新,并非言之尚早,而是勢在必行;并非無從下手,而是大有可為;并非難見實效,而是大有潛力。”我們要站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角度,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全力推進創新型建設,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開創科學發展、城市轉型、趕超跨越新局面和實現在率先崛起的巨大動力。

第一,加快科技創新是應對挑戰、搶占發展先機的迫切需要??萍歼M步和創新,是時代的潮流,是世界的趨勢。發軔于上世紀中葉的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科技競爭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影響還在蔓延,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復蘇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對此,總書記多次指出,這場危機“是對過度負債消費和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的經濟增長模式的沖擊”。歷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機,常常伴隨著一場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經濟復蘇,都離不開科技創新。西方各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同時,都在對本國科技和產業發展進行新的部署,開始了新一輪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美國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就業,兩次“美國創新戰略”,提出將研發投入提高到占GDP3%這一歷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無線網絡、先進車輛、醫療衛生、信息技術、基礎科學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最近又提出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包括節能環保、智慧地球、大數據、制造業等。最為典型的是英特爾和微軟,他們分別占有世界微處理器、系統軟件90%的市場份額,后來者連參與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其實就是一個搶占制高點的問題。歐盟提出智慧增長、包容增長、可持續增長,支持卓越科學研究,保障產業創新領導力,宣布2013年前投資1050億歐元發展綠色經濟,保持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這些都表明,科技創新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抵御嚴冬的最好“棉衣”,是“強身健體”的最好途徑。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率先復蘇并走向繁榮。

第二,加快科技創新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創新越來越重視。今年7月6日至7日,中央召開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就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倳洀娬{,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并就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7月13日,省委召開常委會,就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要求。蘇榮書記指出,要始終把科技創新置于優先發展的地位,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從國家、省一系列部署看,科技創新的力度非常大,要求也非常高,同時也為我市加快科技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這一系列決策部署精神,把科技進步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解決土地及資金等資源要素緊張、產品競爭力不強、產業層次偏低等深層次問題,加快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運行質量,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經濟效益好的新型發展道路。

第三,加快科技創新是加快推進我市城市轉型的必然選擇。堅持在創新中崛起,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是市委、市政府著眼于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也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城市轉型、提高發展質量的迫切需要。去年,人均GDP達到5495美元,已經進入了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經驗表明,在人均GDP從3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這個時期,傳統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將呈現遞減趨勢,科技進步與創新則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實踐證明,科技創新是能夠帶來“乘法效應”的,一元錢的投入可以產生幾元錢甚至幾十元錢的效益。目前,我市經濟增長還是以投資拉動、資源依賴、低勞動力成本為主,在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著瓶頸制約增多、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科技創新是根本選擇。要高度重視和突出科技引領、創新驅動,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內在動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以創新促轉型,以轉型促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二、要緊緊圍繞城市轉型主戰略,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各項工作

科技創新是一個地區發展競爭力的核心。就這個老工礦城市而言,科技創新尤其是我們破解資源枯竭、產業接續、節能降耗、生態保護等難題的關鍵,是城市轉型的第一支撐和根本動力。從2008年提出城市轉型主戰略開始,我市就始終緊緊抓住這個有力武器,把科技創新與轉型戰略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實踐證明,這個思路是具有前瞻性的,從我們周邊區域和省內的情況來看,長株潭城市群和省內兄弟地市今年才剛剛提出科技創新的思路,在別人還剛剛思考科技創新問題的時候,我市就已經把科技創新變成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實踐和全市上下的自覺行動。下一步,必須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挑戰、破解城市轉型的系列難題,切實抓好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發展競爭力,著力建設創新型,加快推進城市轉型。

第一,要切實把準科技創新方向。的科技創新,必須始終立足于本地的產業現實和遠景規劃,服從服務于城市轉型這個主戰略和大背景。我們要不斷鞏固提升現有的產業競爭優勢,著力發展好與煤炭、陶瓷、建材、煙花鞭炮、冶金等五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相關的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就拿煤炭科技創新為例,唐山的開灤集團挖了130多年的煤,現在依靠科技創新,把一塊煤賣32次,輕油、工業萘、酚鹽、炭黑油,煤化工產品的簡介能打印十幾頁。我們的煤化工技術跟別人比起來,差距就很大。要正確處理著眼長遠與立足當前的關系,站在未來發展的長期戰略的高度,突出抓好五大新興產業。目前,新興產業的技術發展路線和未來市場需求都存在不確定性,新興產業走向規模化發展還需要時間,還需要探索,但絕對不能等待、觀望,搶占未來戰略產業制高點的時機刻不容緩、稍縱即逝。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與五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原創性科技研究,培養增強經濟長期增長的持續動力。要破除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對立起來的錯誤認識,深刻把握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辯證轉化關系,推動兩者融合互動、創新發展,不斷鞏固提升產業競爭優勢。我市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就充分表明,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傳統產業也能變為新材料產業,“夕陽”產業也能變為“朝陽”產業。

第二,要切實用好引導扶持資金??萍紕撔卤仨毶岬猛度搿?月份,我們出臺了《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投資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文件考慮得比較周到,措施也很實在,關鍵在于落實。一是要確保資金到位。每個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500萬,市本級2000萬,必須馬上到位,錢不到位后續工作就沒法開展。二是要明確投資重點。把握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緊緊圍繞我市十大產業,著力建好平臺、育好人才,推出一批高、精、尖的科技創新成果,提高自主創新的核心競爭力。要力戒撒胡椒面,把好投資項目關,真正把5000萬用到刀刃上。三是要注重投資效益。科技創新引導資金,主要目的是扶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增強發展核心競爭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創新發展帶來的實惠。因此,引導資金必須扶優扶強,必須認真考察和準確評估企業的潛力和前景,從而確保投入能夠產生相應的效益。引導資金既不是救濟款,也不是搞慈善,決不能簡單地“一投了之”。我們要建立健全科技風險投資機制,不但要給引導資金的投入設置必要且適當的門檻,而且要明確必要且適當的投資期限、投資收益率和投資監管體系?,F在很多地方都在這樣做。如投資收益率,很多地方如江蘇、哈爾濱等地,規定為25%。我們是多少?也要有一個界限。著重要切實加強對引導資金投入的監管,實行跟蹤問效問責,千萬不能讓這些資金做無用功。四是要加強資本運作。科技創新的投入5000萬遠遠不夠,必須大力推進資本與創新的融合,政府財政資金投入起示范效應,能不能帶動企業、社會資本投入,關鍵看效益,要以靈活的股權結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真正建立起政府投資引導、企業投入主體、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應,以資本運營來破解科技創新的投入瓶頸。

第三,要加強創新平臺建設??萍紕撔缕脚_是科技型企業生成的重要條件,是科技成果與市場對接的重要中介環節。近年來,我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成效明顯,在全省設區市排名第一,但是,創新平臺的品位不高、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服務職能不健全等問題仍很突出。我們要進一步把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好,使之真正成為企業自主創新的“基地”、技術研發的“娘家”、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一是要著力提升各級各類工業園區(基地)的質量和檔次。完善“一區五園二十個基地”的基礎設施和功能區建設,打造一批外向度高、科技創新能力強的特色科技園(基地),使之建設成為我市科技創新的先行區,新興產業的示范區。二是要著力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起統籌技術研發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轉讓中心于一體的公共服務網絡體系。匯集高校院所、大型企業和本地企業的技術、人才等信息資源,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交易與保護、儀器設備共享、文獻信息、創業合作、技術供求等信息互通共享。三是要著力完善科技創新合作平臺。這個方面我們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下一步還要不斷拓展合作對接的深度和廣度,使我們的企業與科研院校形成利益攸關的共同體,讓過去由企業找科研院所成為由科研院所找企業、找生產車間,努力在合作研發、技術成果轉化等科技要素集成上取得新的突破。四是要著力完善企業自主創新要素對接平臺。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全國著名的技術合作盛會,不斷拓展企業家視野,提高企業面對面對接的成功率。同時,政府要加大投入,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每個科技創新平臺每年投入25萬元的做法,一定要兌現,一定要堅持,決不能只說不干或半途而廢。

第四,要優化科技創新環境。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建設創新型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進創新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實施意見》和《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投資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既有指導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也有科技創新的一系列激勵政策和具體措施,這些已經出臺了的政策,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抓好落實,使出臺的政策發揮應有的作用。與此同時,要繼續圍繞企業最關心、最能得到實惠的具體問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明確政策執行范圍和辦理程序,對高新技術企業要給予稅收返還獎勵,對重點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要給予補助獎勵,對自主創新產品市場推廣給予扶持獎勵。對新上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項目,要酌情減免行政性收費,給予稅收優惠政策。

第五,要抓好人才隊伍建設??萍际堑谝簧a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萍紕撔码x不開人才,核心是人才。一個杰出的領軍人才,往往會帶動一個產業,引領一方經濟的騰飛。無錫就是因為引進了施正榮,才有了走在世界前沿的尚德太陽能產業。近年來,我市在“贛鄱英才555工程”、“省突出貢獻人才”、國家“千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中取得了較好成績,有11名院士和80余名博士在萍創業,但是人才資源儲備,無論是總量規模還是層次結構,都遠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抓好人才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快培養各類創新人才。支持在萍高校、職校、科研院所的建設和發展。鼓勵企業采取院企合作、訂單培養、委托培養等方式培養一批本地技術創新型人才,縣區政府要據實給予企業一定的培訓費用補助。二是要大力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面向國內外引進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對符合引進條件的人才給予一定數額的貸款貼息扶持。同時,加強市校合作和校企合作,采取柔性人才引進的辦法,引進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合作。三是要繼續實施企業家培訓計劃。繼續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到國內外知名大學舉辦的高級管理人員、創新人才培訓,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級管理人才隊伍。

三、要準確把握科技創新工作特點,努力把科技創新工作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科技創新工作具有開創性強、涉及面廣、風險性高、周期性長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甚至遭遇暫時的失敗。對此,我們要根據科技創新的特殊性,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既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又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從而正確對待困難和問題,允許先行先試,寬容挫折失敗。我相信,只要大家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抓好科技創新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就一定會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我們一定要把準科技創新工作特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科技創新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第一,要加強組織領導??萍紕撔率且豁楅_創性很強的工作。我們要深刻認識科技創新工作的特殊性,強化抓科技就是抓經濟、抓創新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科技創新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要加強學習,領導干部特別是分管領導只有懂一點科技知識,才能和企業有共同語言,才能將企業引進來,才能為企業做好服務。要將的科技創新工作抓起來,將科技企業規劃起來,將轉型的路子走出來。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努力為科技企業服務,不管怎么樣為企業服務,都不為過。要進一步落實領導責任制。主要領導要全面抓,分管領導要靠前抓,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具體抓,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制。制定相關評價標準和考核辦法,加強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績效考核。要進一步加強工作研究。把科技創新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經常聽取匯報,定期進行研究,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勇于擔當,切實履行職責,認真擔負起領導本地、本單位加速推進科技創新與進步的重任。

第二,要形成工作合力??萍紕撔律婕懊鎻V,涉及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服務機構、社會公眾等多個主體,包括人才、資金、科技基礎、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創新氛圍等多個要素,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相互交織作用下的一種復雜涌現現象。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無論是科研院所還是中介服務機構,都要加強交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政府要進一步整合科技資源,大力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快科技平臺建設,繼續組織和開展各項科技交流和技術對接活動,促進企業加快進行科技創新。現在科技企業越來越多,40多家企業有很好、很多的科技項目,我們要扶持好、包容好這些企業進行科技創新。財政、科技、發改委、工信委等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制定并落實好相關政策。各科研院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能力,積極對接相關企業,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努力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各企業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傊?,要通過多方共同努力,形成推進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強大合力。

第三,要營造創新氛圍。總書記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全社會共同的任務。各相關部門在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的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創新氛圍,鼓勵開展科技創新,大力支持科技創新。要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好各種媒體,宣傳創新政策、創新典型、創新成果和領軍人才,特別要突出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促進作用。要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各級黨政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要帶頭加強學習科技知識,堅持用科技知識指導發展,在重大決策中聽取專家意見,做好科學論證,作廣大干部群眾的表率。

第四,要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萍紕撔率且豁椫芷陂L的工作,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抓不懈,一以貫之。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地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科技創新政策,盡可能多地籌措資金,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支持和鼓勵科技工作者堅持科技創新。特別要關心和愛護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為他們提供舒適的環境和先進的設備;要不斷提高他們的工資福利等待遇,及時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安心專心舒心地工作。對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要給予獎勵和大力宣傳,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從而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總之,在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家孜孜不倦地奮斗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城市轉型的推進有了很好的突破。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全國科技創新會議精神,學習胡總書記講話精神和省委蘇榮書記講話精神,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加強科技創新服務,為企業的發展、的科技進步共同努力,創造更優異的成績。

同志們,當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要不斷強化創新意識,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為開創科學發展、城市轉型、趕超跨越新局面,實現在率先崛起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