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時間:2022-02-11 11:32:00

導語: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沒有穩定可靠的糧食生產能力,就不可能有穩定可靠的糧食安全。去年農業綜合開發在歷年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又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2億斤,對于提高糧食單產,扭轉全國糧食產量連年下滑的趨勢,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業綜合開發實施以來,始終堅持以改造中低產田,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根本任務,通過綜合運用工程、生物和技術措施,實行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努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這是農業綜合開發與其他開發方式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是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與其他財政支農建設資金最明顯的區別,也是單獨設置農業綜合開發機構的重要原因。在大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新形勢下,農業綜合開發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執行這個根本任務。

——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實行中央財政、地方財政、信貸資金、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和外資等多渠道、多層次地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是大力推進農業綜合開發,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保證。同時,為減輕地方配套壓力,將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投入的配套比例,由2001年的1∶0.98,降低到了2004年的1∶0.66,降幅達33%。中央反復強調各級財政要逐步加大支農力度,并明確要求中央和省級財政要較大幅度地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地方各級財政尤其是省級財政要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的比例,及時足額地落實農業綜合開發配套資金。

——加強和規范開發范圍。切實遵循總量控制、適度進出、獎優罰劣、分級管理的原則,加強和規范開發縣管理,嚴格控制開發范圍。這是避免資金分散,突出開發重點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國家農發辦核定的各?。▍^、市)開發縣總數,一律不得突破。申請新增開發縣的省(區、市),必須相應先退出等量開發縣。對申請的新增開發縣要按規定程序和要求嚴格組織評估。因嚴重違規違紀問題被取消開發縣的,開發縣總數相應減少。對于退出農場的?。▍^、市),今后原則上不增加開發縣數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開發縣輪換、末位暫停等措施,加大各開發縣的投入規模。

——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特別是糧食生產能力,重點在糧食主產區。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要進一步加大對主產區的投入,不僅新增資金安排用于農業主產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的部分要達到80%以上,存量資金也要通過調整結構提高用于主產區的比重。各糧食主產?。▍^),都要確定農業綜合開發重點支持的糧食主產縣(市),增加對糧食主產縣(市)的投入。非糧食主產?。▍^)的農業綜合開發,也要切實加大對本地區糧食主產縣(市)的支持力度。

——集中用于中低產田改造。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糧食主產?。▍^)的新增資金,主要集中用于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安排糧食主產省(區)的存量資金中用于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資金,也要比去年有所增加。要堅持按區域或灌區統籌規劃,集中投入、連片開發,減少項目數量,擴大項目規模,提高中低產田改造的規模效益。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逐步提高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投入標準和建設標準,注重提高項目建設的科技含量,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水平,努力把中低產田改造成為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同時,要把中低產田改造與建設優勢農產品特別是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緊密結合起來。對位于農產品優勢產區內申報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特別是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在同等情況下予以優先安排,努力把項目區建成發展優勢農產品生產尤其是優質糧食生產的基地。糧食主產省(區)的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要重點支持《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規劃》中的標準糧田建設。對該《規劃》中確定的13個糧食主產?。▍^)的484個縣(農場),其中屬于農業綜合開發范圍的縣,要作為糧食主產?。▍^)的重中之重,進行重點傾斜,著力支持其中低產田改造,建設標準糧田。

——積極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綜合開發要繼續積極扶持輻射帶動作用強、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支持糧食主產區立足資源優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加工業,增強對優質農產品基地特別是優質糧食基地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確定扶持的龍頭企業,要著重看其帶動基地發展尤其是帶動農民增收的效果。同時,完善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扶持政策,適當加大扶持力度。小陳老師工作室版權所有

——加強中型灌區和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加強與中低產田改造緊密相關的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建設,加強農田林網、草場改良、水土保持、防護林體系、土地復墾等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全面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這也是農業綜合開發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措施之一。要突出重點,按照各類項目的特點分別確定各自的區域重點、扶持范圍和重點建設內容,實行統籌規劃、集中投入、連片治理。逐步提高單個項目投資建設規模,充分發揮項目示范帶動作用。這些項目中由農口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的,地方各級農發辦(或財政部門)要積極參與項目管理,足額落實配套資金。

——提高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水平。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農業綜合開發在其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各級財政部門、農業綜合開發辦事機構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抓緊制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十一五”規劃,進一步完善投入政策,改革創新開發機制,強化資金和項目科學管理,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把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