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會議的發言稿
時間:2022-11-09 02:17:00
導語:新農村建設會議的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區今年以來新農村工作
2009年是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第二年,我區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緊緊圍繞中央的“二十字方針”和我區的“五個新”的目標要求,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全區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農業產業有個新發展,農民自身素質有了新提高,農村工作機制有了新突破。
(一)廣大干群思想認識得到了新的統一。2009年以來,全區先后3次大規模組織區直各單位和各鎮辦的主要領導到外省、兄弟縣市參觀學習,3次在全區召開高規格的新農村建設現場觀摩會,通過廣播、報紙、電視、會議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廣大干群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和提高,方法和措施在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在村莊的建設上,在開展“四清四改”的村莊整治和舊村改造同時,開始注重向統建點和自建點集中,向集鎮集中,在產業發展上,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更加注重“一村一品”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上發展。
(二)新的一輪規劃編制工作正在抓緊進行。結合區劃調整,全面完成了10個鎮辦村莊布點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方案,將全區152個村2571個居民點調整為74個村466個居民點,目前各地正在抓緊編制新農村規劃居(村)民點村莊建設規劃,全區已編制完成村莊建設規劃數60個,按照區政府提出的要求,今年底將完成50%以上,二零零八年底編制完成,規劃的完成為我區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今年區財政除投入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130萬元外,還加大了對農業科技、教育、小城鎮建設、水利建設、“村村通”道路建設的投入力度,累計投入近1000萬元。同時,積極落實財政配套資金,采取有力舉措,大力推進十二項民生工程的實施,建立農村低保制度,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對貧困學生實行補助,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農村道路、農村飲水等工程建設,不斷改善了我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鄉村面貌。
(四)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逐步引入市場機制。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應該避免過度的行政干預手段介入,引入市場機制,凡是能夠市場化運作的新農村建設項目,都應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具體實施,更廣泛地吸收社會投資進入新農村建設領域。我區烏衣鎮紅山小區、沙河鎮的新塘新區、黃泥崗鎮楊塘小區的建設,都是大膽地引入了市場機制,吸收了開發商的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區堅持把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重要戰略舉措,加快經濟強鎮和集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步伐和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建設了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集鎮和產業配套工業園區,有力地推動我區富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區已經跳出了“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抓農村”的傳統理念,找到了一條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之路。
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區的新農村建設工作
(一)把握原則,突出重點。
要繼續堅持以下三個原則。一是要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新農村建設要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整體規劃為依據,各地要抓住新的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制,加快完成集鎮規劃、村莊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要做好與農田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工業園區規劃以及道路、水利等專項規劃的銜接,以現代鄉村理念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二是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能搞千篇一律。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起來,分類指導,一村一策,按照新建村、改造村、特色村等不同類型,有層次的推進。靠近集鎮的村莊,要以節約土地、完善功能配套為重點,山區偏遠村莊要村舊村改造為主。三是堅持農民主體的原則。按照政府引導,鎮村組織,農民為主的要求,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
要突出做好以下三個重點。一是要重點加強集鎮建設。新農村統建點要向區劃調整后被撤并鄉鎮政府所在地集中,擴大被撤并鄉鎮的集鎮規模。二是要重點加強示范村、中心村建設,在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上下功夫。三是要突出生產發展。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是前提,不發展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要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農業,走村企互動的路子,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農業的產業化進程
(二)結合實際,開拓創新。
1、結合土地置換工作,推進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各地要認真做好當前正在進行的土地置換工作,把新農村建設與土地置換拆遷安置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統建點和自建點向集鎮集中,在緩解我區建設用地瓶頸的同時,推進我區的城鎮化、工業化進程。
2、結合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整治鎮容鎮貌、村容村貌。要在鞏固前一階段精神文明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大力開展鎮容鎮貌、村容村貌整治和綠色家園建設活動,全面治理臟亂差教育引導群眾逐步改變不良衛生習慣,開展綠色家園建設,為廣大農民群眾營造整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要積極探索精神文明和村莊環境建設長效機制。
3、結合民生工程的實施,探索建立農村工作的新機制。要結合全區人飲工程、沼氣工程的實施,以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建立符合農村實際的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4、結合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為新農村建設鑄造靈魂。要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逐步完善村民自治,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的公益性設施建設。
(三)加強領導,搞好服務。
1、注重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今年區級財政撥出???30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省里對每個示范村補助20萬元,這些資金要集中打捆使用,不是撒胡椒面的,區里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省的資金主要是用于發展農業產業。區新農辦要完善和制定獎補政策,要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加強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確保專項經費能真正花在刀刃上、用在關鍵處。隨著鎮村財力的好轉,各鎮、村也要認真考慮,進一步加大投入,盡可能在財政上多予傾斜、支持。同時,要通過向上爭取、部門扶持、社會資助、村民興辦等形式,多渠道多方面籌措建設資金,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支持和參與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
2、注重發揮部門的幫扶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涉及到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農口部門的事情,各部門都要增強城鄉統籌意識,加大政策扶持和指導力度,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新農村建設,把關心支持新農村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農民提供優質的、全方位的服務,給農村多一些支持,多一些傾斜,給農民多一些實惠,切實把事關新農村建設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各個幫扶部門、各個駐村干部都有明確的目標任務,新農辦要加強督查,各幫扶單位是否派人常駐幫扶村,是否落實了幫扶資金、是否為幫扶村獻力獻策,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實地檢查進行督促,及時準確地了解掌握情況,并將檢查、抽查情況及時通報。
3、注重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我們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和決心,及時地傳遞給廣大群眾,更好地被人民群眾所接受,努力克服農民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動員和組織農民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美好家園和幸福生活。
4、注重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加強對村支書、駐村指導員、農民的培訓。將新農村建設納入“三級聯創”、““雙培雙帶”活動的主要內容,把服務新農村建設,幫助農民發展生產,作為基層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使村“兩委”真正成為帶領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中堅力量。注重發揮農村能人的帶動作用。加大扶持農村專業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企業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帶動能力,成為引導廣大農民發家致富的主力軍。
5、注重營造良好的氛圍,進一步加大宣傳。當前,我區部分干部群眾在新農村建設問題上存在一些思想認識和工作態度方面的誤區。主要是對新農村建設的深刻內涵存在膚淺認識、片面認識,存在不著急、“無所謂”的工作態度及“等靠要”情緒和畏難情緒。因此,我們要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重大意義;宣傳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的部署;宣傳省、市、區委、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工作部署與安排;宣傳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涌現的各種典型,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同志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意義重大,任務艱巨。讓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銳意進取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扎實細致的工作,努力推進我區的新農村建設,開創全區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謝謝大家!
- 上一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補換的講話
- 下一篇:外傷性小腸破治療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