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清倉查庫培訓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12-22 04:20:00
導語:糧食局清倉查庫培訓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全省糧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共同努力,為我市糧食產業的新發展做出新貢獻。曉春書記、朱冬副市長將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攻堅克難,負重奮進,創造糧食產業新業績
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在冰雪災害、“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下,按照市委提出的“實施四大戰略、推進五個突破,打好老區建設發展翻身仗”戰略部署,堅持以宏觀調控、產業發展、市場監管、行業服務為重點,挺起精神,艱苦奮斗,抓穩定促發展、搶機遇克難關,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和市委、市政府交辦的重點工作,實現了“四個新突破”和“四個大進展”,獲得省糧食局表彰。省局譚局長在我局的工作匯報上批示:“2008年*市糧食工作成效顯著,望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工作,奪取新勝利”。南江縣糧食局岳中凌、巴州區糧食局李剛獲得了國家糧食局的表彰。
1、糧油購銷取得新突破。針對今年糧食收購數量大、時間緊、任務重的新特點,從確保糧食安全、穩定糧食市場、促進農民增收的高度出發,嚴格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堅持做到政策宣傳到位、措施落實到位、價格執行到位、資金供應到位、服務承諾兌現到位;堅持做到與農發行、龍頭企業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充分發揮了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全市糧食收購總量22.46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15.72萬噸,油菜籽收購2.17萬噸,糧食銷售總量19.15萬噸,食用油銷售0.28萬噸。巴州區糧食局創新收購方式,大力培育收購經紀人隊伍,建立健全新的收購網絡,引導糧食經營者入市收購,既做好了對糧食經營者的服務,又有利于農民增產增收。
2、助農增收取得新突破。我們以“為農服務、助農增收”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找準切入點,著重在產前服務上做文章。南江縣糧食局以翡翠糧油集團公司為主體,以南江科技產業園為示范,以南江綠源雜糧王有限公司為龍頭,以各購銷企業為載體,大力發展糧油生產基地,特別是在2008年發展雜糧基地2萬畝,探索了*糧食發展的新路子。二是瞄準著力點,在助農增收上下功夫。我們一方面注重糧油購銷網絡建設,降低農民的購銷成本,另一方面注意向農民傾斜價格,全市糧油收購價格普遍高于全省其它市、州,使我市農民收益增加2000多萬元。雖然企業利潤少了一點,但農民收入就多了一點。三是創造增長點,切實為農民增收尋找新途徑。以糧食產業化為載體,大力發展糧食訂單。全年建優質糧油基地261個,實現糧油訂單面積126萬畝,履約率達87%,較上年增14.48%。四是拓展服務點,著重在減少農戶產后損失上出實招,大力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全市投入149.6萬元,幫助農戶新建、維修改造小糧倉1820個,完成省局目標任務140%。通江縣糧食局在南京全國會議上進行了經驗交流。
3、爭取項目取得新突破。我們始終把項目工作抓在手上,并且抓出了成效。一是抓資金項目,爭取項目資金1235.3萬元,其中:糧食購銷企業633.3萬元;經營性企業602萬元。二是抓機構項目,通過完善升級,經國家驗收,原市糧油質量監測站升格為“四川*國家糧食質量監測站”。三是抓指標項目,先后爭取到中央零時儲備項目4萬噸,玉米跨省移庫項目1.5萬噸,既提高了我市倉容利用率,又爭取到一部分中央財政補貼。四是抓項目儲備和申報,先后整理、儲備項目12個,向國家、省申報項目10個。糧食物流中心、綠頌油脂項目已經省糧食局、省發改委上報國家糧食局、國家發改委。
4、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我們一是抓創新,不斷引導采用新技術、新成果,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二是抓品牌,不斷提高糧油產品知名度。三是抓質量,使糧油產品成為放心產品。全市糧食行業獲得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17個;獲得國家“原產地保護”認證的產品1個;獲得四川名牌產品2個;獲得“放心糧油”產品認證的10個。實現工業總產值29250萬元,同比增加1.7%;實現銷售收入27536萬元,同比增加17.8%;實現利潤總額131萬元,同比增加2.7%。巴州區龍頭食品產業發展經驗在全省糧食工作會上進行了交流。
5、抗震救災取得大進展?!?·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全市糧食部門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健全工作體系,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全市救災糧食供應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有序開展。全市共調運救災糧油36268噸,其中:大米1763噸;菜油5噸;稻谷34500噸,占調運計劃數的100%。特別在5月16日,接到省局下達的第一批緊急救濟糧油185噸的調運任務后,市糧食局立即組織人力、物力,保證救濟糧油在3個小時內就順利調往災區。
同時,我們十分注重對內抗災自救。根據全市糧食系統倉房受損情況,投資700萬元,應急維修倉庫592間,維修倉容11.73萬噸,確保了大、小春糧油收購。
6、流通監管取得大進展。強化依法行政觀念,轉變管理職能,加強執法體系建設,切實承擔起依法管理全社會糧食流通的職責。一是認真組織開展糧食法制宣傳月活動,科學儲糧工程宣傳周活動,為實施依法行政創造必要的法制環境。二是認真開展糧食流通執法監督檢查工作。采取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嚴格監督,嚴格執法,責令整改。平昌縣糧食局強化工作機制,與工商、物價等部門聯合建立了工作配合、信息交流、監督檢查協調機制。三是認真履行糧油食品安全工作職責,切實加強糧油食品監督工作。重點檢查糧油經營企業的原糧安全,讓老百姓吃上了放心糧油。四是認真開展依法管糧工作,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檢查,保護收購者合法權益。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900人次,檢查“放心糧店”120家、個體糧油經營戶352家,切實維護了糧食流通秩序。
7、倉儲管理取得大進展。一是建立安全儲糧目標責任制,層層明確責任目標,落實保障措施。二是適時抓好安全普查工作,開展一系列安全儲糧檢查活動。根據國家糧食局和省糧食局的有關要求,通過檢查,全市國有糧食企業庫存糧食質量良好,統計、會計、保管三帳相符。三是加大倉儲管理規范化建設力度,建立完善規章制度,有效實施儲糧技術規范。*國家糧食儲備庫堅持“科技發展為先,向倉儲管理要效益”,投資120余萬元改造舊倉門窗和智能通風控制系統,受到國家糧食局郄建偉副局長的肯定。
8、賓館服務取得大進展。全市糧食系統跨行業經營賓館、飯店6家,糧食部門星級賓館總數占全市星級賓館的90%,但基本上都是在90年代末期進行修建和改建的,設備老化、裝飾過時、服務滯后的問題影響著賓館的發展。為了使賓館業更好地為*發展服務,我們狠抓了改制和改造,不斷強化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使賓館充分發揮了窗口作用,為*發展作出了貢獻。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糧食工作大事、難事比較集中的一年,是各項工作都有新挑戰、新突破、新起色的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縣(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人大、政協的關心,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糧食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拼搏!感激之情,難于言表!
當然,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糧食市場體系不完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建設滯后,基層糧食流通網絡體系特別是鄉村糧油超市和連鎖店發展緩慢;二是少數地方國有糧食企業改制不完善,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差,競爭能力不強,存在虧損現象;三是少數地方糧食儲備管理離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些問題,務必高度重視,采取措施,妥善解決。
二、搶抓機遇,爬坡實干,推進糧食產業新發展
2009年,全市糧食工作要緊緊圍繞市委“實施四大戰略,推進五個突破,打好老區建設發展翻身仗”重大發展戰略,認真落實“兩個強力推進”,加強糧食流通市場監管,增強糧食調控能力,確保市場穩定和糧食安全;積極推進糧食產業化,切實服務“三農”,助農增收;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努力建設和諧糧食系統。在實際工作中,要突出重點,緊抓“12345”不放松,堅持下去,抓出實效?!?2345”就是:
緊扣一個主題: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創新糧食經濟,加快糧食產業發展。
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加強糧食監管,確保糧食安全和市場穩定;二是搞活糧食流通,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做到三個轉變:一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的轉變,要真正從直接管理國有糧食企業轉變為管理全社會糧食流通;二是職工思想觀念的轉變,要從完全依賴國家政策生存轉變為自主尋求發展;三是國有企業體制、機制轉變,要打破“大鍋飯”和改變平均分配制度,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實現四個突破:在爭取項目和招商引資上有新突破;在建設糧食產業園區和發展龍頭企業上有新突破;在強化糧食儲藏監管措施上有新突破;在完善執法體系建設上有新突破。
實現五大目標:①糧食行政執法主體、執法責任制落實面達到100%;②糧食儲備安全100%,達到數量足、質量好、調得動、用得上;③糧食收購24萬噸,油菜籽2.5萬噸,銷售糧食20萬噸,食油0.3萬噸;④建設優質水稻和雙低油菜籽產業園區,發展糧油訂單面積90萬畝,訂單履約率達75%;⑤糧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000萬元,利潤130萬元。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以促進農民增收為己任,搞活糧食流通。
要始終堅持“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糧源是我們的生存之本,產業化是我們的發展之路”的指導思想,做到“四個強化”,切實搞活流通:一是強化產銷銜接。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及時向農民提供信息,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二是強化糧食收購。抓好糧食收購,掌握糧源,是體現主渠道地位,增強糧食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要嚴格執行糧食收購價格政策,切實保護農民種糧售糧的積極性,維護農民利益。三要強化購銷網絡建設。國有糧食企業長期經營建立起來的縱橫省內外的糧油購銷網絡,是國有糧食企業生存發展的優勢和基礎。要延伸糧食收購網絡,拓展銷售渠道,促進企業效益。四是強化經紀人隊伍建設。要通過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增強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和收購價格政策的自覺性。
2、以項目工作為重點,加快產業發展。
糧食產業是保國計民生,保經濟增長,保國家安全,保“兩個強力推進”的重要產業。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需要在保增量的基礎上突出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創產業化經營的新模式。結合*實際,我們抓產業發展,必須首先抓好糧食核心園區建設。要進一步明確糧食核心園區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規劃、工作重點和實施步驟。要落實專人抓產業發展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分解任務,落實責任,重點突破,推動糧食產業加快發展。
抓糧食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必須以項目為支撐、為重點。仲彬書記、蒲市長要求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用主要精力抓項目。因此,各縣區局長、各企業主要負責人都要把主要心思放在項目上,千方百計抓項目、理直氣壯抓項目、突出重點抓項目。目前,全市糧食部門已經編制3至5年的項目12個,這些項目中能夠落實多少,還靠工作來體現。為了爭取項目,我認為要做到“兩個到位”:一是政策熟悉到位。要著眼長遠發展,針對政策選項目。要學習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根據國家和省上出臺的政策,一項項地去考慮,一條條地去梳理。這樣要項目才有針對性,搞項目才有可行性、操作性和實效性。二是激勵機制到位。跑項目要“跑”,很艱辛,不象買菜那么簡單。對項目工作成效顯著的,政治上要激勵,物質上要獎勵,工作上要表彰。同時要注意跟蹤項目。有些項目報上去了,也有一些希望,但由于跟蹤不夠,結果泡了湯,十分可惜。要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力量,整合資源,實行重點項目重點抓、重點管。省局譚局長在全省糧食工作會的報告上講“全省構建成都、綿陽、遂寧、眉山、南充、宜賓、廣安、*八個物流節點”。*這個節點在全省的大格局中,原來沒有,是去年才擠進去的,張堃同志是立了功的。這是大好機遇,我們一定要抓緊落實。
3、以強化監督檢查為手段,著力依法管糧。
糧食部門首要任務是按政府要求,抓好宏觀調控,管好糧食,確保糧食安全。我們要切實履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加強糧食市場監管,規范各種糧食市場主體收購、加工、儲存、運輸行為。監督檢點要為糧食工作大局服務,行政執法重心要向基層延伸。要多形式開展對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糧食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加強對糧食庫存的監管、對糧食質量政策、價格政策、購銷倉儲政策的監管,加強對政策性收購、儲備糧管理、軍供糧油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擾亂糧食收購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推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向社會流通領域延伸,切實維護政策的嚴肅性和糧食市場的健康發展。各縣區要結合自身實際,按照“管理行為規范化、業務操作標準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學化”的目標和“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的總體要求,加強各級糧油儲存管理。
4、以糧食清倉查庫為重點,保障糧食安全。
要堅持不懈,高標準、高質量地抓好糧食倉儲工作。這次清倉查庫,是2001年以來又一次全國范圍大規模的糧食庫存數量、質量的大檢查,是對糧食部門工作的一次大檢驗。檢查的重點是,所有中央儲備糧、國家臨時存儲糧、地方儲備糧的數量、品種和質量情況,國有糧食企業儲存商品糧的數量、品種、質量和糧權歸屬情況,企業糧食庫存賬實相符、賬賬相符以及與信貸資金對應情況,政策性糧食存儲企業的補貼資金下撥使用情況,納入糧食流通統計范圍的重點非國有糧食經營企業及轉化用糧企業執行統計制度的情況,并選擇部分在當地市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業,進行糧食庫存情況的典型調查。檢查的原則是“有倉必到,有糧必查,有賬必核,查必徹底”。采取縣級自查、市級普查、省級復查、國家抽查,抽查中隨機抽樣、突擊檢查等多種方式,確保庫存清查真實,進一步摸清糧食庫存底數。
這次清倉查庫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實行“在地檢查”原則,市委、市政府領導非常重視,曉春書記、朱副市長將給我們作重要指示,市清倉查庫辦還抽調了100多人進行培訓。在此,我根據上級要求強調三點:一是規范管理。所有的庫存糧食,必須按倉儲規范存儲,特別是解決好異地儲備的問題。二是嚴肅紀律,凡在本次檢查中發現有管理不規范,數量不真實,質量不可靠之一的,一律取消儲備任務。特別要防止個別企業見利忘義、弄虛作假。三是自查自糾。對存在的問題,必須糾正從速,改正從速,規范從速,確保全市儲存的中央、省、市、縣儲備糧食安全可靠。
5、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為突破,促進效益增長。
10年糧改,雖然總體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跨行業的其他經營服務業倍增,但有些企業也還存在管理體制不順,經營機制不活的問題。務必繼續攻堅破難,深入推進改革。一是要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高經濟效益。二是要加強企業管理,完善企業資產管理辦法,建立完善績效考評辦法,實現責權統一,監管有效,促進資產保值增值。三是要加強安全監管,落實“一崗雙責”,夯實安全基礎,排查治理隱患,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三、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構建糧食系統新和諧
糧食系統曾經輝煌過,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雖然有些困難,但仍然是機遇大于挑戰,特別是在世界糧食危機的新情況下,糧食工作更為重要。市縣(區)黨委、政府領導干部非常重視、關心糧食工作,這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和工作優勢。我們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團結奮斗、頑強拼搏,抓住機遇,努力完成各項任務,構建糧食系統新和諧。
1、加強黨建,增強構建新和諧的凝聚力。一是抓好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眼界寬、善謀大事,思路寬、善于創新,胸襟寬、善聚人心的“三寬”型干部隊伍;建好一支職業道德好、技術技能好、工種配套齊全的高技能專業隊伍。二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糾正不正之風,建立長效機制,努力營造為政清簡、政治清明、作風清新、為官清廉的良好風氣。三是抓好機關效能建設。要落實以問責制為核心的機關效能建設,打造事業型、學習型、和諧型、服務型、陽光型“五型”機關。
2、團結協作,增強構建新和諧的戰斗力。要著力創建上下和諧、內外和諧的團結局面,營造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創業環境。要團結協作,增強大局意識,把思想和力量都凝聚到落實市委、市政府的發展大局上來,凝聚到推進糧食產業創新發展上來。要團結協作、增強斗志和戰斗力,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
3、振奮精神,形成構建新和諧的推動力。去年的抗震救災再一次表明:糧食人仍然保持著蓬勃的朝氣和昂揚的銳氣,是一支能挑重擔、能打硬仗的隊伍。希望大家繼續保持和發揚我們曾經有過的奮斗干勁、曾經有過的向上熱情、曾經有過的拼搏精神,大力弘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努力形成“實干興業、有為有位”的共同追求,爬坡上坎、攻堅破難、奪取勝利!
同志們!2009年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頑強拼搏,開拓創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好務,為實現全市糧食產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上一篇:電機斬波內饋調速技術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國稅局加強稅源控管發展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