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恢復重建現場會的講話
時間:2022-12-23 02:55:00
導語:農業恢復重建現場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剛才,雨城、名山、天全三個縣和中基公司、田茂公司在會上作了很好的典型發言,曾林同志、龍嘉研同志圍繞實現今年工作目標就分管工作作了重點安排,省廳植保站羅站長,市政府高秘書長對我們的工作講了非常好的意見,請大家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上半年全市農業發展情況
今年已經過去半年,今年的農業工作是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展開的,首先,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全面實施“十一五”發展規劃,實現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一年;其次,今年的農業工作是任務最繁重、災害最嚴重、考驗最艱巨的一年,先后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的襲擊,對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部門工作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對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難度。同時,今年是我們市局和區(縣)班子調整配齊后開展工作的第一年,作好今年的工作,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目標是對我們的嚴峻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廳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農業系統干部職工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難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科學抗災”的偉大抗震斗爭精神,團結協作,履職盡責,全市農業在戰勝各種自然災害,克服各種困難中奮進,在創新經營機制,轉變發展方式中發展,呈現出小春糧油獲得豐收;大春栽播進展順利;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產品質量穩步提高;農業行政職能全面加強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汶川“5.12”特大地震發生后,我們堅持一手抓抗災自救,發展生產,一手抓重建規劃編制,按要求完成了規劃編制和上報,為下一步農業持續發展和加強農業部門自身建設奠定了基礎。綜觀上半年的工作,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小春首戰告捷,大春開局良好,為實現今年增產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年按農業部門和農業廳部署,全市糧食生產以高產創建為抓手,市、區(縣)農業部門認真開展示范片建設,面積15000畝,其中核心示范片5300畝。工作中我們立足現有耕地資源,在穩定播面的基礎上,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確??偖a量目標的實現。小春生產獲得豐收,預計全市小春總產86971噸,完成省廳下達計劃的1*.7%,油菜籽產量27659噸,增加3245噸,增長13.3%,完成計劃的105.3%。截止6月底,全市大春糧食播種面積完成144.4萬畝,全面完成省廳下達的計劃,其中,玉米完成43.5萬畝,水稻44.3萬畝,紅苕18.6萬畝,洋芋17.2萬畝,大豆12.5萬畝,目前長勢普遍良好。落實高產創建面積15000畝,成效初步顯現,石棉縣馬鈴薯晚疫病綜合防控,單產大幅度上升。防治一次的畝產1923公斤,防治二次的畝產達到2263公斤,分別比沒有防治的增加345公斤和453公斤。只要認真抓好以病蟲綜合防控為重點的田間管理,實現今年糧食生產目標大有希望。
(二)探索機制創新,突出發展特色,有力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在發展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上,我們堅持鞏固優勢產業,開拓特色產業,創新經營機制,擴大發展規模,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半年全市經濟作物產量達到24.68萬噸,收入達到10.66億元,比去年增加14300萬元,增長15.5%,農民經濟作物人均增收70元,加上小春糧油,主要是油菜籽人均增收17元,全市實現種植業人均增收87元。一是茶葉繼續挑起增收重擔,全市投產面積38萬畝,新增4萬畝,加之20*—20*年低改5萬畝產量提高,全市茶葉鮮葉收入達7030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增長14.7%,僅茶葉一項人平增收44元。二是蔬菜作物增收顯著。上半年總產290140噸,減少1046噸,但價格比上年提高7%,收入35125萬元,增加2152萬元,其中僅大蒜一項收入達到17300萬元,經濟作物人均增收27元。特色水果、蠶桑、中藥材基本持平。三是以搞活土地經營權為“牛鼻子”,引進企業投入開發食用菌、獼猴桃、特色蔬菜等特色產業,拓寬了增收渠道。雨城區、名山縣、石棉縣等今年在引進龍頭企業或業主開發特色農業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雨城區引進中基公司開發食用菌,田茂公司開發特色蔬菜,川西獼猴桃公司開發獼猴桃,搞活土地經營權8500畝,全年可達13000畝。中基公司一年蔬菜經營量1.5億元,并與川農直供。石棉縣金土地開發公司租賃土地850畝,投資300多萬元開發黃果柑,已成片種植黃果柑7萬株,并帶動周邊300多戶會員新種黃果柑1300多畝。名山通過組建專業協會,積極開發食用菌達到900萬袋,成片發展,今年總收入可達3600萬元,比去年增加40%以上,全縣20個鄉鎮有11個鄉發展食用菌,最大的車嶺鎮達到650萬袋,收入可達2600萬元,最大的食用菌種植戶是永興鎮化成村5社陳雪東,租用20畝土地發展25萬袋香菇,發展雙胞蘑菇40畝,常年聘請20多人,最多時達50多人,近三年每年利潤在10萬元以上,已經形成了原料生產,裝袋、接種、農戶種植、市場銷售專業化,同時,租用土地種茶1.8萬畝,獼猴桃2000畝,通過以上產業發展,進一步彰顯了*農業的特色,增強了持續增收的能力。
(三)著眼長遠發展,搶抓發展機遇,完成了農業災后重建規劃編制任務。按照市委、政府和省農業廳的要求我們堅持一手抓救災,一手抓重建規劃編制,*作為全省六個重災市州之一,8個區(縣)7個進入52個極重縣和重災縣中。災害發生后,省廳任廳長、傅廳長、牟巡視三位領導先后來我市調研。按省、市要求,我們及時建立起農業系統災害報送和信息反饋系統,市局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區縣了解和指導農業抗災和規劃編制,在全系統開展了向災區募捐活動;保質保量完成市委、政府下達的為我市在綿竹抗災一線預團官兵蔬菜調運任務;及時發放了抗災物資和撥付救災資金;特別是高標準開展了災后鼠傳疾病防控工作,受到省廳充分肯定(第26期簡報)。在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工作中,我們把農業生產生活設施恢復、產業發展和農業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點,按時完成了規劃編制上報。從規劃編制看,投資最大的是農田建設和產業發展,投資最多的縣是漢源縣,投資最直接受益的是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包括市、縣、鄉農技中心、植保質檢設施、農產品質量檢測、種子質量檢測等,這些項目如期實施,將有力推進全市農業系統工作條件和工作手段的明顯改善。
(四)落實政策,爭取項目,農業投入大幅度增加。今年的農業投入除市區(縣)財政預算安排外,我們以移民和救災為重點,加大項目資金爭取的力度,1—6月,全市農業各類項目資金達2897萬元,已達到去年全年水平,此外,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農民直接受益的專項資金也大幅度增加,糧食直補1189萬元,農資綜合補貼7016萬元,水稻直補681萬元,油菜直補250萬元,玉米良種補貼100萬元,總額達到9236萬元,是前所未有的。地震災害發生后,已明確下達我市的三個項目資金已達900萬元。
(五)加強監測,強化管理,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市接受二次全省組織的農產品質量抽檢,第一次合格率98.8%,居全省各市州第一名,第二次合格率98.8%,名列全省第二名,“5.12”地震發生后,我們及時對災區農產品質量進行抽檢,共抽451個樣品,未發現農殘和重金屬超標情況,確保了災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但是,上半年工作進展也不平衡,在實現增收,沼氣建設等方面,區(縣)之間差異較大,上半年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加400元,最高589元,最低320元。全市14000口沼氣,1—6月共完成4902口,占任務35%,漢源、寶興二個災害最重的縣任務完成較為滯后,過去難度大的名山今年遙遙領先,全縣2400口沼氣建設任務,1—6月已開工建設2600口,完成任務2000口以上,2009年還將建設3000口,為此,各區縣要認真總結,研究措施,在下半年要加倍努力,迎頭趕上。
二、堅定信心,全面完成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最近,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了中央召開的省、區、市和中央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和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對全市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和災后重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我們要緊密結合農業部門工作實際,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堅定完成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不動搖。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不少新的復雜因素,經受了最為嚴峻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從國際因素看,由于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特別是受石油、糧食等初級產品價格暴漲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外部需求減弱,全球通脹壓力加大,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明顯增多。從國內因素分析,年初南方一些地區遭受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3月14日拉薩等地區發生達賴集團煽動策劃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北京奧運會火炬境外接力傳遞受到敵對勢力嚴重干擾,5月12日發生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災區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去年以來市場物價,特別是食品價格居高不下,在對外貿易中,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等等,這些都對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控制CPI不突破年初確定的增長4.8%的目標帶來巨大壓力,中央已經明確提出有效治理通貨膨脹,千方百計控制價格過快上漲和投資盲目增加,積極主動做好宏觀調控和經濟風險防范,確保國家經濟安全和奧運會成功舉辦。胡總書記特別指出:當前,抗震救災工作進入安置受災群眾和恢復重建前期準備階段,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進入關鍵時期,北京奧運會開幕在即,形勢逼人,任務艱巨,全黨同志必須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必勝信心,全力做好工作。要大力弘揚抗震救災斗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思想和模范事跡,使之轉化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重建家園的堅定意志,轉化為辦好奧運,建設祖國的實際行動,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力量。結合*今年農業發展的實際,我們要充分認識以下幾點:
1、我們雖然面臨特殊困難和嚴峻考驗,但實現今年發展目標的信心不能改變。“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中央采取省市重點對口援建重災縣的方式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國家專門制定了《移民工作條例》,出臺了國發[20*]21、22號文件,對災后重建作了全面部署,重建工作將是人心的凝聚、資源的整合和消費需求和拉動,又將刺激需求,帶動經濟發展,由于多年來我國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國力明顯增強,地震災害不會影響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態勢,省、市委明確提出今年重大工作部署和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不改變。對此,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
2、實現今年發展目標,農業要作貢獻。實現農業穩定增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是抑制通貨膨脹和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基礎。做好今年的農業和糧食工作,對于應對國際農產品市場變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及支援抗震救災,奪取抗震救災全面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我國已經第五年實現夏糧豐收,總產超過2400億斤,增產50億斤,四川也增產1億斤,為完成全年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國務院制定的災后重建九大政策中,財政扶持政策、產業扶持政策和糧食政策,對農業和糧食生產將是有力的促進,是我們編制和爭取重建項目、資金支持的重要依據。我們一定要把這些政策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推進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3、*雖屬六個重災區,但農業設施和生產未受重創,災后重建應該走在前面。與其它特重災區相比,我市農業基礎設施沒有受到重創,災民生存條件未受大的破壞,災區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銷路順暢,恢復安置的條件較好,必須把災后重建作為加快*農業發展的機遇,在特色產業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高質量開展建設,為今年一個時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當前應著重抓好的幾項工作
1、認真抓好以大春病蟲防控為重點的田間管理,確保糧食生產目標的實現。今年稻瘟病發生重于去年,發病品種集中(西龍優30、輻優822等品種),防治難度大,要及早謀劃打好防治稻瘟病的攻堅戰,其它病蟲害防控不能有閃失,千方百計把損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2、認真抓好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確保農民持續增收。要在鞏固發展基地,優化品種結構,加大市場銷售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今年增收目標圓滿落實。要及早謀劃晚秋生產,在穩定面積基礎上擴大秋洋芋、秋豌豆、秋季特色蔬菜等主要品種。在區域布局、品種安排、技術措施上下功夫,著眼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全年增產增收多做貢獻。
3、精心組織災后重建項目的實施,嚴格加強項目資金和救災物資監管。除了專項補助外,農業災后重點項目資金將陸續下達,各縣(區)要認真做好災后重建項目的可研,精心組織項目實施,把項目資金管好用好,用出效益,確保項目、資金和人員的安全。要嚴格執行救災和項目資金的管理制度,嚴禁挪用、擠占、虛報、冒領或轉移消費基金,自覺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已下達的各類項目也要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在年內完成。受援縣要積極與援建省市農業部門做好項目對接。
4、突出薄弱環節,把沼氣建設任務突上去。要抓住有利時機,認真做好國債和省級項目的實施,特別是進度較慢的縣(區)要迎頭趕上,彌補欠帳,同時做好2009年國債項目的申報。
5、整合各種資源,統籌推進農業各項業務工作。圍繞實現全年增產增收,要全面加強農業行政執法,農產品質量監管,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業污染源普查,機關效能建設以及化解農村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為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營造良好工作環境,作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農業政策法規工作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晚秋生產工作會的講話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