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知
時間:2022-02-10 05:50:00
導語:旅游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局:
我國的許多旅游區都位于山區。以陡、峻、險、奇而聞名的諸多景區或景點,是自然地質作用的產物,也往往是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區或危險點。近年來,特別是在每年的雨季,一些旅游區放生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游客和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部分旅游設施造成了極大危害。*年8月發生在長白山旅游區的巖崩、2003年7月發生在四川省丹巴縣巴底鄉邛山溝旅游區的泥石流,均造成了游客傷亡。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國辦發明電[2003]29號)精神,有效預防旅游區地質災害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各級旅游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共同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防災預案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關鍵環節。每年汛期前,各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同級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編制位于山區的旅游區的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由旅游區管理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每年汛期,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同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對年度防災預案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二、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排查和監測是做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級國土、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要在汛前督促各旅游區管理單位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做好監測工作,發現險情,要及時采取防范措施三、各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從事旅游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防災知識培訓。在游覽時間、游覽路線和游覽景點選擇上,要特別注意避開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暴雨期和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段、地點,以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四、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有助于預防地址災害的發生。各地在開發山區旅游區或在位于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旅游區進行各類旅游設施建設時,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督促建設單位在初設階段或施工前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建設、設計、施工及監理等單位必須充分重視評估報告提出的防治建議,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防治地質災害。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對建設單位采納評估報告提出的建議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五、近年來,群眾自發組織的“自助游”發展較快,各級國土資源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因特網等各種新聞媒體,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的宣傳培訓,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意識,增強他們面對突發性災害時的自救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各級旅游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以上要求,盡快部署和開展有關工作。國土資源部將會同國家旅游局對各地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