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的講話

時間:2022-10-19 04:36:00

導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的講話

同志們:

勞動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市政府決定召開這次重要的會議,主要是總結成績,表彰先進,分析形勢,部署任務,推動我市勞動保障工作再上新臺階。剛才,市政府通報表彰了20*年度全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這些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辛勤耕耘,真情奉獻,事跡可嘉。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過去的一年,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構建和諧*,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擴大就業規模,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全市勞動和保障各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涌現出新亮點、取得了新成效、實現了新突破。一是立足本職,重點工作邁上新臺階。擴大就業、社會保險擴面、基金征繳任務全部超額完成全年預定目標。特別是企業養老保險,在不利的經濟環境下,取得了擴面連續五年過萬人的驕人成果。同時,在富民強市六項行動計劃、三年大變樣和奧運安保維穩等各項任務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二是善于創新,多項工作涌現新亮點。年小額擔保貸款突破1000萬元大關,帶動就業4605人,受到了省勞動保障廳的通報表彰;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勞動保障信息化工作經驗在全省23個試點縣進行推廣;妥善解決農民工工資的經驗做法得到主管省長的重要批示,要求各市縣學習借鑒推廣;“百鄉千村萬名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免費技能培訓等工作都涌現出了新的亮點。三是關注民生,破解改革難題取得了新成效。向上爭取各項社會保障資金3.64億元,為破產企業2202人辦理了提前退休,核銷破產企業欠繳的養老保險費2900萬元。籌資3000多萬元,將105家已經破產、改制未參加醫療保險的1.5萬名職工納入醫療保險統籌,解決了弱勢群體的后顧之憂。四是以人為本,民心工程實現新突破。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4118人,幫扶767名“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為25家并軌企業發放安置費及4050人員欠保險費1933萬元,為4579名靈活就業發放保險補貼1162萬元,為5026名慢性病患者發放補貼310萬元,為547名未就業貧困大學生發放失業補助金74萬元,為62077名離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每人每月平均增加140元,是百姓得實惠最多的一年。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局領導班子團結奮斗,開拓創新的結果,是勞動戰線廣大干部職工同心同德,拼搏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勞動保障戰線上辛勤工作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剛才,柴山局長實事求是地回顧總結了20*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2009年工作安排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力,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再講幾點意見:

一、把握形勢,做好新形勢下勞動保障工作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步入到“發展黃金期”與“矛盾凸顯期”相互交織的特殊發展階段,既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和市場周期性波動帶來的嚴峻挑戰,更需要把握世界經濟新一輪調整“洗牌”、國家擴大內需、全省統籌冀東發展、加速城鎮化進程等機遇,必須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善政為民,問計于民,關注民生,傾力辦好為民之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要準確把握形勢的變化。這次經濟危機對我市沖擊最直接的是鋼鐵冶金產業、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據今年1月的調查,全市受到影響的企業有1959戶,涉及職工11.25萬人。實施減員的企業198戶,減員6609人。停發工資企業111戶,涉及人數6139人。停產停業企業495戶,涉及人數4.7萬人。而這些企業正是我們擴大就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職工收入的基礎和重點。另外,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也將對勞動力供給的數量和結構、勞動關系的調整產生深刻影響。這些都對勞動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困難,準確把握形勢,及時調整工作重點。二要清醒認識我們肩負的責任。勞動保障作為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形勢復雜的今年,就更加彰顯這個“穩定器”的重要性。只有社會保障到位,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障密度增強,覆蓋率提高,在社會形成一個互助共濟的保障網,才能改善人們的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愿,刺激消費。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勞動保障工作在“保增長、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三要清楚的看到我們面臨的機遇。盡管當前勞動保障工作面臨著困難和壓力,但是我們也要善于在困境中捕捉和搶抓機遇,爭取更大作為。中央實施了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陸續出臺了幫扶企業、擴大消費的具體措施;省委、省政府實施統籌冀東經濟區發展戰略,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加大產業項目投入;我市也從戰略的高度和現實需要出發,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些為我們穩市場、安人心、保增長,提供有利的大環境,為我們抓投入、上項目、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我們擴大城鄉就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增加職工收入提供了諸多機遇。

二、沉著應對,繼續保持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穩定就業局勢是當前頭等大事,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和穩定就業局勢政策,加強就業服務工作,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作用,幫助和鼓勵困難企業盡量穩定用工崗位。一是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作用,盡可能多的提供就業機會。要采取加快小額擔保貸款發放等措施,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吸納就業。同時,要進一步開辟公益性就業崗位,特別是城鄉基層面向群眾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崗位,提高崗位補貼標準。各級企業要切實承擔社會責任,堅定信心、客服困難,通過加強管理、技術創新,主動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盡最大努力不裁員或少裁員,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做出努力。二是加大就業援助。對城市拆遷失業人員、下崗職工、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零就業家庭,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三是要推動落實職業培訓計劃,搞好困難企業職工和農民工培訓,提升職工的技能素質,為企業走出困境和實現新發展儲備技能人才。四是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從最近抽樣調查的情況看,2005年至2007年,全市大中專畢業生26521人,未就業3540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3.35%。今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空間縮小,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更顯突出。所以,我們要加快建立完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和服務保障措施,要加強創業教育、創業指導,完善創業政策,鼓勵大學生勇于創業,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困難地區、中小企業就業。

三、積極有為,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基礎。今年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今年,國家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方面,將推出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續辦法,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做好準備工作。同時,我市還將繼續嚴格實施養老保險基金掛鉤機制,各縣區要正確認識,積極配合。二是進一步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盡快將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困難職工納入城鎮職工醫保,確有困難的,可以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凡是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城鎮就業人員,必須按規定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去年,我市成功開展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今年要在鞏固和擴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上下工夫,完善制度、提高參保率、引導群眾連續參保。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醫?;I資標準,適當擴大報銷范圍,提高報銷比例,增強制度吸引力。三是完善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繼續規范管理,按照勞動保障部統一部署,認真研究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關于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的有關意見,并根據我市具體情況提出工作建議。四是積極推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是建立覆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步驟。目前我省已經有遷安、遷西、唐海等部分縣區率先啟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我市也要及早動手搞好調研、摸清底數、積極推動。

四、多措并舉,著力做好農民工工作

要全面落實《河北省農民工權益保障辦法》,制定出臺實施細則,充分發揮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的作用,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農民工工作。一是加強對農民工流動就業的引導和服務。積極組織返鄉農民工投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要盡快啟動實施返鄉農民工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轉業轉崗能力。依托鄉鎮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及時用工信息,積極組織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二是大力推進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關于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國家正在研究具體辦法,今年即可出臺實施,各單位和部門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重點行業農民工工傷保險今年要基本達到全覆蓋。三是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要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建立勞動保障、建設、公安、工商、金融、工會等有關部門對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聯動防控機制,嚴防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發生。同時,要加強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暢通農民工投訴渠道,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四是完善農民工公共服務制度。各縣區要認真抓好農民工在戶籍、居住、子女教育、計劃生育、土地承包等方面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實,幫助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五、強化監督,逐步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企業與職工的利益協調,努力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一是加強對困難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指導和管理,要做到事前指導、事中監督、事后服務,規范企業裁員行為,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因生產經營困難需要裁員的企業要依法制定裁員方案,履行法定程序,并及時向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同時,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裁員規模的調控,避免將職工集中推向社會。要指導企業妥善處理被裁減員工的勞動關系,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清償拖欠職工工資等,避免引發勞動糾紛。二是引導企業建立完善職工工資合理調整機制。盡管當前部分企業經營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隨著企業效益的改善,逐步提高職工工資收入的調控方向不能改變。要指導企業在效益提高的前提下,適度提高職工工資。對于確實困難的企業,也要引導其與職工集體協商,建立完善職工工資合理調整機制。三是建立健全解決勞動關系重大問題的溝通協調制度。各單位和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要認真總結近年來由于勞動關系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建立健全勞動關系調處應急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同時,要分析研究當前勞動關系中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對重大勞動關系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掌握協調勞動關系的主動權,及時妥善化解矛盾。

六、再接再厲,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干部隊伍素質關乎事業成敗。勞動保障工作直接面對群眾,其中大多是弱勢群體,干部的政策水平和辦事效率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面對日益復雜的形勢和繁重的工作任務,一定要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增強執行力。一是加強作風建設。今年是“作風建設年”,勞動保障工作涉及百姓切實利益,更要身先士卒,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解決好研究擬訂政策照搬,不能問策于民的問題;解決好管理服務制度繁雜,不能問需于民的問題;解決好少數干部不愿意放棄原有的管理模式,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要千方百計多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二是加強廉政建設。社會保障資金數額巨大,是老百姓的保命錢、救命錢。保證基金安全、保證就業再就業資金按規定使用,事關勞動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事關社會穩定大局。所以我們要加強廉政建設,強化社會監督,嚴格資金使用管理,繼續健全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參保核基、基金征繳、待遇核定和發放四個環節的內控機制,確保社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三是加強業務培訓。勞動保障政策性強,時間跨度大,涉及面廣,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要切實加強勞動保障政策、業務培訓和現代金融、管理、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干部隊伍執行政策的能力,不斷增強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同志們,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關系民生、惠及百姓,尤其在今年這一特殊時期,勞動保障工作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使命更加光榮。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努力開創全市勞動保障工作新局面,為促進全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