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會應切實擔當起維護職工權益的重任

時間:2022-06-28 10:18:00

導語:基層工會應切實擔當起維護職工權益的重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工會應切實擔當起維護職工權益的重任

基層工會切實當起維護職工權益重任

隨著xx集團公司各項改革的加快和二次創業的深入發展,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日益突出,面對職工維權的新形勢,基層工會要樹立發展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切實擔負起維護職工權益的重任。

一、順應形勢,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基層工會工作要置身于“二次創業”改革發展的大環境中,加強調查研究,號準“脈搏”,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實現“三個轉變”。

1、在工作思路上,變行政“命令”為指導和服務。企業經濟體制,管理機制的轉變,工會沿用過去“命令”式開展工作難以收到效果,應更多地體現在指導和服務上。一是加強宏觀指導。引導職工積極加入工會組織,不論是何種用工性質的。職工加入企業的同時加入工會組織。幫助基層工會建立維權體系和維權制度,確保維權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搞好工會干部培訓,提高政治素質,熟悉工會業務,增強服務大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自身建設、開拓創新、協調解決職工生活困難的五種能力,當好維護職工利益的領頭人。三是為基層工會和職工提供政策咨詢和法律服務。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在服務對象上,變“一部分”為“全部”。在水礦集團用工制度改革后,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入水礦集團公司,為公司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生活困難,勞動條件差,勞動權益得不到保障的問題仍然突出。如何使他們“流汗不流淚”,不再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是工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可通過各種形式,把所有職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服務。

3、在維護方式上,變“人治”為“法治”。建立公平、

公正的社會離不開法制的完善和法治的實施。把維護職工利益納入法治的軌道,建立規范維護機制。在企業改革改制中,堅持程序的合法性,操作的規范性,把握維護職工利益的實質性,嚴格按政策規定妥善安置好職工。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和工會干部認真學習《工會法》和《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條例》、《煤礦安全規程》、《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熟悉法律法規條款,增強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職工利益。基層工會要學會在法律的框架內與行政管理層加強溝通,引導企業管理層養成按法辦事的習慣,實現職工利益最大化。

二、完善機制,突出落實“四種責任”

維護職工利益是系統工程,不僅是工會的“份內事”,還需要黨政各部門齊抓共管,是“全天候”工作,需要健全機制做保證,經常抓,經常做,難在經常,貴在經常。

1、建立常抓機制,落實領導責任。職工利益無小事。黨委和行政部門每年都要把加強工會工作和維護職工利益列入議事日程,認真研究,提出具體要求。基層工會也積極有為,主動抓好落實。一是要對全年工會工作進行布置,明確維護職工利益提出具體目標。二是要及時傳達上級工會工作文件,會議精神和工作要求,布置階段性工作,交流維權工作經驗,突出維權工作重點。督促各級工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滿腔熱情地為職工排憂解難,穩定職工隊伍。

2、建立考核機制,落實目標責任。要建立目標責任狀,把民主管理、集體合同、工資協商、職工福利、女職工保護、群眾安全生產等方面內容具體量化。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年底納入黨建和經濟目標管理一并考核,把工會工作目標是否實現,作為單位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對發現侵害職工利益的行為,堅決予以糾正,實實在在維護好職工利益。

3、建立聯動機制,落實維護責任。上級工會要加強對維護職工利益的指導和協調。認真貫徹落實水礦集團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和關于開展“百、千、萬”活動的要求,在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傾聽職工呼聲,收集基層反映,提出建議和對策。健全集團公司工會----礦廠處工會----車間工會職工維權網絡。明確工會主席為維權第一責任人。礦、廠、處和車間工會把維護的重點放在集體維權和一人一事上,更加貼近職工,更加務實。

4、建立信訪機制,落實穩定責任。基層工會高度重視職工來信來訪,及時向職工公開信訪電話,建立信訪接待日,工會負責人同行政領導一起接待職工來訪。對能答復的問題當場答復;對一時答復不了的問題,限期答復;對職工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耐心地加以說服,做好穩定工作。

三、促進發展,著力維護“四種權益”

基層工會維護職工利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正確

處理好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二是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三是處理好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的關系。始終堅持在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中維護職工利益。

1、在企事業改制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改制的,可通過召開職工座談會,收集職工對改制的意見和建議,作為制定改制方案的重要依據,明確把調整職工勞動關系、支付補償金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內容列入改制實施方案中。在改制過程中,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公示制度,召開職代會

審議改制方案,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代會審議并通過。對職工勞動關系轉移的補償金實行實有資產保全,要求改制后新企業全部接納原有職工,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期要作出至少不少于兩年的期限。對企業的資產評估情況和職工身份置換補償等情況張榜公示,接受職工監督,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真正做到從源頭上參與,在過程中維護。

2、在和諧勞動關系中維護職工分配權益。要積極推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和工資協商制度。根據企業的現狀和發展潛力,由工會代表職工和行政依法協商職工的勞動保護、工資福利等待遇。既保障職工利益,又保護企業自身發展的積極性。要抓好工資集體協商以后工作,重視簽約率,更確保履約率。對一些困難企業實行最低工資保障,滿足職工生活基本需求。

3、在素質培養中維護職工成才權益。在基層要廣泛開展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學習型職工,樹立新時期煤礦企業職工新形象,在實施凝聚工程、素質工程中認真推行水礦員工6s基本行為規范和“忠誠、守信、敬業、奉獻”的水礦職工職業道德觀。在不斷提高職工政治思想素質的同時,努力豐富職工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現代技術,熟練專業技能,增強職工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在安全、質量、生產經營

等工作中發揮中堅力量和技術骨干作用,為二次創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在扶貧幫困中維護職工生活權益。幫助困難職工走出困境,盡快脫貧致富,同享改革成果,工會負有重要責任。要成立幫扶組織,建立幫扶機制,制定幫扶計劃,完善幫扶措施,使幫扶工作長期化、制度化。要通過開展“進百家門,解千人難,暖萬人心”活動,節日上門慰問、捐助等扶貧幫困活動,向困難職工伸出援助之手,送上黨組織的關懷和工會的溫暖。在物質扶貧的同時注重思想扶貧和技術扶貧,引導受助對象提高覺悟,樹立信心。幫助掌握一技之長或幾技之長,增強幫扶家庭的自我“造血”功能,消除貧困根源。

總之,基層工會只有切實擔起維護職工權益的重任,真心實意地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為職工排憂解難,才能夠實現在全省工會中爭創一流水平和大多數職工群眾對工會工作滿意的目標。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