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土保持會典型講話

時間:2022-08-25 09:52:00

導語:在水土保持會典型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水土保持會典型講話

區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進一步理清思路,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調整重點,拓寬領域,積極探索新路子。第一,創新工作思路。工作重點放在人口、資源、環境三方面協調上,突出生態保護的首要位置,徹底改變過去重治理、輕管護的做法,把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方針真正地落到實處。組織方式上,按照市場規律的要求,走由政府推動和依靠市場機制促動相結合的治理路子,建立水土流失治理良性循環機制。第二,創新治理模式。通過示范引導,全區各地涌現出一批水土保持新的富有當地特點的治理模式。如,地成、水成、林成、路成、主導產業成的五成”模式,溝谷節節攔蓄的溝道梯級開發”模式等。走出了治理一個流域,調一片結構,富一方群眾,增一塊財力的路子。第三,創新投融資機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完善,尤其是農村費改稅以后,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一是堅持因地制宜,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開發治理小流域和“四荒”鼓勵大戶、企業、家庭承包和能人帶動農場式治理開發,調整各方利益關系,既不增加農民負擔,又大大有利于水土保持事業的發展。二是完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突出重點,擇優扶持,集中力量,連片治理。爭取每年都至少確定一個區級水保示范工程,參照基建項目的管理程序進行管理。三是大膽使用國家投入小流域治理的有償使用、滾動發展資金。第四,創新監督管理機制。監督管理堅持以《水保法》及《省實施水保法辦法》為武器,把水土保持方案編報作為環保部門審批環境影響評價、計劃部門立項、國土部門辦理征地的前置程序,同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了同交通、電力、煤炭等部門的配合,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從源頭上防止人為的水土流失。第五,創新技術應用機制。近幾年,水保部門堅持邊治理邊研究新技術,編制的區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區低山丘陵區水平梯田斷面的優化設計研究》獲全省水利系統科技進步三等獎、公公山區綜合治理開發技術》獲全市水利系統科技進步及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成果為水保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今后,要積極創造條件,把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高新技術應用于水土保持小流域規劃、綜合治理和監督執法等工作,為水土流失的治理積極探索新路子。

以小流域為單元,區水土保持工作堅持以大流域為骨干。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優化配置,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統籌兼顧的總體思路,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目前,全區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多平方公里,建成示范小流域條,興建各類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多項,查處違法案件多起,辦理水土保持方案份,征收水土保持“兩費”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