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基層財務規范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5-21 06:04:00

導語:書記在基層財務規范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在基層財務規范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縣基層財務管理工作會,是在加快建設廉潔型政府,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縣委、縣政府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是分析形勢,尋找差距,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轉變理財觀念,嚴肅財經紀律,強化監管措施,推動基層財務管理上臺階、上水平。今天上午,我們現場觀摩了2鄉鎮和2個縣直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相信大家從中受到了一定啟發。剛才,、2鄉鎮,農牧局、合管局、農發辦3個單位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財政局、經管站、監察局3個單位負責同志分別就治理“小金庫”、村級財務管理、資金監管作了專題發言。隨后,縣委閆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方面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基層財務管理工作的責任感

基層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財務管理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關鍵。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深刻理解規范基層財務工作的重大意義。

一是做好基層財務管理工作,是我縣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現實需要。近年來,各鄉鎮、各部門在規范和推進基層財務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層財務管理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但客觀的講,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仍然較多。2004年以來,全縣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301件,其中反映科級干部違紀的80件,反映一般干部的66件,反映村組干部的92件,有133件屬經濟案件,59件屬失職瀆職,64件直接損害了群眾利益??梢哉f,財務管理方面的歪風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已經到了非下狠功夫去抓不可的地步。

二是做好基層財務管理工作,是解決基層廣大干群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迫切需要。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資金投入逐年加大,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農村低保、災后重建等各項支農惠農資金越來越多。但鄉村干部優親厚友、截留挪用,甚至虛報冒領的問題時有發生,致使一些真正困難的群眾享受不到國家政策的照顧。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影響了農村基層政權的鞏固,破壞了農村改革發展的成果,挫傷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

三是做好基層財務管理工作,體現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方針。無規矩不成方圓。加強基層財務管理,一方面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惠民政策,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干部,從源頭上堵塞監管漏洞,消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通過建章立制,強本固基,糾正問題,堵塞漏洞,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真正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干部健康成長。

四是做好基層財務管理工作,是加快縣域經濟轉型的現實需要。當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加快轉型、發展提速的關鍵時期,骨干財源銳減、工業經濟薄弱、基礎建設和社會事業欠賬較大,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為突出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重點突破的難點所在。為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轉型時期加強基層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厲行節儉,摒棄奢華,節約一切可以節約的資金,千方百計增加建設性投資,為縮短轉型周期,加快經濟發展積蓄后勁。

二、突出重點,明確任務,全面落實基層財務管理工作的各項措施

縣委、縣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基層財務管理工作,今年年初,縣上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范基層財務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今天又召開現場會,專題安排部署集中整治活動,這充分表明縣委、縣政府對抓基層財務管理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下決心抓好落實。

一要嚴格部門財務管理。從總體上看,縣直部門的財務管理是比較規范的,大多數部門能夠落實財務管理制度,基本做到了規范理財、民主理財要求,但從近幾年的干部離任審計和違法違紀問題查處看,問題不容忽視。一些部門管理松散,花錢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問題比較突出,社會很有反響;一些執收執罰和有經營性資產的單位,私設“小金庫”,坐收坐支問題相當普遍;一些承擔基建項目的單位,開工無預算,竣工不決算,隨意變更工程量的問題層出不窮,導致資金管理失控。這次會后,我們要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全面推行公開透明、科學合理的理財新機制。一要嚴格落實“副職分管、一把手監督”制度。對至今沒有真正落實的,財政部門要提供情況,紀檢、監察部門要立即介入;二要認真落實民主理財制度。單位2000元以上的開支,必須由班子成員集體研究決定,決不能搞“兩人會議”和個人說了算。三要全面落實財務公開制度。各單位至少每季度向班子成員公布一次財務收支情況,半年至少向全體職工公布一次。財政、審計部門要把各單位的財務公開情況,納入對單位財務監管的重點。四要不斷強化預算約束。沒有預算,就不得支出,這是一個剛性要求,任何單位、任何項目都不得凌駕于這一制度之上。即使一些臨時性、小數目的開支,也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這一制度。今后,凡先斬后奏、沒有預算的開支,縣上一律不予承認。

二要加強鄉級財務管理。今年,我們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外縣的經驗,全面推行鄉級財政管理新體制,這對加強鄉級財政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加強鄉級財政管理,重點是要做好三個方面:一要全面完成收入任務。鄉財政運行幾個月以來,各鄉鎮迅速行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些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收入任務,應該說完成全年任務不成問題。各鄉鎮要利用年前有限的工作時間,再接再厲,再鼓干勁,力爭多收超收,為加快發展聚合更多財力,縣上將嚴格按照制定出臺的獎勵辦法,兌現落實獎勵資金。二要嚴格控制支出規模。隨著全縣第二輪小城建設陸續鋪開,鄉鎮機關建設也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講,改善辦公條件、改變機關面貌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我們一定要正確估量自身財力,量力而行,量入為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絕不能超預算建設、超標準配置、發生新的債務。對于未經縣上同意,私自擴大建設規模,提高配置標準的,誰超支誰負責。三要全面推行會計集中核算。會計集中核算是規范基層財務管理的有效舉措。到目前,全縣一半以上鄉鎮已全面推開,但從實際運行看,多數鄉鎮有形式、無內容,對鄉鎮財務活動沒有起到有效地監督作用。下一步,已經實行的鄉鎮,要在規范運作上下功夫,沒有落實的,要全面推開。通過這一制度的全面落實,提高鄉級財務的規范化、正規化管理水平。

三要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近年來,村級財務管理暴露出的問題,形形色色,愈演愈烈,盡管我們查了一批,抓了一批,但截留挪用、違紀違法的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不僅毀了個人,毀了一個家庭,更重要的是損害了群眾利益,造成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問題的嚴重性,我在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如果不采取斷然措施,下猛藥治頑癥,我們就無法向黨和人民交代,就對不起黨和國家實施惠民政策的一片苦心。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有抓村級財務管理的責任意識和政治意識,借助當前全縣正在開展的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全力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一抓制度落實。要督促村一級把縣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惠民資金的發放上,落實到征地補償資金的兌付上,落實到災后重建對象的確定上,逐項目對照,逐環節檢查,真正實現制度管人管事的目標。二抓程序規范。每一筆資金的支出,都必須事先制定使用計劃,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評議。未經評議的開支,鄉鎮不得審批。三抓村務公開。督促村組認真落實村民申請、群眾評議、張榜公布的工作流程,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村民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四抓信訪案件。組織力量進駐問題多、群眾反映強烈的村組,調查處理村級財務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給群眾一個交代。五抓賬務清理。進一步摸清村級賬務底子,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完善村級賬務,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三、強化措施,靠實責任,確保集中治理活動取得實效

規范基層財務監管,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認真對待,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整治,使全縣基層財務管理水平取得質的飛躍,邁上一個新的層次。

一要強化宣傳教育。牢固樹立行政成本意識和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教育廣大干部職工艱苦奮斗,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自覺養成勤儉辦事的良好習慣;加大警示教育力度,舉案說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干部職工和財務管理人員經得起金錢的誘惑和利益的驅動,做勤政廉潔、為民理財的典范;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和法規教育,支持財務人員依法履職,按規辦事,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理財水平。

二要靠實管理責任。各鄉鎮、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這次集中整治活動的第一責任人,工作上要有舉措,面貌上要有改觀。要按照縣上制定出臺的規章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單位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對本鄉鎮、本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一次深入透徹的剖析。特別是對職工意見集中、群眾反響大的程序性問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敢于面對,認真自查。對于查擺出的問題,要以積極的態度、無私的心態,帶頭抓好整改落實。通過一把手的身體力行,規范財務管理,引領社會風氣。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要定期對縣直部門和各鄉鎮、行政村財務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檢查面必須達到50%以上。

三要完善監督機制。不受監督的權力容易滋生腐敗。在不斷加強干部思想教育、提高整體素質的同時,各鄉鎮、各部門要把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完善機制,絕不限于制定幾條掛在墻上的制度,而是要在單位內部,建立一種權力有約束、決策有監督、過錯有追究的制約制衡關系。有了這種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個人行為,才能保證資金運行的合理性、合法性。這次會后,我們要積極學習借鑒各地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新經驗、新辦法,研究和探索有力、有效的監督新機制,切實把國家的利益維護好,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

同志們,規范基層財務管理,對于凈化社會風氣、促進和諧穩定、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鄉鎮、各部門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縣委、縣政府強化財務管理的決策部署上來,以積極的態度、得力的措施,切實把這項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