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房市要靠三個“兩條腿”走路
時間:2022-10-19 11:45:00
導語:廣州日報:房市要靠三個“兩條腿”走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p>
摘自十七大報告
十七大報告中,總書記在談到民生建設時,以“住有所居”四個字指明建設和諧社會的努力方向和目標。此間,就報告內容、宏觀調控的效果方向及十七大之后房地產市場的走向等民眾關注的焦點,本報報道組對權威專家進行了專訪。
“解決中國住房問題,我總結為靠三個‘兩條腿’走路,‘市場房,保障房并存,租房和買房并重,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榮’?!?/p>
張元端: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任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國家建設部房地產業司司長、體改法規司司長、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文/特派北京報道組
柳建云、嚴利、田小平、劉彥廣、徐鋒、謝綺珊、趙琳琳
圖/記者柳建云
關于調控
“調控好比感冒藥,光吃一天是不行的”
記者:十七大后,高房價是否會改觀?何時將出現拐點?
張元端:房價是否出現拐點,我認為,主要決定于供求矛盾的解決情況,只要特別需要房子的低收入人群依靠社會保障解決了住房基本需求,包括中等收入、高收入階層的房地產市場多元消費局面的形成,房地產市場自然會降溫。
記者:針對近年來“調控加劇,房價照漲”的怪現象,有人質疑調控作用時提出了“空調”說法,你怎么評價?
張元端:中國在房市的調控主要著眼兩方面,直接調控致力于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效果快。間接調控則通過金融、稅收等政策,以控制需求,需要一個傳導過程,效果可能會滯后。中國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就好比感冒藥,光吃一天肯定是不行的?,F在看來調控力度實際上在不斷加大,加上原來的調控措施的疊加效應,效果將不斷明顯。
記者:對于房市的調控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成就?
張元端:我認為第一大成果在于建立住房保障體系。調控前,重市場輕保障,今年8月13日公布的國務院的24號文件(《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無疑是一個里程碑。調控的過程中實際上把“十一五”住房規劃確定了。通過該文件,明確政府要介入住房問題,重心是關注低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這個過程實際上是精神成果正向物質成果轉變。
現有調控思路主要致力于弱勢群體的保障,這個方向不會改變。另一方面,進入市場的商品房則主要通過市場規律運作。如果問新的調控是否有必要,我的回答是:只要現有的供求矛盾沒有合理解決,出臺任何政策都不奇怪。
解決之道
“‘住有所居’并不意味著人人有產權房”
記者:今年十七大,總書記報告談到解決住房問題時提到“住有所居”,怎么理解?
張元端:安居樂業,安居先行。但這是否意味著必須有產權才是“住有所居”呢?目前國際上有兩大類住房形式,租或買。市場經濟根據收入水平決定住房,如果收入不允許,可以梯級消費,先租房后買房,再換大房。所以租和售,本身都能解決住房問題。第二,住房也要考慮居民的本身狀況,農民工進了城,鄉下還有房子,實際上沒有必要花大價錢在城里買房子。
記者:中國財富結構被認為呈橄欖型,如何解決中等收入者的住房問題?
張元端:按照現行思路,主要是讓中等收入偏上者(包括富人)買市場化商品房,中等收入偏下者則可購買“雙限房”。最終實現不同收入階層都能找到各自的需求。
記者:將來住房問題有何解決之道?
張元端:解決中國住房問題,我總結為靠三個“兩條腿”走路,“市場房,保障房并存,租房和買房并重,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榮”。
現在是市場這條腿很粗,保障這條腿很細,租賃和買房的格局也不均衡,迫切需要形成有序的供需結構機制。
盡管目前低收入者排隊等房現象還存在,但在人口龐大的中國,當前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經濟適用房比例僅為4.2%,但是,調控和改革已經讓很多人看到希望,今年解決不了,明年可以解決。根據“24號文件”各個城市已制定“十一五”規劃,此外,國家還要求開發商實行配建制度,開發了高檔房必須同時開發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北京市規定要建設15%的廉租房或經濟適用房。
言論
代表
國家將多方面為廉租房制度提供支持和保證
據新華社電十七大代表、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廉租房覆蓋將逐步從解決最低收入群體住房過渡到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并將采取措施保證各級政府、尤其是市縣政府抓落實。國家將從政策措施上,多方面為廉租房制度提供支持和保證。
在財政支持方面,明確了五條渠道:一,各地區財政要增加預算內資金支出安排;二,要安排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讓金收入用于廉租房建設;三,將公積金結余用于廉租房建設;四,中央和地方基建等有關方面的資金要拿出一定數量支持廉租房建設;五,中央對困難的中西部地區通過給予財政專項轉移支付來解決,同時調動社會力量共同解決好廉租房建設問題。
他說,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已經全面確定對廉租房建設優先土地供應?!傲夥糠吭床蛔愕臅r候,強調各級政府要適當提供具有政府產權的廉租房?!?/p>
根據《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2007年年底前,所有設區的城市要對符合規定住房困難條件、申請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應保盡保;2008年年底前,所有縣城要基本做到應保盡保?!笆晃濉蹦珖庾》恐贫缺U戏秶獢U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皷|部發達地區還要更快一點。”他說。
連線
廣東
廣州擴大廉租房保障范圍,預計最快11月份搖珠分房
本報訊(記者李婧)“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十七大報告中這一精神在廣州的廉租住房制度建設實踐中已有充分體現。
據了解,廣州不僅今年年底前將解決2005年在冊的5643戶雙特困戶住房保障問題,而且近日剛剛公示結束的《廣州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擴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圍”,從過去的雙特困戶擴大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680元以下,是目前全國廉租房保障范圍和保障標準最高的城市之一。記者昨日還了解到,最先要解決廉租住房問題的雙特困戶,預計最快將于11月份搖珠分房。
廣州為了加大政府保障住房供應力度,投資15億元啟動的新社區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金沙洲、同德、大塘新社區年底前可提供數千套廉租房源,其中,金沙洲新社區住宅樓將于10月底完工,可提供6000多套住房,以廉租房為主,同德新社區也已建好500多套廉租房,大塘小區新社區項目今年將交付使用8.3萬平方米保障型住房。此外,大塘、黨恩新街、郭村、萬松園和泰安花園等政府投資新開工項目前期已施工。
對此,市房改辦住建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尚未開建的新社區將按照國務院精神進行房屋戶型調整,經濟適用房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廉租房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因此,比如尚未建完的同德新社區住房套數將大于現在公布的2850套,將達到3000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