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不斷提高執政能力[交通]
時間:2022-10-30 08:11:00
導語: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不斷提高執政能力[交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寧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
景清龍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指出:“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這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集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著眼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科學地總結了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黨執政的成功經驗,提出的執政理念,并作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寫進了決定。我們學習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就要牢固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從而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付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一、深刻認識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重大意義
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對當今中國和世界發展變化趨勢的科學把握,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和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執政實踐的理論升華。在新形勢下,引導和促使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樹立和落實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對于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1、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必然要求。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根據發展目標和發展條件的新變化,中央對加快發展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強調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正確認識和把握發展與執政之間的關系,更加明確什么是適合時展需要的執政理念,更加明確執政的努力方向和根本要求,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實踐證明,只有樹立正確的執政理念,才能做出黨和人民所需要的扎實的工作,才能推動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先進文化的進步、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是共產黨人執政的最高價值追求和根本意義之所在,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執政的最高價值導向和目標導向。它科學地規定了衡量一個執政黨先進性和戰斗力的標準,就是看其能否始終代表好、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既為共產黨人在新世紀如何執政、做人民公仆進一步明確了具體目標,又對領導干部的執政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和更為迫切的要求。領導干部只有樹立正確的執政理念,才會有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和增強執政本領的內在動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本質要求落到實處。
3、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客觀需要。執政理念是領導干部執政的行為準則。領導干部有了正確的執政理念,就能干出實實在在的政績。如果執政理念出現了偏差,不僅會貽誤黨的事業,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也會妨礙個人成長進步。因此,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也是干部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執政理念是否正確,對增強領導班子的團結與合力,對領導干部能否健康成長,甚至對一個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能否快速發展,關系重大。因此,教育和引導干部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二、準確把握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深刻內涵
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核心問題是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使黨成為始終做到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執政黨。
1、正確認識黨執政的目的。共產黨執政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在執政的過程中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落到實處。西崗區委提出的“從群眾滿意的事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事改起”,這非常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要不斷改進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缺點和不足,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2、正確掌握黨執政的方式。科學、民主、依法執政,應該說是一語中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堅持求真務實。要發揚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機會主義,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用扎扎實實的工作干出政績來。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不搞花架子,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在創造政績過程中把握規律性、提高科學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善于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主動地服從大局、服務大局;善于謀劃長遠,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地統一起來,以當前的科學發展保證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善于協調各方,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兼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善于突出重點,抓住改革發展穩定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善于見微知著,不斷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法律性。
3、正確衡量黨執政的標準。群眾、實踐和歷史是衡量執政的根本尺度和準繩。因為群眾對領導干部的執政理念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發言權,執政的水平只能由群眾來評判;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執政的效果只能通過實踐來甄別;歷史是最好的裁判,只有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執政能力才是真正成功。群眾檢驗、實踐檢驗和歷史檢驗是相互統一的整體,三者的主體是群眾,統一于群眾公認。也就是說,衡量執政能力的最終標準是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
三、人大工作要體現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
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涉及到以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的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是全黨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要把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作為新時期人大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履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能,在科學、民主、依法執政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加強理論學習,夯實思想基礎。我們要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最根本的是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才能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因此,要進一步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促使領導干部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夯實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思想理論基礎。一是堅定理想信念。真正在思想上認清“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正解決“為誰執政,怎樣執政”的問題,正確對待權力,認真履行職責,做到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執政的初衷與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統一。三是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看問題、做工作尊重客觀實際,無論在任何時候,從事何種工作,都要符合客觀實際,都要符合科學規律。四是進一步振奮精神、改進作風。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卓有成效地推進工作,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業績。
2、健全監督機制,強化監督工作。要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必須加強對決策的監督,不斷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防止決策的隨意性。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應有的作用。一是在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自身工作中體現科學、民主、依法的要求。常委會的議題選擇要體現科學性,對本轄區內的區域經濟發展,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進行及時的審議,適時作出相應的決議、決定,促進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三察(查)”活動體現民主性,進一步加強與“一府兩院”的溝通和聯系,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所思、所盼,通過“三察(查)”,推動“一府兩院”工作的開展,使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行使職權體現依法性,要嚴格堅持集體行使職權的原則,在領導班子中切實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常委會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使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更符合黨的意志,更能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二是行使“三權”的過程要體現科學、民主、依法的要求。要科學行使好重大事項決定權。對影響大、投資多、范圍廣的重大事項,要經科學論證,必要時有關部門要提交可行性報告;要依法行使好監督權。這里要解決好的問題是監督前移和剛性監督的問題,在監督工作中體現與時俱進的要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事后監督有其可取的一面,但對于一些明顯會對國家財才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后果的,一定要提前介入,不要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監督工作的力度,有必要時可進行一些量化要求;要民主行使好人事任免權。既要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又要充分傾聽群眾的意見,最大限度地擴大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任用的知情權、評價權、監督權,建立并落實領導干部評議、公示、審核等制度,使領導干部權力運行時刻處于代表和人民群眾監督之下。
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既是當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我們要在區委領導下,振奮精神,精誠團結,使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目標在我區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