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須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時間:2022-07-10 04:01:00

導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須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須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十一五”期間黨中央按照科學發展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鄉(鎮)村兩級農村基層干部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指導新農村建設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因此,必須著眼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任務,全面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一、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

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基層干部在貫徹執行上級的工作部署中,簡單的照搬上級政策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需要,而是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這些思路和方法必須是建立在廣大基層干部較高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之上。一要提高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的,廣大農村干部只有通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對理論有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才能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特別是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領會好、貫徹落實好,從而正確認識、分析和解決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所以,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系統地學習黨的理論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熟悉和掌握各項政策的基礎上,增強執行政策的自覺性和維護政策的嚴肅性,并積極地向農民宣傳,使黨的方針政策被農民所掌握,從而達到用政策推進工作,用政策凝聚人心,用政策鼓舞士氣的作用,發揮好、調動好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農村各項工作落實符合黨的政策,滿足群眾要求。二要增強法制觀念和民主意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工作領域寬,工作內容豐富,隨著廣大農民自身素質的變化,法制觀念和民主意識在不斷增強,對廣大農村基層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學法、不懂法、不依法辦事、不講民主,就不能很好地推動工作,更有可能事與愿違。所以,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更多的學一些法律知識,特別是與農業和農村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在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中,善于把法律手段、民主作風和靈活的工作方法相結合,在發展經濟、疏導糾紛、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等方面發揮應有作用,把對國家、集體負責與對農民群眾負責有機結合起來,不違法施政、不越權行事,做到處事公正、作風民主,近而帶領農民群眾全身心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三要增強發展本領和帶富能力。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發展。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主要任務也應放在引導和帶領農民發展經濟上,這就需要廣大干部多學習市場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管理知識等相關知識,掌握帶領農村發展、帶領農民致富的基本技能,以更好地組織農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尤其是樹立市場觀念,了解市場變化,把握市場規律,善于用市場經濟的理念謀事,用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用市場經濟法則評事,把黨的政策和市場信息結合起來,引導農民自主調整農業結構,進而帶領廣大農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二、強化農村基層干部的宗旨觀念

農村基層干部作為農村各項工作最直接的組織者和農民群眾最直接的領導者,即要相信和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即要注意傾聽群眾的呼聲,體現群眾意志,又要實事求是地科學分析群眾的各種意見;即要關心群眾個人和眼前利益,又要幫助群眾了解整體和長遠利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牢固樹立宗旨觀念,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樹牢宗旨觀念,主要有三個方面:一要強化為民意識?!案刹康臋嗔κ侨嗣褓x予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干部做的怎么樣,群眾的評價最重要,從近年來農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換屆選舉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凡是一心想著群眾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干部,就能得到群眾擁護,反之,則會被群眾拋棄,最終的結果就是“下臺”。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想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所作為,必須把宗旨觀念放在第一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建設中,無論是出思路、做決策,都要考慮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實心實意地急農民之所急,辦農民之所需,幫助和引導農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事業中去。二要強化服務意識。長期以來,農村基層干部在落實上級政策過程中,習慣于在日常工作中發揮“管理”職能,也就是習慣于行政命令,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這種“管民”意識必須轉變為服務于民的意識。要想更好地服務于民,就要在貫徹執行農業農村政策和引導農民發展經濟過程中,樹立勤政為民思想。要勤于觀察農村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勤于思考農村工作中顯現的新特點、新趨勢,勤于總結工作出現的新經驗,推廣新成果,勤于宣傳黨的政策,提供各種有益的信息,鼓舞農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同時,一些具體工作基層干部還要親自干,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強化自律意識。農村基層干部官不大,但管事不少,而且大多與農民利益息息相關。公道、務實、廉潔自律是廣大農民衡量干部的最基本標準,特別是涉及到新農村建設一系列重大舉措中,無論是發展經濟、改革村容村貌,還是倡導文明新風,學科技、用科學,在做好事過程中,一件小事情做歪了,一點小節出了問題,一件糾紛調節上出現偏差,都會引來一部分人或一大部分人的反對或不解,從而影響在群眾中的威信,得不到群眾的支持,進而影響工作成效。

三、農村基層干部須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良好的精神狀態反映出干部的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體現了干部的毅力,干部心氣足,農民才會有干勁,才會更愿意追隨做好每項工作,這種精神狀態,在新農村建設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要保持思想上的開拓性。農村基層工作內容多、難度大,隨時都會面臨考驗,在這種情況下,基層干部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有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而不能帶著畏難情緒,在壓力和困難面前止步不前;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適應形勢,跳出老路,多分析新農村建設中的各種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楊長避短,以領會政策的敏銳性和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大膽嘗試,大膽實踐,推動重點工作。要善于發揮和調動各個方面積極性,善于協調各個方面關系,把上級的工作支持和基層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形成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內在動力。二要牢固樹立團結意識。新農村建設領域廣、要求多,工作中最忌相互猜疑和相互拆臺,要想將工作做好,基層干部必須掌握善于和睦共事的本領,一方面注意多理解別人,多拿自己的缺點和短外與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相比較,找出共同點和互補因素。特別是在遇到矛盾分歧時,不能較勁,要多進行換位思考,從而達到消除疑慮、心平氣和的目的。另一方面,要講究交往藝術,想方設法,恰如其分地宣傳自己的主張,讓別人多理解自己,從而實現相互理解和支持。三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新農村要求所做的工作大多是最實際的工作,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心理有數?;鶎痈刹恳獔猿謴霓r村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培養求真務實的作風,工作中講實話、辦實事、不浮夸,無論是落實政策還是部署工作,都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特別是要多了解群眾思想動態,善于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解決農民遇到的實際困難,從而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