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區長在服務業統計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4-27 03:22:00
導語:副區長在服務業統計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充分肯定全區服務業統計工作取得的成績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服務業統計工作,2012年區政府成立區服務業統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區服務業統計工作方案》,召開了全區服務業統計工作會議,對服務業統計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去年是我區全面實施服務業法人單位統計直報工作的第一年,作為全區服務業統計工作的牽頭部門,區統計局高度重視服務業統計工作,設立服務業統計科,增加人員充實服務業統計力量,把服務業統計工作作為全局工作的重點,全力推進;承擔服務業統計工作的區級行業管理部門,明確了服務業統計分管領導、職能處室,安排相應的統計人員,積極、有效地推進全區服務業統計工作;各鎮(開發區)統計辦也配備了相應的服務業統計人員,強化服務業統計基礎,為服務業統計工作開展創造條件。
經過各鎮(開發區)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新的服務業統計工作方案得到了順利的貫徹實施,服務業統計工作質量逐步提高。從去年三季度服務業法人單位全面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區服務業統計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全區服務業統計單位上報率達到了100%,同時,上報數據差錯大幅減少,數據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二)正視當前服務業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和密切配合下,我區的服務業統計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當前我區服務業統計工作仍面臨不少問題:
一是重視程度不夠。近年來,各級政府對服務業發展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發展服務業的意識也不斷加強,但與工業相比重視程度仍顯不夠。主要表現在:一是主抓單位不明確。二是鄉鎮服務業統計意識不強。三是制約措施不到位。
二是數據質量有待提高。服務業涉及行業門類眾多,單位量大、面廣,且變化頻繁,給統計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首先服務業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又絕大部分偏小,在統計過程中十分容易造成疏漏,據第二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末全區共有服務業法人單位1505家,占法人單位總數的42.7%。服務業個體經營戶1.99萬戶,占個體經營戶總數的67.8%。其次服務行業個私企業比重較大,現金交易比較普遍,票據管理不規范,稅務上實行定額申報納稅為主,業主上報的財務統計數據存在著明顯的少報、瞞報,造成了統計報表的準確性不夠。第三我區服務行業缺少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品牌和企業,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尤其是規模較小的服務業企業和個體戶“關、停、并、轉”較為頻繁,而統計職能部門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動態管理,從而造成服務業統計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和工作量。第四我區服務業統計工作起步晚,基礎差,統計單位數據庫的覆蓋面不全。據面上情況掌握,我區還有相當一部分規模較大的服務業企業被排除在統計范圍之外,遺漏現象十分嚴重。況且,由于目前統計體制的原因,交通運輸(運管、航管)、電力、煙草等壟斷性行業的數據直接由市統計局匯總,不分解到區,金融、通訊、商貿等產業數據也只是按一定比例分解到區,區級統計部門無法主動掌握和了解這些服務業重要企業的實際情況。綜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區服務業經濟總量不真實、不全面,GDP占比偏低。
三是統計基礎較為薄弱。部門統計是服務業統計工作的基礎,但目前的部門統計基礎仍較為薄弱,統計力量與統計任務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統計人員力量還難以適應服務業統計工作的需要,有的部門雖按照要求落實了人員負責服務業統計工作,但統計人員或身兼數職或調動頻繁,不少人員缺乏對統計業務知識的系統了解和掌握,專業素質與實際工作需要之間還有差距,統計人員素質也有待提高。
二、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服務業統計工作的責任感
服務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2012年我區服務業增加值為52.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5%,高于GDP增幅4.8個百分點。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6.6%,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2%;服務業稅收同比增長30.6%,對地方稅收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5.2%。服務業已成為我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要實現我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服務業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服務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也將進一步顯現。
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是推進我區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全面加強服務業統計,建立和完善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對全面準確及時反映全區服務業發展規模、結構、效益,以及城鄉分布、行業分布、從業人員分布,編制服務業發展規劃,科學制定服務業發展政策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增強做好服務業統計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解決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不健全、統計方法滯后、工作落實不到位統計力量薄弱以及部門信息共享渠道不暢等問題,全力做好服務業統計工作。
三、強化措施,協調聯動,推進服務業統計工作再上新臺階
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我區服務業統計工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進一步加大服務業統計工作力度,持之以恒、全力推進我區服務業統計工作,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統計保障。
(一)突出工作重點,加強服務業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的統計工作
根據服務業統計制度的規定和部門職能定位,要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強服務業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的統計工作,確保服務業統計任務得到落實。
一是要強化服務業重點行業的統計工作。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教育、衛生和文化娛樂等行業增加值占全區服務業增加值近80%,其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行業發展和管理需要,在全行業統計中,要積極改進統計調查方法,對限額以上服務業單位實行全面統計,限額以下及個體戶實行抽樣調查,力爭實現服務業統計全覆蓋。同時,統計局要根據目前服務業統計體制現狀,主動積極與市局對接和溝通,竭力向上級部門爭取交通運輸、電力、煙草、金融、通訊、商貿等重點服務行業數據的分解比例和總量,從而使服務業統計數據能實事求是地反映我區行業發展水平。
二是要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基層單位的統計管理,建立和完善各行業的基本單位統計數據庫,制定基層數據質量的評估和控制辦法。同時,要認真指導各服務業統計調查對象的統計工作,幫助其建立健全統計臺帳和原始記錄,做到數出有據,確保源頭數據質量真實可靠。
三是積極做好主輔分離服務業企業的統計工作。搞好工業、建筑業和企業集團附屬服務業分離情況統計調查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及時將剝離后服務業企業納入統計調查對象,定期對其發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客觀、準確地反映剝離后服務業企業發展變化情況,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剝離非核心業務,使服務業資源走向專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的軌道。
(二)強化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服務業統計數據質量
統計數據的質量的做好統計工作的核心,因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措施,圍繞提高統計數據質量這一目標下功夫,動腦筋。
一是明確工作職責。區發改經貿局是服務業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對各部門服務業發展情況的檢查和指導,開展服務業統計情況的督查、通報工作,對服務業發展與統計中的重大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區統計局是服務業統計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指導監督各行業主管部門的統計工作,組織限額以下服務業企業的抽樣調查統計工作,對部門及基層統計人員進行統計業務培訓,負責服務業各行業統計數據的審核、評估、認定,核算服務業各行業增加值;分析服務業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統計信息服務。各行業主管部門是本行業服務業統計工作的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負責組織本行業統計單位報表的布置、收集、審核、匯總和分析工作;按照統計制度規定,及時向本級政府綜合統計部門報送服務業統計報表及有關資料。
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數據質量責任制度,將統計數據質量的控制層層分解到人,做到責任明確具體。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對本行業、本單位的統計工作負總責。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負責人、統計負責人和填表人必須對上報統計數據簽字蓋章后方可上報。各級統計人員要從數據的平衡關系、邏輯關系、對比關系等方面進行審核評估,防止數據出現趨勢性誤差。服務業統計數據,須經政府綜合統計機構審核認定后,方可公布和使用。
三是加強業務培訓。服務業統計主管部門要強化對統計人員和基層統計調查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使其熟練掌握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和填報方法,掌握調查技巧,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提升對統計數據的審核把關水平,增強數據控制能力。
四是依法開展統計。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要按照《統計法》規定,依法做好統計調查工作,不得虛報、瞞報和篡改統計數據,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提供統計資料。要廣泛開展統計法規、統計制度和統計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提高廣大服務業基層單位依法統計的認識。加大統計執法力度,認真查處虛報、瞞報、漏報、拒報統計數據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證統計數據質量。
(三)加強組織領導,努力創造良好的服務業統計工作環境
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是當前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把服務業統計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的工作格局。
一是加強服務業統計機構和隊伍建設。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充實調整統計力量,保證統計隊伍的基本穩定;要整合統計資源,理順統計渠道,確保統計資料報送暢通;要加大支持力度,落實保障措施,在財力、物力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加強企業、鎮(開發區)統計力量建設,形成上下貫通、縱橫交錯、精干高效的服務業統計網絡。
二是加強對服務業統計工作的考核。建立和規范服務業發展與統計工作考核機制和獎勵機制,制定服務業統計考核辦法,將服務業統計工作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服務業發展進行考核,并定期進行督查、通報,推動服務業統計工作更好地開展。
- 上一篇:Photoshop教學模式改革
- 下一篇:廣告文案創意培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