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地籍管理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7-22 03:46:57

導語:局長在地籍管理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長在地籍管理座談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這個會議,同志和地籍處謀劃了很長時間,準備的很充分。大家都知道,現在市里各項工作抓的都比較緊,幾乎沒有休息天。清明節小長假,書記帶隊到昆明去學習?;氐剑腥硕紱]回家,緊接著召開座談會,每個人都發言、談感受。這說明,市里工作抓的非常緊。今天,利用周末,讓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大家要理解。這也是大家加強交流的好機會。

今天的會議縣、區局從事地籍工作的同志和國土所長都來參加會議,。這是市局黨組要求的。一直以來,黨組對國土所工作,始終是高度關注的,也是盡一切所能,給予了軟硬件的大力支持。國土所工作特別辛苦,生活也辛勞,長豐的倪光輝同志長豐的倪廣輝同志,當時年在局里幫忙的時候,身體還比較好,回去5個月,就瘦成這樣,這說明國土所工作確實很辛苦。

今天,是地籍管理專項工作座談會議,我感覺特別親切。因為2007年7月到2008年9月,我也是地籍管理隊伍的一個成員,這里有很多曾經并肩戰斗的熟悉面孔,所以我感到很親切,心情也很愉快。剛才尹云同志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會上尹云同志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笆晃濉笔展伲笆濉遍_局,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是十分有必要的。三縣同志的交流發言,說的很實在,大家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志部署了今年土地登記規范化工作和權屬爭議調處工作任務,大家回去以后,要認真學習文件,將份內的工作做好做實。

剛才,天平同志通報了國土所“四個一”制度執行情況。目的是為了統籌國土工作,相互促進,相互啟迪。“四個一”制度,是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創新的重要體現。可以說,“四個一”制度是土地執法看得見、摸得著、抓得起的務實做法,部、省、市各級領導都非常認可,認為這樣做比較實在。省里一直要我們總結經驗,但我們一直沒報。因為我們還處于試驗試點階段。大家要高度重視,要將其作為國土所主要工作之一,或者作為重要的工作抓手。

對“四個一”制度,大家要在工作中不斷豐富內涵,要切實與地籍工作掛起鉤來。要讓每位同志知道一個項目用地,規劃是什么,是什么地類;是不是違法用地,違法面積是多少。這也是吳存榮市長多次給縣局長、分局長和國土所長提出的要求。各位只有清楚轄區內哪里是合法建設,哪里是違法建設;哪里是合法用地,哪里是違法用地,并能做到“用圖說話”,工作才有成效,才能真正讓我們有“話語權”。

國土所的設立,國土資源部以及省、市、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對每位所長、每個人都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要倍加珍惜。在鄉鎮,國土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當時,市委常委會研究時,就是否與規劃、建設合署征求我意見,我說“沒意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是我們的所,你賦予他更多的權利或者更多的職能,我們歡迎。因此,國土所既承擔國土管理,還承擔建設管理、規劃管理,任務比較重。

國土所對于一個鄉鎮、街道來說,相當于一個“國土局”,規劃、耕保、利用、地籍、執法等職能,一個也不少,各項工作都是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今天通報了“四個一”制度執行中,一些沒有到位或者是工作不實的一些國土所,希望你們端正態度,查缺補差,將工作做好。今天,各位所長全部參加會,不容易。總結表彰大會時,就是我要求你們參加的。黨組的聲音,必須要傳達到各個所。

現在,各個所對“四個一”制度認識還不一致,,有的執行還不到位。在我看來,,“四個一”制度,是國土管理的重要抓手,是保護同志們政治生命的重大舉措。每次違法用地問責時,首先就要問責國土部門。如果這項工作做好了,我們有巡查,我們有報告,我們有措施,就可以免責。這不是推卸責任,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們常說,衛生是查出來的,成績是考出來的。市局監察室、政治處、監察支隊,要經常到鄉鎮去抽查,抽查范圍要擴大,抽查一定要排序,前三名、后三名要公布出來。也可以組織三個縣互查,讓大家看看別人好的地方,互相交流。這種互相學習、相互促進,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一個手段。我們做了這么多工作,,就是不想讓好的制度“流于形式”。如果“流于形式”,,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還不如不做。

金龍書記曾經和我談過一次話,說國土所就是國土資源管理最前沿的“耳目”,如果看不到、聽不到、不報告,“耳目”作用就失去了,就可以就地解散。把錢拿去發展信息員隊伍。所以,國土所要真正以“四個一”為抓手,將各項工作捋清楚、搞明白,真正發揮“耳目”作用。我經常說是,“天上有衛星、地上有民兵”。你們要做的是:“要和衛星搶時間,要和民兵講道理”??傊瑱z驗國土所工作的唯一標準就是“宣傳國土政策、夯實工作基礎、盯住違法用地、守住耕地紅線”。

我市的地籍管理工作可圈可點。“十一五”期間,城鄉土地登記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發放城鎮住房土地使用證25.1萬本,以行政區區劃為單位,整體推進,相信“十二五”期間能夠圓滿完成。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登記發證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調查,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去年以來,我們依托“金土工程”、“數字城市”兩個試點,利用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和衛片,建立了“一張圖”管理系統,地籍管理成果的應用更加廣泛,更加實用。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是靠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凝聚著你們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局黨組,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慰問。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難能可貴。不但要爭取成績,更要總結寶貴經驗。地籍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三抓”:一抓重點,勇于突破;二抓創新,勇于探索;三抓基礎,勇于推進。當前,地籍管理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你們還要座談研討,我就不多說了。座談中,大家要積極發言,講真話,充分暴露工作中經常碰到的一些問題、難點。地籍處要逐條記錄,匯總分析,將問題梳理出來,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見和措施,必要時,可以用正式的文件明確下來,便于下面操作。做得好,就是很好的經驗總結和制度創新。

針對做好地籍管理工作,我講三點意見。

一、要認清新形勢,迎接新挑戰

當前,正處于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城鄉建設加速推進的歷史新階段,國土資源各項事業的發展,也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期。對于地籍管理工作來說,必須站在新的起點上來思考,必須認真分析地籍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宏觀層面,地籍管理面臨三大機遇和挑戰

第一,是《物權法》實施?!段餀喾ā烦雠_以后,土地價值的逐步顯現和老百姓維權意識的增強,土地產權歸屬和依法保護,已經成為社會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段餀喾ā泛偷丶芾黻P系密切,大家要認真研究。《物權法》中土地登記內容非常多。土地登記在土地管理,乃至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物權法》為地籍管理事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對土地登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是土地宏觀調控。現在,上上下下都已經把土地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嚴把土地閘門,需要我們提供準確的數據服務和技術支撐。加強宏觀調控,需要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技術的手段。年度用地計劃的考核、耕地保護責任考核,都要用實際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為依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交納范圍,也要以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為準。可以說,土地基礎數據已成為政績考核、稅費征繳的重要依據。我們必須準確、及時、全面的提供這些基礎數據。

今天,金龍書記在土委會上又一次要求把各縣、區、開發區用地面積與投入產出以及稅收情況進行統計量化,要求各地用地指標安排上與此掛鉤。并要求我們馬上提供經開區土地每畝地價多少,投入多少,產出多少,稅收多少。他要用數據說話,這個數據怎么來,肯定要在座各位辛苦了,這也是檢驗各位平時工作“精細化”的試金石。

第三,是二次土地調查。第一次土地調查,是1986年開始,歷時八年,到1994年完成的。第一次土地調查,為新《土地管理法》實施、第一輪土地規劃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為土地管理尤其是地籍管理事業發展夯實了基礎。20余年后,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土地管理方式和手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二次土地調查的完成,正在為地籍管理事業發展提供機遇和空間。

(二)微觀層面,地籍管理面臨三大差距和不足

第一,地籍管理基礎與節地試點稱號不相適應。作為省會城市,經濟相對發達,地籍管理工作有條件,也應該走在全省前列。從國家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市角度來看,還應該走在全國前列。雖然我們有一定基礎,但與一些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多差距。比如,商品房土地登記沒有做到當場辦結,地籍信息系統實用性還不夠。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我們不能僅僅想到,在省當老大,實際上有的市比我們做的還好,比如說宣城。

第二,地籍管理基礎與城市化、工業化不相適應。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加速推進,地籍數據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城市房屋拆遷、節約集約用地,都離不開地籍基礎數據。目前,雖然“數字城市”試點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離數字國土要求差距還很大,尤其是信息化水平還不夠高,基礎數據變更還不夠及時,地籍數據現勢性還比較差。城鎮和農村有差距,城鎮基礎較實,農村基礎薄弱。尤其是農村的土地登記基礎差、權屬糾紛多,地籍測量還有很多盲區。

尤其是應用性沒有體現出來,或者是用了沒有宣傳展示出來。要是各單位、各縣區都來要、都來用,就說明我們成功了。技術發展中心在做的城市三維模型,可以清楚顯示指定范圍內有多少建筑、多大面積,其中商業是多少、住宅是多少、辦公是多少;甚至于五層是多少,六層是多少等等。這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強的決策支撐作用。但市領導沒有一個人知道。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只顧在家做,沒想到出去推廣應用。所以,我們要將技術成果的應用放在“第一位。我經常說,國土部門的技術力量非常強,可是缺在應用。關起門來都說的頭頭是道,出去應用就抓瞎?!靶畔⒒纳谟趹谩薄H绻麤]有應用,錢就白花了。這要靠在座各位去思考,開發,宣傳,推廣。

第三,地籍管理基礎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隨著人民群眾產權意識和民主法治意識的增強,對地籍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依法,也要注意效率。目前,地籍管理隊伍與任務要求相比,還有差距。一是人手不夠。人手不夠在國土系統是通病。這幾年,國土工作量大了好幾倍,人員反而減少了。我們怎么辦?只有靠技術進步。各位就是技術進步的基礎。很多地方靠臨時工來完成土地登記任務。二是技術不強。政策業務不熟,影響了土地登記效率和質量。三是意識不強。由于業務不熟,“錯登”、“漏登”還存在,如果再加上服務態度不好,投訴、上訪量還很大。

二、要理清新思路,創造新業績

明確面臨的形勢,弄清面臨的機遇,目的是做好當前和今后的工作。國土資源部要求,地籍管理要著力實現“四個構建”,即構建現代土地產權制度,構建科學的土地調查、監測評價體系,構建統一的土地管理基礎平臺,構建地籍建設基礎長效機制。促進“四個統一”,即促進土地統一分類,統一調查,統一登記和統一統計,保證土地數據真實和土地產權清晰,提供全面、優質、便民的土地登記可查詢服務,實現城鄉地籍地政統一管理,地籍管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在我看來,我市的地籍管理工作就是要實現“四個加強、四個全面”。即:加強土地調查城鄉一體化建設,全面實現國土數字化。這個目標比較遠大,但是我們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加強土地登記制度化建設,全面實現登記規范化;加強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設,全面實現辦公自動化;加強成果應用系統化建設,全面實現服務社會化。地籍管理要為經濟發展服務,地籍服務要滲透到各行各業,地籍管理事業才有地位。

(一)要著力抓好“五個重點”

第一,要著力抓好二次調查。這項工作,現在已近尾聲。重點要做好補充、調整、完善三項工作。“補充”,就是要在對現有成果,做好補充調查,保持成果延續性、現勢性;“調整”是按照行政區域,調整控制面積,做好界線接邊;“完善”是完善土地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傊?,要做到全市土地“大帳清楚、小帳明白、方便實用、隨時提供”。

第二,要著力抓好產權管理。產權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也是把好土地管理關,保障土地權益的“最后一道工序”或者是“最后一道看門神”。要完成集體土地登記任務。要完善土地登記制度,統一更正登記、注銷登記程序,提高土地登記準確率,經得起公開查詢,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行政訴訟。要探索實行土地登記自我舉證制度,這既是一項創新工作,也是一項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要借鑒經驗,積極探索。

第三,要著力抓好制度建設。要健全土地爭議調處制度。隨著人民群眾產權意識不斷增強,產權糾紛日趨增多,土地權屬爭議調處工作必須扎實做好。要積極參與建設項目開工竣工督察工作,建立建設項目竣工復核驗收制度,完善竣工復核驗收技術標準和措施,既確保這項工作規范,公平、公正,又為后續的處罰提供強有力的地籍數據基礎。今年,制定出臺《市國土資源管理技術規定》,是我局系統建設、制度建設、標準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年底前必須向市委、市政府交卷。地籍管理章節,應該成為率先出臺的典范。

第四,要著力抓好機制創新。地籍管理是國土系統地政管理方面技術性最強、專業性最強的部分。專業技術要求高,專業成果要求高,人員素質要求高,投入資金要求高。地籍管理應該成為機制創新的先發環節。比如,單位和市民辦證的受理調查、審核、發證,是否可以考慮程序上的“壓縮”、“合并”或者“前置”。這方面要有所創新。要改變現在勘查一批人、發證一批人的脫節做法,實行“誰勘查、誰發證”,不要讓單位和市民跑來跑去。

還有,能不能建立數據自動生成系統。規劃部門有一套辦公系統,每旬、每月、每季、半年、每年都能自動生成。我們可以借鑒。現在都是電腦發證,完全可以做到。我們也要實行電腦調閱檔案,即時查詢。這些,都是機制創新要做的。我們一定要用創新的眼光來審視改革現在我們從事的工作。

第五,要著力抓好成果應用。充分發揮地籍成果的作用,這樣地籍才有地位,才有生機和活力。要把這些成果滲透到各行各業,免費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服務。只要我們做到免費,擴大了資料的受眾面、覆蓋面,我們就有“話語權”。要充分應用土地登記成果,做好土地權屬界定工作。

要配合做好征地報批中的土地權屬、地類、面積審核工作。這里面技術含量很高,含金量也非常高。做得好,既合法、又節約。地籍部門要研究推行《勘界調查任務書》,提前介入征地調查,改別人“盲目做”為我們“指導做”,這樣既減少浪費,又節約時間,更能為提高效能做出貢獻。

要抓好“一張圖”的應用和更新,用這張圖監察土地規劃、計劃實施和耕地保護情況,為違法用地查處等提供基礎和依據,真正做到技術為管理服務。在座各位做到在一切場合拿得出、用得上、說得清。

(二)要特別注重“兩個到位”

第一,要注重思想認識到位。新的形勢下,地籍管理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各級國土部門都要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站在服務城鄉建設大局,站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大局,做好地籍工作。要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明確重要性,增強緊迫性,把加強地籍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要注重工作任務到位。部、省、市布置的任務,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抓好落實。要做到謀劃“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工作“具體化、明確化、精細化”。每一項工作,都要明確目標,明晰任務,責任到人、監督到位。每一位同志,都要真正負起責任,都要按照“精細化”的要求,將工作做實。

三、要明確新要求,塑造新形象

“十二五”期間,尤其是今年,地籍管理工作任務很重,怎樣來完成這些繁重、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就是靠在座各位的努力。

大家要加強學習。2012年底,黨組提出實施“332”戰略。其中,以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為抓手,實施“三大改進”,是我們強調的重中之重。加強學習,是黨組對每一個干部職工的要求。我們要求,既學習本局業務,也學習經濟、規劃、建設、工程、環保、金融、稅務等各門類的知識,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從事地籍管理工作的人,也不例外。

我們要求“相關知識面廣、業務知識面深”。一個人要成為一個人才,是T型發展。T是一橫一豎,橫代表知識面,豎就是自己行當要深。你對自己從事的行業精通,對周邊業務又了解,你就是高層次人才。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加強學習,注重吸收,注重觀察。每個人,眼光不一樣,悟性不一樣,但只要努力,都會到達要求。

大家要熱情服務。地籍工作,直接接觸用地單位,直接面對人民群眾。我們要深入推行“三大改進”,重點培養“責任心”、“敏感性”、“及時性”、“融合性”、“精細性”,提高主動介入、提前謀劃的服務意識。要端正為人民服務的態度,增強為人民服務的熱情,從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角度出發,認真做好“批準”、“批復”或“批駁”。要以誠懇的、真誠的態度,服務好基層群眾?!坝欣聿辉诼暩摺薄D闳绻苡谩昂惋L細雨”的方式把問題說清楚,才是真正的本事。如果聲音很大,態度很生硬,甚至說難聽話,那就被投訴了,就要受到處理。

大家要勤政廉政。國土部門是紀檢監察部門關注的重點。地籍管理也是高風險的工作。土地證書發放、土地勘測定界、測繪行業管理等權力,有可能滋生腐敗。要改進工作作風,通過強化教育,弘揚正氣,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要改進工作機制,通過強化管理,健全制度,減少自由裁量權,從源頭上地籍隊伍干干凈凈干好事、干成事。

同志們,做好地籍管理工作,是建立有序順暢的國土資源新秩序的重點之一。這項工作,只有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新的形勢下,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這項工作,直接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直接關系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全局,直接關系現代產權制度建設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必須不折不扣的做好。分局和基層國土所,是這項工作的戰斗前沿,一定要發揮好作用。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全市地籍管理工作一定會邁上新的新臺階,取得更大的成就。祝各位同志們研討有收獲,交流有心得,生活有情趣,緊張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