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氣象服務大會發言
時間:2022-08-19 10:27:02
導語:書記在氣象服務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氣象部門扎實工作,為崛起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年來,全市氣象部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開拓進取,奮力拼搏,主動作為,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貢獻。一是氣象防災減災成效顯著。面對洪澇、低溫雨雪冰凍、龍卷風、冰雹、干旱等災害,氣象部門主動服務、科學監測、及時預報,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在應對這次自1957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情過程中,氣象部門發揚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抓住有利時機,成功實施了多次人工增雨作業,全市降雨量在30mm左右,部分地區達到了40mm,基本解除了旱情,打贏了這場抗旱保苗攻堅戰。二是氣象為農服務成績突出。氣象部門圍繞糧食生產,制作農用天氣預報、病蟲害氣象條件預報、農作物產量預報,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糧食豐產豐收。突出抓好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兩大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機制,大力推進為農服務十項重點工作,農村信息化建設卓有成效,農網、淮海農資網提供的農業信息服務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試點建設的“農村氣象預警自動定向廣播村村通工程”,解決了農村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最后一公里問題,深受農民朋友的普遍歡迎。三是氣象保障服務扎實有效。近年來,我市先后舉辦了五屆海地區農資博覽會、四屆靈璧石國際文化節、碭山梨花旅游暨民俗文化節等重大活動,各級氣象部門主動服務,準確把握需求,通過氣象服務專刊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及組委會提供針對性強、專業水平高的氣象服務產品,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立足實際,認真履行氣象公共服務職能
是一個農業大市,也是一個快速崛起的農業強市,由于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旱澇、大風、冰雹、凍害等氣象災害發生頻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充分認識市情的基礎上,研發出內容更加貼近需求,手段更加多樣化,覆蓋面更加廣泛,產品更加精細化和個性化的公共氣象服務產品,找準氣象為農服務的立足點,抓住氣象為農服務的著力點,選好氣象為農服務的切入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在決策氣象服務上下功夫。要不斷增強決策氣象服務的針對性、主動性、及時性和準確性,完善和規范決策服務產品,推進決策服務向直接提供決策建議轉變。要把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重點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的天氣及重要氣象次生衍生災害的預報會商、預警信息和多部門聯動。加強氣象災害普查、調查工作,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開展區域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強化重大氣象災害全過程的災前評估、災中跟蹤評估和災后恢復評估工作。建立健全各級氣象災害應急管理機構,完善聯動機制。為公共安全、可持續發展以及重點工程建設、重大社會活動等提供決策氣象服務。
二是要在公眾氣象服務上下功夫。要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服務理念,豐富公眾氣象服務產品,提高精細化服務水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擴大服務覆蓋面,實現氣象預警信息“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的要求。要切實加強農村氣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延伸農村氣象預警信息網絡。要以農網為依托,著力推進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建立農村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加快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基礎設施和業務系統建設,擴大作業規模,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由應急作業向主動防御作業轉變,提供農業趨利避害的能力,進一步發揮氣象在糧食增產工程中的安全保障作用。要強化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不斷完善以預防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的防御體系。
三是要在專業氣象服務上下功夫。要努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聯合有關部門構建專業氣象服務平臺。重點加強農業、林業、水文、交通、旅游、醫療健康、電力等專業氣象服務,特別是要加強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和關鍵農事季節的氣象服務,發展農用天氣預報業務,充分利用氣象信息指導農業生產,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要積極開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農業布局結構調整等方面的氣象服務。
三、珍惜發展機遇,增強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一是要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是貫徹落實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增強氣象部門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能力的必備基礎,是加強汛期氣象服務、提高服務水平的有效步驟和必備手段。一方面要積極爭取省氣象局的支持,另一方面各級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著力支持氣象部門建設一流裝備、一流臺站,保障氣象事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二是要拓寬工作視野,加強工作交流。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交流,加強與各部門協作,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范圍,打造各部門信息資源共享的交流平臺,特別是要著力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三是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堅持人才培養與工程項目建設同步,程度提前做好適應現代化建設項目的人才儲備工作,寧肯“人才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才”。要注重加強對業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力度,從政策、要求、待遇等方面有所體現。增強業務人員的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保證業務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新知識新業務新技術新裝備,充分發揮現代化建設的整體效益。
四是要加強對氣象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氣象現代化建設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為氣象事業發展創造必要的環境,為氣象干部職工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要把氣象事業發展納入“十二五”規劃,確保有規劃、有目標、有投入,把氣象工作搞得更好,從而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
- 上一篇:市長在林業暨水利現場會講話
- 下一篇:市長在城鄉建設推進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