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全州"三嚴三實"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9-15 11:00:43
導語:XX同志在全州"三嚴三實"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中央部署從今年4月份開始,在全國縣處級以上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省委高度重視這項工作,4月30日,xx書記親自就"三嚴三實"為全省部分領導干部進行了專題輔導。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州委常委會作了研究,今天在這里由我代表州委,就"三嚴三實"給大家作一個專題學習報告,這也是中心組的一次集體學習。我講三個方面的學習體會,跟大家一起探討。
一、當前為什么要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中央部署這項工作的時候,劉云山同志、趙樂際同志也分別作了講話,中辦發〔2015〕29號文件和鄂辦發〔2015〕22號文件,都是關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方案。
中央強調,開展"三嚴三實"教育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伸和深化,是貫徹"四個全面"總體部署特別是從嚴治黨的需要,是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干部中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存在不嚴不實情況的需要。這三句話就是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動因。
在這里我還要特別指出,這次"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叫"活動",沒有分期和轉段之分。中央這么強調,XX書記代表省委作輔導報告的時候也特別強調這一點。強調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我們黨優良作風的繼承和發揚。
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把握哪些基本要求?
最重要的是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個"嚴"和"實"的內涵是什么,"嚴"和"實"有什么樣的內在關系?"三嚴三實",強調"嚴"字當頭,"實"字落地。"嚴"是要求,"實"是目的,"嚴"的成效需要用"實"來檢驗,"實"的結果反映"嚴"的程度。
我先說這個"嚴"字:
"嚴"首先是嚴肅的政治追求。嚴以修身,用什么來修身,關鍵是用我們的理想、信念、信仰來修身。作為黨的干部,嚴以修身實際上反映干部的政治追求。用一句話說,就是愿意把自己的這一生用來做什么事。比如,我們加入了共產黨,就成了黨的干部,那么,個人的追求就變成了組織的追求,個人的行動就變成了組織的行動,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把一生都交給了組織",交給了黨的事業。
"嚴"是嚴格的用權標準。為什么要在縣處級以上的干部中開展專題教育呢?就是因為縣處級以上的領導干部都是掌握一定權力的人。這些權力本來是人民和組織賦予的,并且賦予我們的權力本身也是有嚴格的邊界的。XX書記講嚴格用權,講了三個jie,即心中有"戒",有戒律;有"界",有界限,不逾矩;有"屆",有極限,不越軌。大家要好好體會。我們說的嚴以用權的標準,關鍵是這個邊界的問題,權力要在這個邊界內、在籠子里運行。好比我們打籃球一樣,踢足球一樣的,只能在球場內、在規則內活動。
"嚴"是嚴格的律己要求。律的問題上,一是法律,二是紀律,三是道德律。法律是一個公民應該遵守的底線。對黨內的領導干部來說,紀律要挺在法律的前面。前不久看到報道,同志就《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改到浙江調研時指出,"應把條例中與法律重復的內容去除,解決紀、法不分的問題"。說明我們黨的紀律比法律要求更高、標準更高,甚至更早寫在前面。我們通過這一年多,中央、省里公布的一些案件可以看出,紀律要更嚴一些,對干部的處理要更嚴一些。道德律這個"律"涉及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去年我們州直機關工委編印的《干部職工職業道德手冊》,講世界各國的公務員要遵守什么樣的紀律,世界各國公務員的行業準則,都涉及到"四德"。
另外,領導干部作為公眾人物,雖然法律上強調言論自由,但如果領導干部的言論違背了社會公德,違反了政治紀律,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領導干部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必須嚴格規范、嚴格要求。這不僅是個人的修養問題,更是一個嚴肅的紀律問題。在這些問題上,領導干部要有高度的自覺。我前天看到老干部局組織老干部進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培訓,幾個老干部的發言非常好,現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已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這非常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培養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因為這些反映一個人的素養,素養首先反映一個人的教養,教養來自于一個人的學養,最終才結合成一個人的修養。
我們舉辦守紀律、講規矩專題培訓班,第九期專門把州"四大家"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召集到一個班進行培訓,有的同志說,怎么把給"四大家"領導開車的、送文件的,還有保密員、聯絡員、秘書科長這些人也拉到黨校去培訓呢?這是有規矩的,這些人雖然級別不高,但在領導身邊工作,承擔許多具體責任。強調守紀律、講規矩時,講了"五個決不允許",其中最后一個就是"決不允許領導家屬和領導身邊的人擅權干政、以權謀私"。所以要把這些同志也請到黨校去培訓。在領導身邊工作,要有更高的標準,要有更嚴格的要求。我了解了很多同志,他們學了以后覺得很受教育。我們看一個領導對自己嚴不嚴,看一個領導的素養、學養、修養好不好,看他本身很重要,看他身邊的人、看他交往的人也很重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很多當家長的都有體會,不怕小孩玩,就怕小孩跟那些不好的人在一起玩,這是我們傳統文化里面講的"慎",要"慎獨、慎微、慎交友",交什么樣的朋友往往會成什么樣的人。
再說這個"實"字:
"實"要實在謀事。謀事要實的"實"首先要體現一個正確的方向。做事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是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一個地方的發展,還是為了一己的利益、團體的利益,有了正確的方向就是"實"。謀事要實的"實"還體現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謀事的方向是為人民,方法是實事求是。
"實"要實在創業。如果說謀事體現于精神層面,體現于思考層面,那么,創業就是落地。創業要實,應該體現在落地的層面,應該務實,應該落實,應該有擔當。"為官避事平生恥",我們在其位,就要謀其政、盡其責,敢啃硬骨頭、敢解"撓頭事"。
"實"要實在做人。做人要實怎么理解呢?XX書記講了三條,叫"一心"(忠貞守一、不懷二心)、"一貫"(一以貫之、持之以恒)、"一致"(表里如一、內外一致),我覺得很深刻。首先是忠誠,對于我們黨的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忠于組織,忠于事業,就是要與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第二個就是要正直。正直公道,就是不偏不歪,公道正直也是"忠",要表里如一、內外一致。第三個就是要厚實。厚實就是要有包容和寬厚之心,不計較,不"小心眼",這也是做人"實"。
三、如何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抓實抓出成效?
認識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意義很重要,理解"三嚴三實"的要義也很重要,這些都是"知"的層面,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上來,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強調的實踐觀點,實踐的關鍵在于行動。
第一,要突出問題導向。我們要通過學習和反思,進一步聯系我們思想和工作的實際,知道我們到底有哪些"不嚴不實"的現象,存在哪些"不嚴不實"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進一步改進提升。
針對"不嚴不實"的問題,我想說兩條。
一是在紀律方面。按照"三嚴三實"嚴格要求自己很不容易,那些先進典型讓我們敬佩、感動的就是多年如一日的嚴于律己,很多要求不嚴格、犯了錯誤的同志,往往會感嘆嚴于律己不夠,也就是古人說的"慎獨"不夠、"慎微"不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沒有人監督的時候,心中是不是還有"戒尺"和"邊界"?換一句話,"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就是我們所說的守紀律、講規矩,領導在單位與不在單位要一個樣,要達到一個樣子是很不容易的。
"吾日三省吾身"。我自己經常反思,即使在當前這么嚴格的"從嚴治黨"氛圍中,還是能看到一些律己不嚴的現象,讓人感到心痛。律己不嚴是什么原因呢?是缺少定力,將自己的欲望管理得不好,還是自己精神上的追求境界不夠,對肩負責任的認識不夠?
我們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從這一代才開始"當官"的,許多親戚還在農村。我們不主張把自己看得很高,很大。但實際上我們在家里,在親戚朋友中都有關鍵至高的地位,是家人和親戚朋友很大的一個精神支撐。如果我們把這個反復"念叨"的話,會形成很大的內修動力,就會有壓力、動力,就會倍加珍惜。因為很多時候你承載了家人的期待和期望,如果經常這樣想問題的話,我們個人的修養、修為,律己會更嚴格。
有人認為,領導干部管人難、管事難、
管錢難,管投資項目難,我認為更難的是管自己。臺灣星云大師說,"最難的管理就是管人心"。別人問他是怎么管理自己的,他說像我這樣的人,是別人幫助在管我,不是我在管我。因為人到一定階段以后,就有無形的壓力來約束。星云大師說,我是有名的宗教界領袖,我不好意思太晚起來啊,我天天被人看到的,必須付出很多。領導干部也是一樣,要是自律不嚴,別人會議論你,說那哪像個領導啊。領導要帶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樣一比較,我還有很大差距?。?/p>
二是在創業方面。創業要實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出發點,很多反面典型,就是太自大,太自以為是,"拍腦門"就干,想到一己利益就干,想到一個群體的利益就干,想到當前的利益就干。
當官為什么,現在干什么,未來留什么,還是要做一些"盤算"。我們有現在這么一個平臺和機會的時候,就應施展自己的才華,為一個地方、為更多的人做點好事、實事,這就是我反復強調的政績觀,創業要實也體現在政績觀上。
領導干部要敢于捫心自問,做這個決策到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還是為了自己?是為了長遠,還是為了當前?做一個項目,到底是實際的需要,還是為了給自己、給熟人帶來利益?到底是為了自己的升遷,搞"形象工程"留下后患,還是為了長遠發展、久久為功?
創業要實從管理學來說,一個是做正確的事,二是用正確的方式做事。首先問做這個事對不對,然后問這個事做得對不對,事情正確,做得不對也不行。從哲學上講,做正確的事和用正確的方式做事,是目的和手段的關系,目的很高尚,手段不正當不行;你手段正當,但做的是不正當的事也不行。我們要多想一想,通過反思,哪些是"不實",只有這樣,我們的決策才會更正確,實施才會更順利,干部的成長才會更安全。
我來XX工作兩年多了,到底在XX要干什么事?我想了很多遍,現在仍然還在不斷的想。我跟很多班子成員交心時,大家圍繞發展有幾條共識是很重要的,不看重那些不實事求是的指標,不看重那些只圖虛名的表揚,不在那些新的提法口號上動腦筋。我們就是堅持"三州戰略"不動搖,堅持特色開發、綠色繁榮、可持續發展的路子不懈怠,繼續往細處想,繼續往實處做。很多同志跟我說,"雙輪驅動"現在看來還是正確的,"產業興州"我們抓了幾年,共識很高,成效也有,以后要在激發企業家活力上更加努力。我們開展"生態立州"五個專項治理也不錯,時間還短,要觀察,但是從大的決策上講,反復征求了大家的意見,統一了大家的思想,能夠代表絕大多數的民意,凝聚大家的力量。我們不折騰,不另起爐灶,繼續傳承,不斷創新,就是符合XX的實際。
"三州戰略",我們堅持連續三年,每年研究一個,做實一個,今年要研究"開放活州"。創業要實,就要放開視野,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在"開放活州"中創業,這也是實的表現。一個地方的發展,必須依靠各種力量,一定要有開放的心胸,開放的眼光,合作的態度。要徹底摒棄"土司遺風、山寨意識",堅持"五湖四海",廣納人才,廣集良言,匯聚發展正能量。
開放首先是觀念的問題,開放倒過來說就是放開,我們的思想要放開?,F在交通這么發達,互聯網這么發達,沒有內外之別,對干部與用人來說,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五好"干部的標準。創業要實怎么又說到干部上,說到觀念上去了呢?"實"首先要實在觀念上,觀念是誰的觀念,是干部的觀念。政治路線確定后,組織路線是關鍵,干部是決定因素。投資也是,現在市場化,全球化了,沒有什么內外之分。前天在上海座談的時候,跟外地的投資商座談,我說我認不認識你們沒關系,你們要做的事我們有共識,我們支持就行了。這就是觀念的問題,我覺得這些都屬于創業要實的內容。在這些問題上,我們要對照"三嚴三實",查找不嚴不實的問題,進一步放開思想。
第二,要堅持以上率下。"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本身是在縣處以上干部中開展的,但是這些干部中還是有層次。我們州委常委會要帶頭,常委們要帶頭,"四大家"領導要帶頭,在座的各位都是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我們原來說,走在前面的人叫領導,實際上就是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這個我要特別說一下,最近州委辦公室出臺了一些制度叫"5+1",大家應該好好看一看,這里面有很多制度是對領導干部的要求。我覺得現在的領導干部最大的帶頭并不是要我們像防汛、像打仗天天沖在前面,而是帶頭執行各種紀律和制度,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這就是最大的帶頭。
第三,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組織書記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負總責,要明確分管領導,具體責任人,長期抓這項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干部職工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要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為落實黨建主體責任的主要任務之一納入黨建工作考評的范疇,盡可能量化考核指標。各級黨組織要精心制定專題教育方案,州委組織部要定期與不定期巡查、抽查并及時通報方案落實情況。
第四,要營造活動氛圍。各級中心組要開展"三嚴三實"專題學習、討論和交流;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省、州以及中央主流媒體,加大宣傳報道,挖掘身邊典型,推介XX成果;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活動的程序,將活動的開展情況、整改情況以適當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公布,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讓群眾參與進來,在全社會營造"三嚴三實"教育的濃厚氛圍。
以上是我自已學習的一些體會,跟大家交流一下,不對之處,請同志們批評指正。謝謝!
- 上一篇: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 下一篇:低碳農業轉型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