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十一五”規劃
時間:2022-08-01 04:02:00
導語:市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十一五”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善生態環境為主題,積極探索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不斷完善保障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起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新型林業經營和管理要求的體制,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建設與區域性大城市相適應的林業生態保護圈。
二、發展目標
(一)市、縣級生態公益林建設。將*市城區周邊15公里范圍內,縣市區城區周邊5-10公里范圍內及大型企業、廠礦范圍內的森林、林地及紫色頁巖脆弱地區的森林和林地劃為市、縣級生態公益林經營管理。
(二)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退耕還林工程建設77.5萬畝,封山育林工程建設78萬畝;采伐跡地更新建設70萬畝;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180.4萬畝。申報省級森林公園5個,面積13.91萬畝。
(三)五大優勢林業產業帶建設。到2010年達到以下目標:工業原料林優勢區域面積達300萬畝;楠竹面積達到106萬畝,竹產品加工龍頭企業8家,實現竹產業總值5億元;新建成15萬畝集中連片的高標準林棗示范基地;以耒陽、常寧、衡東、*四個縣市為優勢產區,油茶更新改造面積20萬畝,常規改造100萬畝;花卉苗木種植面積5萬畝,年產花卉苗木2000萬株(支),年產盆花(景)30萬盆,草坪100萬平方米,實現花卉苗木產業年總產值2.5億元。
(四)林木業生產總值。林產工業產值達到7.5億元。年產人造板10萬立方米,木竹紙漿5萬噸,實木及復合地板50萬平方米,松香及深加工產品0.5萬噸,林果林藥及森林副食品深加工2萬噸,木本油料深加工2萬噸。
(五)林業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到2010年,有林地面積增加到1003.5萬畝,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358.3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5.41%,林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
三、發展重點
(一)市縣級生態公益林的規劃和經營管理。在*市城區中心以15公里為半徑,縣(市)區城區中心以5-10公里為半徑范圍內城市生態圈,全部列為市級公益林規劃范圍,進行經營管理。
(二)退耕還林工程。在全市范圍內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77.5萬畝。
(三)封山育林工程。在全市實施封山育林78萬畝。
(四)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更新工程。“十一五”期間實施采伐跡地與火燒跡地更新工程70萬畝。
(五)森林公園規劃。力爭向省林業廳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管理局申報5個省級森林公園。
(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新建南岳衡山18萬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新建祁東9萬畝小鯢省級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和新建*縣9萬畝省級蘭科植物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新建*縣蘭花資源繁衍培育基地1個,面積22.5萬畝。
四、實施措施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二是穩定山林權屬。三是依法明確權利義務。四是保護重點林區。五是加強資源監測管理。六是切實加強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的管理。七是健全種苗生產供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