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信息平臺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9 02:51:00
導語:黨內信息平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做好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1號文〕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區域性大黨建建設,在全區各社區(街道)、鎮黨員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區委組織部決定,充分利用黨內服務網絡,構建社情民意信息平臺,以進一步深化黨內服務工作內涵,拓展服務載體,不斷做好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工作。現就有關事項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社情民意信息網為載體,健全黨內服務機構功能,拓展黨員聯系群眾途徑,豐富黨員服務群眾的內容,暢通群眾利益表達渠道,了解群眾思想動態,把黨內服務機構建設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平臺。
二、工作目標
通過信息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和暢通群眾利益表達渠道,結合“雙在四最”主題活動的開展,服務群眾、解決民憂,圍繞和諧的建設目標,使之成為廣大黨員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反映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徑。
通過信息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并做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深入群眾、傾聽民聲,聯系群眾、反映民意的工作,使之成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履行職責發揮作用,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健全長效機制的有效抓手。
通過信息采集與處理,進一步整理和匯總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更好地發揮信息作用,體現信息價值,使之成為上級領導部門的決策依據,幫扶困難群眾的方向指引,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有效載體。
三、具體要求
(一)建立一支信息員隊伍
發揮黨內服務網絡優勢,組建一支信息員隊伍,形成“一站多點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即:一站——社區(街道)、鎮黨員服務中心,多點——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全覆蓋——以居民樓、村小組為單位,做到“一樓道一信息員,一小組一信息員”)。
1、信息員隊伍的構成:由黨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基層黨務工作者、專職黨群工作者、廣大黨員志愿者和熱心社會工作的群眾等共同組成一個覆蓋全區范圍的信息員隊伍。
2、信息員的基本條件:凡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心社區事業,善于聯系群眾,關注社情民意,作風正派,遵紀守法,身體健康的黨員以及熱心社會工作的群眾,經所在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的審核認可,均可成為社情民意信息員。
3、信息員的主要職責:在聯系、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及時了解掌握社區中的突發事、緊急事,關心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關注群眾對黨和政府各類政策法規執行的反響,以及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思想動態等。認真學習和領會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在采集信息的同時做好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及說明工作。
(二)豐富信息采集形式
黨內服務機構與廣大信息員在信息采集的過程中做到實時采集,不僅要依托原有“問百家事、解千人憂,我與群眾心連心——繪制《為民地圖》”活動中“走、聽、繪、解”等形式,更要在此基礎上豐富采集形式,不斷創新和完善工作方法。
1、記:區黨員服務中心為每個信息員配備一本《民情筆記》,信息員在日常走訪、聽取群眾的意見和想法時,要及時做好書面記錄。有條件的信息員還可以利用DV攝影機、數碼相機等設備,記錄群眾的訪談,反映群眾的生活狀況、民生等問題。記錄必須保證真實,原汁原味,避免出現主觀曲解、片面遺漏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和情況。
2、談:為了進一步方便群眾主動反映想法、問題,各級黨內服務機構要充分利用現有“談心室”的資源優勢,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鼓勵廣大群眾走進服務中心、服務點暢所欲言。
3、傳:信息員采集信息的同時,對于群眾需要向黨組織、政府部門遞交的各類信件、信息等,信息員可為群眾代為轉達,并將轉達情況及時反饋于當事人。
(三)建立信息采集制度
各級黨內服務機構和信息員要嚴格落實各項信息采集制度,按照“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的原則,負責本單位的信息采集工作,規范采集行為。
1、信息員隨訪制。信息員要與群眾廣交朋友、溝通思想,積極主動地隨時了解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需求。信息員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應及時向所在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或黨員服務中心匯報。
2、信息員接待制。黨員服務中心、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定于每周二上午為“社情民意接待日”,落實專人接待,做好接待記錄,并進一步公開聯系地址、電話、傳真、電子郵箱等。
3、分片聯系制。黨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要分片負責各自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的信息工作,嚴格落實黨內服務機構相關工作制度(首問責任制、情況報告制、工作信息交流制等),對群眾反映的情況要做到建議有回饋,反映有回復,呼聲有應答,指導并推進黨員服務點工作的開展。
(四)明確信息處理流程
信息的處理是工作的關鍵。把黨內服務機構建設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平臺,就是要堅持“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管理體制與區域性大黨建格局的建設相結合,明確流程,整合資源,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1、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信息處理的基本要求。
各信息員要認真做好各類信息的收集記錄工作,并于每周按時報各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黨員服務點在做好信息的收集、記錄工作后,于每月1日上報社區(街道)、鎮黨員服務中心。
各服務點對于居民所反映的涉及基層民主、鄰里之間、日常生活、物業管理等相關的問題,要及時與社區(街道)、鎮,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進行溝通,努力把群眾難題解決在基層。同時還要注重收集群眾對黨和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反響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看法等方面的信息。
2、社區(街道)、鎮黨員服務中心信息處理的基本要求。
社區(街道)、鎮黨員服務中心將各服務點上報的信息經整理、登記后,于每月5日上報黨(工)委組織科和地區黨員服務中心,由組織科專報分管書記與黨委會研究,落實問題解決的時間和辦法。
黨員服務中心要指導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工作的開展。對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上報的信息要分析歸類,屬于本社區(街道)、鎮工作范圍內的意見和建議,黨員服務中心要積極協助、配合黨政部門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想方設法的為群眾解決問題,并組織有幫扶能力的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對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做好耐心解釋和疏導工作。
3、地區黨員服務中心信息處理的基本要求。
地區黨員服務中心對各社區(街道)、鎮每月上報的信息情況做好分類、匯總等備案工作。
地區黨員服務中心將信息提供給上級領導部門作為政策制定的決策依據,及時向相關單位反映群眾的意見、建議和呼聲,作為職能部門調控資源、確定重點、把握方向的依據。并適時組織開展各類具有針對性的黨員志愿者服務。
四、組織領導
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對黨內服務機構構建社情民意信息平臺工作的領導,制定有效措施,貫徹落實,并在黨組織活動經費中落實有關信息員隊伍建設和管理經費,確保隊伍建起來,工作動起來。各級黨委組織部門是第一責任人,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探索方法,總結經驗,加大指導力度,健全工作機制。
各黨員服務中心是社情民意信息平臺建設的主要部門,要積極反映群眾意愿、建議和呼聲,發揮黨內服務機構的資源優勢,做好各項工作。要切實負起責任,充分發揮組織落實,服務管理,指導推廣的作用,做好對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信息員隊伍的管理工作,負責召開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工作會議,分析工作難點,指導工作推進,并對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信息員組織考評,樹立典型,弘揚先進,組織表彰。
各居民區(行政村)黨員服務點是社情民意信息平臺的基層網絡,信息收集的第一站,服務點要切實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做好信息員隊伍的招募、管理工作,并認真組織、帶領信息員開展社情民意信息的采集工作,負責每季度召開信息員隊伍工作會議,交流、總結、推廣工作經驗,主動關心信息員工作開展情況,幫助解決信息員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黨內互助基金籌集管制度
- 下一篇:淺論證券法三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