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環境下企業現場管理執行力構建研究
時間:2022-07-22 07:09:00
導語:動態環境下企業現場管理執行力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一場全球性的產業轉移正在悄然進行。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強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廣闊而富有吸引力的市場、日益開放的產業政策,吸引大批跨國企業搶灘登陸我國,中國正在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世界制造業的轉移趨勢顯示了國際經濟界將中國變成“世界工廠”的戰略傾向。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要想在此戰略背景下得到更快發展,就必須搶占先機做好營建“世界工廠”的一切準備.然而我國現階段企業的現場管理水平離世界工廠的要求相差甚遠,現場管理在世界總格局中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水平。截止目前,在我國很多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現場的重要地位,他們更多地關注市場而忽略了現場。即使是意識到了現場的重要性,但缺乏現場管理執行力。在我們最近調查的136家企業中,有制度、有標準,但執行難以到位的現象表現尤為突出。因此,探究提升我國企業現場管理執行力的保證體系已迫在眉睫。
一、企業現場管理執行力概念的界定
在管理理論界,對于企業現場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企業車間現場,對于現場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也是從車間現場展開的。然而現今社會環境的動態變化使我們不得不擴大現場管理的范圍,它應既包含作業現場又包含管理現場。在對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對動態環境下現場管理執行力的概念進行界定是極為必要的。因為,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的構建是圍繞這一概念展開的。
從管理流程的角度出發,執行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企業決策和經營的過程都是一個循環的圓,而現場管理執行力又是這個圓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環節。關于執行及執行力的定義,理論界莫衷一是,執行戰略論、執行完成任務論、變革執行力論等,每一個觀點都試圖從不同的角度論述執行力的內涵。對于執行力目前較權威的說法是三種能力,即企業執行戰略的能力、不折不扣完成任務的能力,以及部門之間良好協調的能力;影響執行力的三大流程(人員流程、戰略流程和運營流程)似乎也已經成為理論界普遍認同的觀點,然而無論國內外理論或企業界對現場管理的執行力的研究卻屬空白。因此,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內涵界定仍然需要進行充分的檢驗和論證。在我們對不同企業的問卷調查中發現,管理者、員工以及其他的利益相關者對于執行力的理解各有差異?,F場管理者更多地把現場管理的執行力理解為現場員工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的能力;現場員工則將企業的現場管理執行力理解為管理者本身的執行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其他的利益相關者則更注重對現場各個方面的系統考慮,較為關注管理的規范化與人性化的結合,并試圖找尋這兩者的最佳結合點。結合理論界對執行力的理解,動態環境條件下企業現場管理的執行力應定義為:通過現場管理者發揮現場人員和組織的功效、調配各種有效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執行組織戰略、完成組織任務和創造企業收益的能力。企業的成功與否與現場管理的執行力有著密切的關系,但企業是否有著強大的現場管理執行力并不能決定企業的成敗。按照本文所給的定義,企業能否成功來源于企業內部各階層的正確決策與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完美結合。
二、企業現場管理執行力影響因素分析
對影響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是有效地構建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的前提。我們針對動態市場環境下,影響執行力及現場管理執行力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兩次企業問卷調查,即引導開放式和封閉式問卷。第一次收回問卷106份、二次收回問卷78份。通過第一次問卷調查,共收集到影響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因素達47種,按照影響程度的高低排序,將前14個重要因素列出(如圖1所示),即考評體制的合理度、組織結構的清晰度、現場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現場環境的好壞、管理作業流程的順暢度、現場管理及企業管理的溝通機制是否完善、現場管理對外部的反應能力、現場員工隊伍的穩定性、現場員工對信息的知情度、企業戰略及生產運作戰略的清晰度及可執行度、執行反饋機制的完善度、生產作業的控制能力、培訓機制的完善以及量化管理程度。在開放式問卷中,被調查者還對其他各方面影響因素進行了補充,大致在企業文化、領導風格、人性化管理方式等方面作了闡述。
從圖中可以看出,被調查者對考評機制的公正合理、組織結構的清晰度、現場環境的好壞,以及現場人員的綜合素質四大因素對于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影響認同率均接近100%,除量化管理這一因素外,其他各類影響因素都占到了被調查者的70%—80%.通過對78家企業的二次封閉式問卷調查資料整理,將影響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因素歸納為七大因素,即戰略、人員、現場環境、現場運營、管理機制、信息化技術與文化。
(一)戰略與現場管理執行力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大約70%以上的現場管理者認為企業的整體戰略并不能夠直接影響到現場作業層,對現場管理層的影響也是不太顯見的,而普遍認為企業如果制定了明晰的生產運作戰略,將真正地對現場作業及管理層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它是提升現場管理執行力的重要環節。因為,生產運作戰略是在企業總體戰略指導下而制定的職能性戰略,它通過對生產運作系統的戰略決策,改善產品生產的成本、質量、創新度、柔性、交貨期等等,以獲取長期的競爭優勢。生產運作戰略確定了產品市場及內部資源與外部市場的匹配關系,直接著眼于內部現場和外部市場的對接。因此,明晰的生產運作戰略對于提升現場管理執行力的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
(二)人員與現場管理執行力如果企業不具備一種科學和完善的人員流動體系,將永遠不可能發揮其潛力。人與執行力的密切程度無可厚非,人是執行的載體。90%以上的調查者認為,對于現場管理層面,與執行力最為密切的人員應包括戰略制定者、戰略傳導者、戰略執行反饋者以及他們與現場管理人員、現場作業人員之間的工作關系;同時這些人員本身的素質、能力、專業技術等都是影響現場管理執行力的重要因素。
(三)現場環境與現場管理執行力現場環境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兩部分,軟環境指的是員工之間的工作關系及現場工作氣氛。在生產現場,員工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將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的高低,因為一個滿腹牢騷、心情郁悶的員工是難以生產出符合用戶要求的合格產品的,相應他的戰略執行力自然難以到位。硬環境包括機器設備、物料、現場布置、溫濕度等等。在調查中發現,贊同硬環境對現場管理執行力造成直接影響的比率較低,僅占到被調查者的27%,持反對觀點者占到51%,保持中立者占到22%,顯然硬件的配備水平對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影響值得商榷。大部分人認為現場定置管理、目視管理、5s管理、現場環境優化、機器設備及物流管理的完善是提升現場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環節,但對于現場管理的執行力來說,體現不明顯,相對來說它們是屬于間接的影響因素,是現場管理執行力提升的源頭工程。
(四)現場運營與現場管理執行力調查中得出,82%的調查者贊同企業現場中存在的非正式組織必然會對現場管理執行力造成影響,其中非常贊同的占到了19%,顯然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考慮因素;另外4%的人對此持反對觀點,認為現場中的非正式組織不會影響到現場管理的執行力。該統計數據表明,有必要對現場中存在的非正式組織進行深入研究,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工作團隊來實現現場管理執行力水平的提升。扁平化組織被自然地認為是執行力提升的有效組織,然而在我們對現場管理執行力影響力的調查中還發現,有45%的被調查者對此觀點保持中立,同時持反對觀點的達到了19%,扁平化組織結構是否有利于現場管理執行力的提升有待商榷。國內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多是依靠各級領導的推動來完成工作的,如果上下級之間出現執行理解偏差,各部門之間缺乏順暢的溝通渠道等,很自然地執行力將無法到位。在我們進行的調查訪談中發現,幾乎100%的被調查者認為,繁瑣和不合理的業務流程也會給執行帶來障礙。因此,對于現場環節的業務流程進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現場管理執行力水平是尤為重要的突破口。
(五)管理機制與現場管理執行力1.績效考核及監督機制在被調查者的回答中,100%的人認為公正合理的績效考核和監督機制是現場管理執行力的核心,顯然有效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必然能夠給現場的執行提供動力。因為,企業的執行力是由員工的執行力決定的。只有員工積極提高自己的執行力,企業的執行力才會提高,而要想激勵員工提高執行力,企業必須建立起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以執行力為重點的薪酬和獎懲制度。因此,如何針對現場管理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是提升現場管理執行力的助推器。
2.溝通和反饋機制在制定戰略的會議上坦誠地溝通只是溝通的開始,要想保證最終決策能夠具體落實到每一個環節,還必須保證每一個人都了解整個戰略并明確自己所應擔負的職責,只有溝通才能使最基層的員工明確戰略目標,明確執行工作的起止時間,明確自己在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確自己的新任務和職責;再通過由下往上的反饋機制——第一線員工向基層領導作出承諾和反饋,只有通過這種雙向的溝通,執行工作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3.培訓機制在一個執行型企業里,不僅要求領導人有很高的執行能力,同時也要求每一個員工具有有效執行的能力。因為員工是最終完成工作任務的執行者。當今社會日益復雜多變,要想提高應變能力,就要求每個人不斷地學習。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教育和培訓員工是提升員工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有效提升執行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4.能崗的匹配度認為能崗匹配對執行力具有重要影響的占到了被調查者的91%.因人設崗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似乎顯得很不科學,其中似乎還存在計劃經濟人情性的考慮,對于現場管理的執行力來說,有時候在現場人員基本穩定的前提下,設崗似乎成為必需,不同的崗位需要的是不同的人。因此能崗的匹配程度自然成為現場管理執行力的重要影響因素。
(六)信息化程度與現場管理執行力信息能否順暢地溝通,能否透明到現場,顯然也是影響現場管理執行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問卷調查來看,其贊成比例占到了71%.信息與生產的同步化,實現生產過程的適時動態控制是生產管理人員期望達到的最佳狀態,但在企業實際操作中,這一狀態很難達到。無論是管理過程控制還是現場作業控制,信息化程度越高,執行越便利,這一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可。但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信息化程度的高低與企業成本的高低成直接的負相關性。信息化程度的增加無疑加大成本開支,如何在信息化程度與成本利潤之間尋求平衡點,以求得現場管理執行力最大程度的提升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七)執行力文化與現場管理執行力在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中,我們沒有將文化因素作為必然因素而將其剔除在調查的范圍之外,被調查者中34.7%的人在我們調查范圍之外又加上了這一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動態環境中,文化應該成為企業最為穩定的元素,文化的剛性是保證企業現場執行從強制走向自發的重要途徑,保證體系的研究中顯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業文化在現場管理中的反應就是現場員工行動的一致性,這種現場執行力來源于企業的價值觀思想和長期形成的規范,文化是現場執行由被動向主動轉化的催化劑?,F場管理的最終結果應該是形成擁有強大現場管理執行力的現場執行文化。如何從根基上培育執行力文化并將這種文化影響延伸到現場管理中是現場管理執行力影響因素的最終落腳點。
綜合以上因素的考慮,顯然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的構建并非通過簡單的現場管理能夠得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把企業現場和動態環境作為一個系統來進行考慮,通過企業現場各個部分整體配合形成合力,現場管理的執行力才能得到保證。
三、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的構建
通過現場管理執行力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動態環境下的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該體系的構建囊括了理論界已經形成的執行力的三大構成要素,即人員、戰略和運營的內容。同時,擬創建的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還兼容了一系列基于現場管理的組織功能強化、管理方法系統化、各種流程改進和文化塑造等內容,使執行力在現場管理的作用得以放大,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動態環境下的現場管理執行力保證體系構建如圖2所示。
現場管理執行力的保證體系是一個有機的系統,體系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都將影響到現場管理執行力的提升,就像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原則”。在我國的企業現場管理實踐中,我們不能完全照搬某些國外的先進現場管理理論或方法,不同的土壤環境造就的生存原則必然不同。在我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現場管理執行力問題,必須結合國內企業實際,從保證體系的根基著手,在打牢根基的基礎上逐步將國際先進的現場管理理論應用于企業實際,實現現場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