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激發活力實現農村黨建新發展
時間:2022-05-28 06:01:00
導語:多措并舉激發活力實現農村黨建新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農村黨建為突破口,深入開展“爭、促、建”活動,在農村黨組織中開展了以“爭、當、樹”為載體的主題實踐活動,努力在激發農村黨組織的活力上下功夫,在激發農村黨員隊伍的活力上做文章,在激發農村經濟的活力上求實效,將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的成效和創造的經驗轉化為經常之舉,使我縣農村黨建工作更具特色,更富活力?!盃?、促、建”活動開展以來,全縣“五個好”鄉鎮黨委、“五個好”村黨支部分別達到75%和60%以上,農民純收入每年10%速度遞增。
一、狠抓三個環節,激發農村黨組織活力
上邊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黨建工作面臨問題多,困難多,推動起來難度大。我縣在推動農村黨建工作中,一激發農村黨組織的活力為切入點狠抓三個環節,使農村黨組織建設工作不斷深化。
一是狠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在強化組織領導上下功夫。
建立黨建責任制是激發農村黨組織活力的關鍵。為進一步落實農村黨建責任制,我縣采取“硬抽人、抽硬人”的辦法,選派得力干部組建精干的工作機構,實施“縣委統一領導、各套班子配合、部門單位參與、鄉村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各級班子抓農村黨建的整體合力。首先縣委統籌抓??h委制定農村黨建的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協調各方參與。其次四大班子共同抓??h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人每人包抓一片,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包抓一個鄉鎮,所有縣級領導每人包抓一個村。第三部門單位參與抓??h直各部門確定一名領導,落實一名干部,長期駐村;其他部門、單位分別包抓一個村。第四鄉村兩級主動抓。鄉鎮黨委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加強對農村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黨委成員包片抓村聯戶;村黨支部積極組織和帶領群眾參與黨建活動。
二是狠抓選、育、管三項措施,在村黨支部班子建設上下功夫?;A不牢,地動山搖。村黨支部班子的建設,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穩定、農民的福祉。我縣在抓支部班子的建設上狠抓三項措施。首先拓寬渠道“選”,保持村級班子整體活力。我們注意從鄉土拔尖人才、致富能手、復轉軍人、大中專返鄉畢業生中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村干部。上半年,對全縣5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公選,新任村干部中,大專文化3人,平均年齡39歲。同時建立科級后備干部下村任職鍛煉制度。上半年,選派了2名鄉鎮機關干部到村級組織掛職,選派117名科級后備干部駐村抓黨建。其次加大力度“育”,提高村干部綜合素質。我們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期輪訓,認真落實好村干部培訓計劃,在注重政治理論培訓的同時,加大農村政策法規、實用科技知識、市場經濟知識,村務管理知識的培訓力度,擴大知識面,增強他們帶領群眾建設新農村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同時,我們還選派村干部“走出去”開拓視野。目前,全縣53個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已全部在縣委黨校輪訓一遍以上,選派25名村干部到發達地區考察學習。第三嚴格監督“管”,發揮村級班子整體功能。在村干部的管理上,我縣實行了村干部掛牌管理,對53個行政村的主要村干部一年工作目標進行了嚴格考核,確定了每個村的牌別,并嚴格按照牌別兌現了獎懲,全縣104名村干部中有58名獲得金牌,45名獲銀牌,1名獲銅牌,獲得銀牌與銅牌的村干部被不同程度地扣發了績效工資,村干部掛牌管理的實施,進一步激發了村班子的整體活力。在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上,特別是對干部任免、財務支出、稅費減免、農民負擔、救災款物發放、干部廉潔等群眾關注的問題全部實行公開,增強工作透明度和群眾參與度。
三是狠抓三個方面,在提升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水平下功夫。我縣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爭、促、建”活動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村極活動陣地的建設水平。我縣投入235萬元,完成了53個行政村活動場所的建設任務。在場所建設過程中,我們狠抓三個方面。首先突出一個“實”字。為了確保建設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我們在設計建設方案選取求實、在編制規劃務實、在設施配備突出實用性。其次強調一個“細”字。在活動場所建設過程中,我們在工作方案制定細化、在任務分解細化、在時限要求上細化。第三發揮一個“用”字。建是手段,用是目的。已經建成村極活動場所成為宣傳政策的平臺、成為開展文化活動的平臺、是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平臺、成為黨支部溫情服務的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各村利用活動場所組織黨員學習200余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班100余期,培訓農民群眾2000人次;舉辦文體活動50余場次,參加活動的村民1000余人次。每到傍晚,村民都陸陸續續從家里出來,或在文化廣場散步、健身,或在文體室下棋、玩乒乓球,大家對黨的這項惠農政策由衷的感激,大家說,上級支持建好組織活動場所,是真正為老百姓辦了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二、巧做三篇文章,激發農村黨員隊伍的活力
農村黨員是農村黨建的“排頭兵”,是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開展“爭、促、建”活動中,我縣巧做三篇文章激發農村黨員的活力,取得了實效。
一是在抓農村黨員教育上做文章。加強農村黨員隊伍的學習是提升其素質重要途徑。首先加強理論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在學習制度上,縣委建立完善了《農村黨員干部學習制度》、《黨員集中教育活動日》等一系列制度,積極推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章》、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黨的重要政策理論的學習教育,推動農村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經?;?、制度化、規范化。在學習形式上采取領導督學、結對幫學等手段,不斷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今年以來,全縣共舉辦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班3期,培訓農村黨員干部800余人次。其次加強能力教育,不斷提升黨員的綜合水平。黨員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思想上,更應該體現在一流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業績上。為此,我們實施了農村黨員繼續教育等計劃,及時為農村黨員“補充養分”,提高技能,使廣大黨員在各自崗位上展示風采、體現作為。今年共有80余名農村黨員、干部參加了中專以上的學歷繼續教育。
二是在農村黨員設崗定責上做文章。今年,我縣在農村黨員中實施掛牌管理,在全縣545名有服務能力的農村黨員中掛“公開承諾牌”,占農村黨員總數的70.6%。承諾內容分別是雙帶致富,講樹文明、調節糾紛、參加活動。推行承諾制,讓農村黨員發揮作用有了舞臺,支部實行管理有了抓手,塑造了黨員在群眾中的新形象。今年,我縣農村黨員共承諾事項2000余個,兌現1500余個,得到了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不少黨員深有感觸地說:“過去總感到自己有黨員的身份,卻和一般群眾沒什么兩樣?,F在自己責任增強了,心里有壓力、肩上有擔子?!?/p>
三是在發展農村黨員上做文章。發展農村黨員是激發農村黨員隊伍活力重要舉措。在發展農村黨員工作中,我縣做到嚴把“三關”。首先把好教育培養關。我們從黨的性質、綱領、指導思想、宗旨、組織原則和紀律等方面教育入黨對象,使他們懂得黨員的義務和權利,端正入黨動機,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其次把好考察關。我們對每一個發展對象的政治覺悟、思想品質和入黨動機進行全面考察,對他們不能只看一時一事,通過現實表現來考察其思想品質和對黨的認識。三是把好接收關。各鄉鎮黨委審批接收新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都能以高度負責的精神,集體討論,嚴格把關,表決決定。按照上述要求,上半年我縣共發展農民黨員17名,為農村黨員輸送了新鮮血液。
三、強化三種模式,激發農村經濟的活力
在開展“爭、促、建”活動中,我縣不斷探索黨建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有效途徑,強化“三種模式”,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發展。
一是強化“3+協會”的模式。我縣根據農村經濟的特點,實施基礎組織與產業協會對接工程,實現了組織設置與農業產業化的有效對接。目前,全縣9個鄉鎮黨委成立協會10個,53個村支部已經成立協會41個。首先是“黨委+協會”。*年,呼瑪鎮成立全縣第一家農民協會,鎮長任會長,發展會員500余人,以此帶動全鎮10個行政村都成立了專業協會。去年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多元。其次是“支部+協會”。我縣堅持以村支部為領導核心,以農戶為基礎,以產業為依托,以農民自我服務的專業協會為載體,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北疆鄉象山村通過“支部+協會”的模式,以牛羊為主的節糧食草型養殖業異軍突起。這個村住房磚瓦化率、自來水、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到100%,電腦普及率達到35%。第三是“黨員+協會”。在“支部加協會”模式的基礎上,村級黨組織把協會中的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會員中的非黨員致富能人培養發展為黨員。實行黨員與群眾致富互帶,相互促進,形成“一戶帶十戶,十戶帶一組,一組帶一片,一片興一業”的新格局。象山村黨支部書記周忠祥將自家價值20萬元的面粉加工廠無償貢獻給村集體,作為該村經濟發展的龍頭。黑山頭村黨支部書記王光輝、村長王洪立帶頭入股,集資10萬元成立狐貉養殖協會?!胺椒▽α祟^,上坡也省油”?!?+協會”模式的實施,全縣53個行政村先后建立了種植、養殖協會41個,吸納會員2000余名,輻射帶動1萬多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是強化“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我縣充分利用信合部門的資金優勢,通過開設信貸“綠色通道”和專門“服務窗口”,積極協調信合部門擴大支農資金比例,增加支農貸款配額。推出“小額信貸”工程,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金山鄉信用社與新階段村的西瓜協會合作,為80多戶西瓜種植協會提供專項貸款45萬元,三卡鄉信用社為寬河村蜜蜂養殖協會貸款38萬元。據統計,2007年以來,全縣農村信合部門累計發放支農貸款1000萬元,85%的資金用于了協會組織的發展上,覆蓋面達53個村,41個協會。
三是強化信息+技術模式。我縣針對農村黨員增收致富信息渠道不暢的問題,實施了致富信息化工程,投資24萬元,共購置電腦40臺,配發給了部分農村黨組織,不斷擴大黨員致富信息化工程覆蓋面,用信息技術武裝了黨員干部隊伍。目前,已建成個9鄉鎮信息化服務中心、35個村級信息化服務示范站,且全部連接互聯網。黨員信息化致富工程示范戶裴文學,在網上查詢到有關病蟲害防治的信息,根治了本村的棚溫室蔬菜的病害,為種植戶挽回經濟損失2多萬元。致富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暢通了農民群眾致富的信息渠道,提高了黨員在群眾中的威信,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