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

時間:2022-07-17 06:04:00

導語: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

某地農產品受自然災害影響導致歉收,或是農產品豐收卻滯銷爛在田間地頭。究其原因,雖各有說法,但歸根結底暴露了傳統的小農經濟不能有效抵御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的問題。改造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發展現代農業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構建合理而有效的農業生產組織模式是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現代農業是借鑒現代工業發展的經驗,運用當代產業制度與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產業化過程。農業生產組織是現代農業的制度基礎,生產組織及其規模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農業與工業起步階段的生產組織方式都是以家庭為基本生產組織單位,所以,農業發展的生產組織方式也應當借鑒工業發展的生產組織方式。早期的工業發展是以家庭手工業為主要特征,生產落后,勞動生產率低,但最終發展到生產高度發達、勞動生產率極高的現代大工業,其演變就是企業生產規模不斷壯大,企業內部高度組織化的發展過程。沒有規?;髽I就沒有規模經濟,無法擴大市場、降低成本、獲取高額利潤,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推動技術進步;沒有組織化,企業的規模生產不能有效整合,同樣也無法實現規模經濟。所以,生產組織是規?;a的基礎,而生產的組織化與規?;枪I由原始手工業發展成為現代大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樣,也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世界發展的角度看,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開始對傳統農業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家庭農場為基礎實現土地的相對集中,通過各種各樣的一體化組織和合作社組織將分散的家庭農場納入到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軌道,是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組織制度變革的基本經驗。他們的經驗表明,合理而有效的生產組織方式在改造傳統農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日本通過農村合作社,代表分散的農戶與市場各主體進行博弈,以增加農民的市場話語權。以出口創匯為特色的荷蘭,成立各種專業合作社,從生產資料的采購,到農產品的銷售和農業支持貸款,均來自專業合作社??梢?,以農戶為基本經營單位構建合理而有效的農業生產組織模式,同樣是我國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

二、現有農業生產組織模式存在的問題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實施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釋放了廣大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以家庭為主體的農業生產組織方式暴露出小農經濟固有的效率低下的特點。在小規模的生產組織約束下,資源不能在合理的產業半徑內得到優化配置,在生產組織上不能形成規模經濟,生產專業化程度低,技術服務不到位,農工商貿一體化產業鏈整合不夠,數量農業與品質農業的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不合理,城鄉信息不對稱,農業組織化程度低引致市場結構不對稱。

目前,我國農業還存在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模式:農戶+生產基地+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可以給農戶的專業化生產以技術支持,農產品由龍頭企業收購,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形成一定規模的專業化的農工商一體化產業鏈,極大地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但是,這種生產組織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1)農戶的產品銷售主要依賴于龍頭企業,分散的農戶在與龍頭企業的利益博弈中居于不利地位;(2)龍頭企業直接面對大量而分散的農戶,交易成本劇增;(3)龍頭企業經營的風險性給農產品銷售帶來不確定性;(4)農業具有地域廣闊性與產品多樣性的特點,現階段難以在各地都找到對應農產品的龍頭企業。因此,改造生產組織,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是當前農業工作的重點之一。

三、改造現有的農業生產組織模式,提高農業生產組織的專業化、標準化與規?;剑鸩綄崿F農業的現代化

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大量涌現,從制度設計上加強了農業生產過程的勞動分工與組織,通過有效配置資源,專業化、規?;非筠r業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也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從制度上規范了農業生產的組織行為,對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與規?;鸬椒e極的推動作用。

現階段,可以把著力點放在促使現有的生產組織模式轉變為“農戶+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業行業協會”的三級組織模式。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是受《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制的農業生產法人組織,是農業區域性生產標準化、流程化與規?;慕M織保障,在地域上一般位于村、鄉、甚至縣一級,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業在生產組織上實現了現代工廠的組織制度。農業行業協會由若干個獨立經營的同行業法人組織基于共同的利益自愿組成,以社團法人獨立登記,注冊地在地區中心城市。這種農業生產的三級組織形成了不同層面的職能分工,農戶承擔農業的生產職能。專業合作組織承擔農業的生產組織職能,為組織內的農戶統一采購生產資料,給予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指導,提供融資擔保,并進行農業標準化管理工作。行業協會承擔農業的市場管理與產業化聯系職能,進行農產品市場推廣、品牌建立、采購與銷售信息溝通等工作,在專業合作組織與市場之間搭建相互聯系的橋梁。這種三級生產組織模式,通過專業分工與利益共存做大產業規模,在規模經濟的推動下,農業的產業技術進步與產業技術應用的成本下降,并且在農產品市場博弈過程中農業組織的話語權重提高,可以改變傳統農業的小農經濟在技術進步和市場博弈中的弱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