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深化農村消防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時間:2022-08-07 04:18:00
導語:加強和深化農村消防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燒了一個寨,毀了一片林,苦了幾代人”,“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把火又回到解放前”,這就是火災給農村造成巨大災難的真實寫照。
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對農村消防工作做了很多投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農村火災頻發,一燒就是幾十戶、上百戶,就**州來說,據不完全統計:*年至*年,共發生農村火災1459起(重大火災114起,特大火災69起),燒死261人,燒傷177人,直接經濟損失9484.87萬元,間接損失無法估量。嚴峻的農村火災形勢和觸目驚心的重特大火災事故,嚴重地影響了農村及民族地區的扶貧攻堅成果和社會穩定,制約了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阻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就如何加強和深化農村消防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談談幾點看法:
一、農村火災多發的根源及其特征
農村火災發生的根源很多,總的來說可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方面存在六個“不到位”:一是對農村消防工作認識、重視不到位;二是消防安全責任不到位,特別是鄉鎮、村消防工作薄弱;三是消防宣傳教育不到位,群眾自防自救能力差;四是消防投入不到位,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五是檢查整改和監控措施不到位;六是對違法違章行為和火災事故責任查處不到位,干部群眾未受到應有的教育。
在客觀方面:農村火災發生的原因與其深厚的民族、歷史、經濟、文化和環境密不可分。一是大村寨密集,木質結構房屋多,一旦發生火災,導致火燒連營,全寨遭殃。二是消防水源天然缺乏。大部分村寨地處半山腰,地勢落差大,水源缺乏,一旦發生火災,難以實施撲救。三是群居生活,用火方式落后,用火大多以木材、木炭、柴草為主,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四是用電不規范引發火災。
二、當前農村消防工作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消防經費嚴重不足。農村“五改”和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屬于“搭車”,借用地方相關部門所掌管的農村項目進行建設,沒有專門的經費保障,而各相關部門的經費又不能完全滿足需要,資金缺口較大。
(二)一些地方農民的防火積極性不高。部分地方的農民由于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縛,認為消防試點工作會壞了他們的“風水龍脈”,會遭到報應,不主動配合。
(三)對農村消防工作的嚴峻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個別縣對農村消防工作認識有偏差,沒有把農村防火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存在麻痹、松懈思想。
(四)落實措施不到位。主要是鄉(鎮)、村兩級抓落實不夠,多數只是停留在文件和口頭上,沒有去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導致農村消防工作存在“上緊下松”現象。*鄉“4·19”火災發生在鄉政府所在地,由于各項防火措施未落實到位,發生火災后組織撲救不力,應對措施不當,導致“小火”變成“大火”,釀成特大火災。
(五)落實責任不到位。第一,所簽訂的責任狀,多數是一簽了事,沒有去認真對照檢查和總結評比,工作好與不好一個樣。第二,對火災事故責任追究不到位。只做到了嚴懲肇事者和相關責任人,而對那些平時疏于管理防范的責任者沒有采取相應措施。
(六)農村消防工作缺乏專項經費。由于經濟落后,各級政府未將農村消防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導致消防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嚴重缺乏。目前為止全州還有84個鄉鎮無消防機動泵。
(七)農村消防基礎設施管理不到位。由于不注重消防基礎設施后期的維護管理,發生火災時,導致消防基礎設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如從江鑾里由于消防水池沒有引入進水管,發生火災時,消防水池沒水,只能望火興嘆,導致發生“3.6”特大火災。
(八)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和消防監督工作不落實。按照《貴州省消防條例》、公安部令第73號《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和《貴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規定》,農村消防監督工作主要由公安派出所負責,但目前公安派出所主要精力是在社會治安防范上,消防工作未納入工作主要內容,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和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滯后。
(九)農村義務消防隊名存實亡。目前黔東南自治州農村消防隊主要以義務消防隊為主,但由于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和經費不足等因素,多數村寨的義務消防隊是名存實亡,在遠離消防隊的農村發生火災時,只能是望火興嘆。
(十)檢查整改和監控措施不到位。全州由于點多線長,工作量大面廣,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農村消防監督管理存在“盲區”。
三、幾點建議
(一)因地制宜,建立消防組織,切實發揮職能作用
1、無公安消防站的縣(市、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重點鎮、中心鎮應當組建專職消防隊;經濟相對落后的鄉(鎮),可依托民兵應急分隊、治安聯防等組織建立義務消防隊,實現一隊多能;50戶以上村寨必須建立義務消防隊,重點村寨建立專職消防隊。2、消防組織要建立農村消防工作檔案,落實消防安全檢查巡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消防器材維護保養等工作。
(二)加強農村消防安全責任制建設,建立健全各項防火制度
1、制定和明確各級政府尤其是縣、鄉(鎮)在農村消防工作上的職責,層層落實責任。2、建立農村消防工作“包?!必熑沃坪驼讲?、倒查、火災事故責任追究機制,并實行駐鄉(鎮)、村干部聯系督辦制度。3、建立和落實鳴鑼喊寨制度,通過這種低投入的辦法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4、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和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制度來管火、以制度來防火、以制度來制火。5、明確工作職責,將農村消防監督工作納入公安機關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對農村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
(三)深入開展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引導村民安全用火,切實提高村民的識災、防災、救災意識
1、通過基層消防管理網絡抓消防宣傳教育。加強對鄉鎮干部、派出所民警、農村治安協調員的消防培訓。2、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宣傳活動。在冬春、秋收季節等火災多發期,采用通告、召開村民會議、宣傳車走村串戶巡回宣傳等方式或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播放、刊登消防知識、消息等。3、加強對老、弱、病、殘人員的看護、管理與教育。4、通過學校對中小學生進行消防知識教育。
(四)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村抗御火災的能力。
1、以實施房屋改造為中心,統籌解決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設中,做到同步實施,協調發展。2、發展庭院經濟,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創造農村消防安全環境。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解決公路只通村不進寨,電網只到家不入戶,解決村寨內的消防通道不足和農戶的電氣線路鋪設、安裝不符合消防規范等問題,整體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創造農村消防安全環境。
(五)實施農房保險
采取政府財政補貼、村民出資的辦法,建立農房保險機制,引導農村村寨農戶積極參與農房保險,降低和轉移火災風險。
(六)建立農村消防經費保障體系,確保消防設施能長期正常使用
1、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解決“三農”問題統籌考慮,建立農村消防工作經費支撐體系。
2、將農村消防經費列入每年政府財政預算,保證對現有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專(兼)職等消防隊伍以及義務消防隊、鳴鑼喊寨等人員的經費補助,提高他們開展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衛村民和村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