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水稻示范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26 11:01:00
導語:優質水稻示范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使水稻產量上一個新的臺階,不斷探索水稻生長發育規律及其新品種的增產潛力和技術關鍵。2007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區農技推廣中心糧油科,在前幾年水稻豐產示范方建設的基礎上,繼續開展豐產示范方建設,發揮示范,窗口效應,現將“秋優金豐”豐產示范方情況介紹如下。
一、概況
1、地點:區現代農業園區萬畝設施糧田內(廊下友好村)。
2、品種:“秋優金豐”雜交晚稻品種(閔行區種子公司提供)。
3、面積:320畝。
4、農藝性狀:植株高度101.9cm,穗長20.5cm。
5、產量結構:畝有效穗16.12萬,每穗總粒196.4粒,每穗實粒181.73粒,結實率92.53%,預計千粒重25.5g,每畝理產747kg。
二、品種特性
該品種栽培生育期為153-160天,株葉型好、株型緊湊、劍葉直立、生長整齊、葉片挺拔上舉、莖桿粗壯、耐肥抗倒、葉色綠、分蘗率中等偏上、灌漿速度塊、熟期轉色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株高在105-110cm,穗長在17cm左右,畝有效穗17-19萬左右,每穗總粒數150-170粒,穗實粒130-150粒,結實率87%,千粒重25-26克,成穗率70%以上,脫粒性狀好,稻米品質為國標優質米一級,糙米率82.5%、精米率66.8%、直鏈淀粉16.8%、堊白度為0.9%、膠稠度9mm、堊白粒率9%,米飯松散柔軟,適口性好。
三、栽培技術
1、培育壯秧:豐產方種植方式為大苗移栽。秧田前茬綠肥田。稀播育秧,畝播種量40斤,5月23日催芽播種。秧田管理以防治灰飛虱為中心,前后用藥防治五次。秧苗基本未出現條紋葉枯病病株。
2、合理密植:6月23-25日移栽,行距28cm,株距17.2cm,每畝移栽1.39萬穴,每穴雙本(防止發生條紋葉枯病造成缺穴)?;久?.5萬/畝。
3、調控措施:大田前期以強根壯蘗為中心,快速擴大葉面積系數,提高群體質量;中期以壯桿大穗為中心,擴庫增源,增加穎花總量;后期以養根保葉為中心,增源強流,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①水分管理:移栽后中水護苗,返青后淺水勤灌促分蘗,夠苗后脫水控苗,7月20日后分五次擱好田,減數分裂期保持淺水層,灌漿期干濕交替,做到潮潮清,收獲前7天斷水。
②肥料運籌:根據攻頭、控中、后補足的施肥原則,基面肥:每畝優質有機肥400斤,麥稈還田,尿素10斤。分蘗肥:7月1日畝施尿素20斤;7月6日畝施尿素20斤;7月16日畝施保蘗壯稈肥BB肥30斤。穗肥:8月4日促花肥畝施BB肥30斤,8月17日施保花肥BB肥20斤。每畝大田共用去純N42.2斤。
③病蟲防治:根據病蟲預測預報、及時認真防治,大田前后共用藥7次。
四、產量驗收
2007年11月9日,區農技中心對“秋優金豐”栽培區域內的1號田塊進行割產。參與割產驗收的有市農委、市農技中心、區農委、區科委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割產田塊面積為4.88畝,去掉雜質后,平均每畝總毛重為651公斤,按標準水分15.5%計算,每畝實產為591.7公斤。
- 上一篇:大棚西甜瓜管理工作意見
- 下一篇:論高校內部經濟審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