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工作要點
時間:2022-01-09 10:50:27
導語:畜牧獸醫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沖刺全國百強的決戰之年,也是創建全省畜牧強市的關鍵之之年。全市畜牧獸醫工作要以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創建全省畜牧強市、畜禽養殖標準化“四級聯創”為抓手,突出質量安全,加大標準化規模養殖推進力度,加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力度,加大規模養殖治污力度,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科學發展。
二、發展目標
(一)畜產品產量工作目標。生豬出欄85萬頭,同比增長9%;肉牛出欄2.5萬頭,同比增長16.3%;山羊出欄35萬只,同比增長15.9%;家禽出籠600萬羽,同比增長12%;禽蛋產量達到6000噸,同比增長10.2%;肉類總產量達到8萬噸,同比增長11.3%;畜牧業產值2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45%。
(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目標。重大動物疫病依法強制免疫密度達到部、省規定標準,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80%以上;豬、牛、羊、禽發病死亡率分別控制在3%、1%、4%和8%以內;家畜血吸蟲病感染率控制在1%以內。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三)畜產品質量安全目標。畜產品“瘦肉精”、三聚氰胺、獸藥殘留抽樣檢測合格率均保持100%;動物產地檢疫率、屠宰檢疫率分別達到90%以上、100%;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四)養殖污染物減排目標。畜禽規?;B殖場糞污處理率達到100%,在消化養殖源新增量的同時,確保畜禽規模化養殖源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在上年基礎上得到穩定削減。
三、主要措施
(一)著力提升畜牧強市創建水平。按照“美麗鄉村、美麗”、“把農村當公園建、農業項目當景點建”的總體要求,認真實施《市創建畜牧強市實施方案》,鞏固上年創建成果,全面做好創建各項基礎工作。一是加快推進畜牧生產方式轉變。深入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四級聯創”活動,大力推廣生豬“150”、肉牛“165”、肉羊“1235”、蛋雞“153”等家庭式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力爭全年新創25個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其中市級以上突破10個,新增標準化養殖模式50棟以上。二是加快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加大對畜牧龍頭企業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力爭2013年畜牧業加工值與產值之比達到2.5∶1。突出抓好正大畜牧有限公司總部做強,鞏固豬小龍、雞小龍,發展屠宰加工。指導“清江肉聯”規范運行,延伸加工,力爭全年屠宰加工肥豬20萬頭,交易活豬40萬頭,實現交易加工產值10億元以上。抓好金旸畜牧、現代牧業、祥旺畜牧、佳宏農牧、九鼎牧業等骨干企業壯大和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啟動畜禽標準化養殖信息網絡工程,以能繁母豬存欄200頭以上規模場為重點,力爭年內現有萬頭豬場全部建成信息網絡工程示范場。三是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按照《市現代畜牧業生豬示范區建設方案》,加大工作力度,突出綜合性、示范性、標志性點面工程,放大亮點,彰顯特色,高標準全面完成年度目標建設任務。四是加快推進畜牧專業合作組織規范。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和優勢產業布局,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技術推廣、行業管理、維權保障、市場開拓、聯結各類市場主體的作用,推行產銷直掛、訂單生產。拓展“喜洋洋”,爭創“山旮老”省級著名商標,繼續保持全省肉羊加工領先水平。
(二)著力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在鞏固現有防疫體制、完善考核機制、全面抓好落實的同時,扎實組織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滅源攻堅年”活動,重點推進“四個規范”,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延伸績效管理,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一是規范四季防疫。在提高春秋兩季強制免疫質效的基礎上,對規模飼養場實行程序化免疫,對農戶分散飼養畜禽實行集中免疫與補欄補免和適時強化免疫相結合制度,推進免疫常態化。二是規范報免報檢。進一步抓好村級報免報檢室建設,健全制度,強化管理,嚴格考核,堅持開展建設和運行達標競賽,在發揮作用和有效運行上下功夫。三是規范建檔追溯。分級建立健全養殖檔案管理信息數據庫,完善市鄉可追溯體系建設,將建檔追溯工作納入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年終考核。四是規范應急處置。加強獸醫實驗室規范建設,完善疫情監測和疫情報告制度,對感染重大疫病或疑似染疫的畜禽和同群畜禽,采取“露頭就打”,做到處理有序、徹底、安全、有效。實施家畜布魯氏菌病、結核病監測和凈化,抓好家畜血吸蟲病綜合防治。
(三)著力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常態監管、例行監測、重點監控的方針,堅持從嚴管理、從嚴執法、從嚴處置的原則,以提高素質、健全體系、改善條件、全程監管為重點,加強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努力構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確保監督覆蓋面達到100%,監督執法立案率80%以上、結案率100%,病死畜禽舉報、投訴查處率達到100%。一是強化投入品監管。堅持抽樣監測、拉網排查和日常巡檢相結合,對獸藥、飼料生產、經營企業檢查面達到100%,每月抽檢獸藥、飼料等產品不少于2批次。嚴格GMP、GSP管理,按照“三禁兩規范”的要求,嚴格落實休藥期制度,全面規范獸藥使用。二是強化屠宰環節監管。嚴格執行畜禽進入屠宰場(點)監督查驗、檢疫申報、宰前檢查、同步檢疫、檢疫結果處理以及檢疫記錄等法定程序。進一步強化生豬定點屠宰場(廠)待宰生豬“瘦肉精”檢測,實行屠宰企業自檢與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抽檢相結合、動物衛生監督部門現場速測與實驗室檢測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切實做到“瘦肉精”檢測與生豬檢疫同步。三是強化流通環節監管。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加強對畜禽販運、交易行為的監管,嚴厲打擊私屠亂宰、販運銷售病死動物等違法行為。四是強化重點專項整治。在重點區域、重點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拉網式”專項整治,突出抓好獸藥經營使用、餐飲服務業、集體伙食單位動物及其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確保畜產品安全消費。
(四)著力實施畜牧獸醫項目建設。項目是畜牧獸醫事業發展后勁的支撐。必須舉全局之力,花大力氣,下硬功夫,扎扎實實做好項目工作。一是高起點規劃設計。抓住國家高度重視畜牧業擴大內需、建設畜牧強省的有利時機,圍繞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畜牧強市創建、畜禽良種工程、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動物防疫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等,精心設計,完善充實項目儲備庫。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優化區域布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二是大力度對接爭取。生豬以規模化養殖彌補散養退出,保持穩定提高生豬生產能力,努力爭取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份額。加大畜牧強市創建力度,全面營造良好創建氛圍,爭取進位升級。積極爭取國家扶持“菜籃子”生產、標準化規模場改擴建、畜牧石漠化改造、省級畜牧業板塊基地建設等,力爭當年實施項目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加。同時,積極爭取能繁母豬養殖補貼、保險補貼,規模豬場無害化處理補貼,生豬、山羊良種補貼,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和撲殺補貼等扶持資金向傾斜。三是全方位監督實施。嚴格項目操作程序,認真落實項目建設“四制”,組織專班不定期開展項目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整改,全面完成年度項目建設任務,確保驗收合格。加強財政資金監管,規范項目立項、項目竣工驗收和資金撥付程序,實施好項目后評價,切實發揮資金效益。
(五)著力加強行業自身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強化全系統的執行力和效能建設,積極倡導清廉、高效、務實、為民的行業新風。一是突出帶隊伍。加強官方獸醫、執業獸醫、鄉鎮獸醫隊伍建設。積極培養學科帶頭人,加強系統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創新組織形式和管理服務機制,確保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相對穩定。加強裝備建設,建設系統數據信息平臺,逐步完善畜禽規模養殖場遠程監控體系、畜牧業市場監測預警系統。二是著力優服務。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全年組織培訓20場次、1萬人次以上,印發技術資料2萬份,培育畜牧科技示范戶300戶。以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為目標,大力開發生態養殖技術。全年完成引進良種公豬、良種公羊各50只的引種任務。對中央、省、市出臺的畜牧生產扶持政策,堅持政策公開、程序公開、環節公正、不折不扣地兌現落實。三是全員強效能。在全體防疫人員中,深入開展“一人帶五戶、全程搞服務”活動,實行“四到”:責任到人、目標到項、聯系到戶、服務到場,為養殖戶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機關干部深化“五聯”責任制,即聯鄉鎮、聯項目、聯發展、聯推廣、聯執法,強化績效考核,推進效能建設。扎實開展“三萬”活動、結對幫扶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打造創新型、學習型、服務型機關。
- 上一篇: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創建方案
- 下一篇:試議房地產與市場經濟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