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總會工作要點

時間:2022-09-28 08:11:06

導語:慈善總會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慈善總會工作要點

2014年,縣慈善總會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慈善總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精神,堅持“黨委領導、政府推動、法律規范、政策引導、全民參與、慈善組織實施”的方針,圍繞“賑災、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助醫”開展工作,加大慈善信息公開力度和宣傳力度,加強行業自律,不斷提升勸募能力和公信力,充分發揮慈善事業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補充作用,為推進慈善事業科學發展,譜寫中國夢的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一、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慈善事業發展

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從事慈善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一是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研究慈善事業發展的新舉措,新思路和新模式,著力解決慈善事業科學發展的制約因素,推動落實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簡化減免稅辦理程序,積極動員公民、企業和社會組織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大力營造有利于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實干意識,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困難群眾的需求,努力發揮慈善事業在扶貧濟困中的積極作用。三是要把深化慈善改革融入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服務大局中實現慈善事業改革發展。

二、認真開展慈善募捐活動

募捐工作是慈善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開展慈善救助的基礎。一是要繼續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動員在縣范圍內的部門、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駐江部隊,職工每人捐出一天的工資和津貼,單位捐出一天的辦公費,企業捐贈一天的利潤,增強本級慈善救助能力。二是常年開展定向捐贈活動,為有捐贈意向的單位、企業和個人搭建直接幫助困難群體的工作平臺。三是加大對企業的勸捐力度,動員企業投身公益慈善事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四是做好震災募集,為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籌集更多的善款。

三、切實加強慈善項目工作

精心組織實施“慈善送溫暖”、“大學生圓夢救助”、“臨時專項震災”、“臨時困難醫療救助”、“貧困學生技能救助”、“敬老助殘”等品牌項目,創新項目形式和執行方法,增強項目的感召力和社會影響力。

(一)開展“慈善送溫暖”活動。在2014年春節來臨之際,對全縣的低保戶、特困戶、特困老人開展慰問。

(二)開展做好“臨時困難醫療救助”。對患尿毒癥、惡性腫瘤、白血病、慢性重肝炎及并發癥、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病、紅斑狼瘡、重傷重病致殘無外援的住院特困群眾,原則上在連續2年內沒有接受過慈善救助的給予救助。

(三)開展“大學生圓夢救助”行動。要繼續做好慈善助學工作,讓全縣每個貧困家庭的大學生,都能跨進大學校門,順利完成學業。

(四)開展“敬老助殘”活動。敬老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繼續與縣老齡辦和縣殘聯配合,在“九九”老年節和元旦春節期間,開展對特困老人和特困殘疾人的慰問。同時,對縣老齡辦和縣殘疾人聯合會,開展的全縣性敬老助殘活動,給予定向資助。

(五)開展“臨時專項震災”募集。在大的災害發生后,在全縣范圍內發出倡議,為災區人民募集善款。

四、努力做好慈善宣傳

認真研究加強慈善宣傳和推動慈善勸募的關系,在發揮總會簡報、信息等宣傳載體的同時,在《新》開設慈善專版,電視臺增加慈善欄目,擴大慈善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同時,要強化與省、市慈善煤體的密切合作,策劃群眾高度參與的慈善公益宣傳主題,拓展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渠道,努力拓寬勸募籌款思路,不斷引導和增強全社會慈善捐贈的積極性。

五、強化行業自律,重視自身建設

積極探索建立內部監督機制,進一步強化組織能力建設,樹立慈善形象。一要抓理論和業務學習,提高總會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業務水平;二要抓作風建設,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反對“四風”,樹立全心全意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思想;三要抓制度建設,使慈善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以規范的慈善運作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