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財政局工作要點8篇
時間:2022-02-26 09:33:23
導語:區財政局工作要點8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綜合科工作要點
綜合科工作謀劃:一是繼續做好各項收費標準調整工作,防范各執收單位不按標準收費。備足各類財政票據及時發放、核銷,開展財政票據檢查及相關票據使用的調研。二是繼續做好土地出讓金的清收工作,及時給領導提供各欠收單位臺賬。三是積極做好民生工程工作,積極籌集資金,協同房管部門完成2015年保障房建設工作及租補的發放。四是做好彩票公益金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
非稅局工作謀劃:一是積極培植非稅收入“財源”,加強對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爭取盡快將戶外廣告收入納入財政監管。二是加強非稅收入票據監管,鞏固銷票制度。加強基層用票單位制度建設,順利啟動新版醫療票據使用工作。三是進一步夯實基礎工作。建立非稅收入預算編制數據庫,加強信息收集、整理和宣傳。四是加大收支“兩條線”檢查力度,推進非稅收入依法征收工作。五是加大業務培訓力度,舉辦面對執收單位、銀行和縣區非稅管理機構相關人員的培訓班,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
第二篇:綜改辦工作要點
一、項目謀劃
區綜改辦在組織各鄉鎮村完成2013年一事一議項目建設工作的同時,于2013年11月開始謀劃2015年一事一議民生工程項目。及時組織各村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庫中(2013-2015三年規劃)遴選2015年建設項目,充分聽取廣大群眾意見,切實將農民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和易于實施的項目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列入2015年建設內容。督促各村進一步根據謀劃情況調整完善三年規劃和項目庫,使一事一議項目建設有序得到實施。項目的申報審核、區級評審和區級批復下達等一系列工作要在2015年第一季度全面完成。
二、資金籌集和預算安排
2015年財政獎補資金預算安排:對上爭取財政獎補資金目標為300萬、工作經費10萬元;區本級預算安排配套資金130萬(含項目管護經費10.2萬和部分工作經費)。項目資金安排:初步安排2015年項目總投資550萬元,其中財政獎補430萬元,村集體自籌90萬元,其他資金30萬元。2015年取消按農業人口給予財政獎補資金方式,采用按照農業人口和項目實際需求相結合的方式安排獎補資金,減少或取消投資額在10萬元以下的普惠制項目,增加特惠制項目實施范圍。每個項目的投資規模要達到10萬元以上,其中投資規模超過20萬元的項目要達到10個以上,投資規模超過40萬元的項目要達到1個以上。各鄉鎮村項目申報必須提供項目工程預算和施工圖紙,要綜合考慮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財政獎補資金、財政拼盤資金、社會捐贈、村集體投入等相關因素,認真測算項目資金來源,細化各類項目的工程量,對不能落實整合資金來源的不得納入2015年一事一議項目預算。
三、工作時間安排
1、項目申報:鄉鎮組織各村于2013年12月20日底前摸排好2015年一事一議項目點、項目名稱和項目規模報鄉鎮府審核,各鄉鎮政府于2015年1月10日前審核擬定2015年擬實施的項目建議名單,并以正式文件的方式報區綜改辦;2015年1月底前,區綜改辦組織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到各鄉鎮村實地了解項目點情況,區綜改辦根據資金來源和項目審核情況遴選確定全區2015年擬實施的項目名單,并以文件形式下發到各鄉鎮;各鄉鎮根據區綜改辦擬定的項目名單組織相關村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議事,并于2015年3月25日前以文件形式向區綜改辦申報;區綜改辦組織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召開評審會根據項目申報資料集中評審,通過項目評審的項目區綜改辦以文件形式批復到各鄉鎮,由各鄉鎮按照一事一議相關程序組織各村實施;2、項目實施:各鄉鎮組織各村于2015年4月份開始合理安排開工時間,要求于2015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項目實施任務,10月底前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和驗收審計工作。
四、項目規范化管理
規范項目四議兩公開程序和公示制度,將村民議事、招投標、合同簽訂、項目進展、驗收決算等通過村務公開欄或其他形式進行公示,提高財政獎補工作的透明度;規范項目的資金管理,嚴格執行報賬制度、質量保證金制度、資金清算制度、分村分項目核算制度,確保資金安全;規范項目的檔案管理,加強檔案收集、整理、歸檔,繼續實行“一村一項一檔”的項目檔案管理制度。
五、加強督查檢查和考核
制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考核辦法,強化督促檢查,加大獎懲力度,全面開展項目結算審計,穩步推進2015年一事一議民生工程項目實施。
六、加強宣傳
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創新宣傳方式,努力提高群眾對一事一議民生工程的知曉度和滿意率。
七、加強調查研究,打牢業務基礎
重點加強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探索建立季度分析會議制度,強化對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的分析判斷,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為政府宏觀調控和制定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貫徹落實企業財務制度及指導企業財務月報及月報擴面工作,提高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時效性;做好企業決算報表編制及分析和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入庫稅收統計等基礎性工作。
第三篇:企業科工作要點
一、加大企業幫扶力度,促進經濟健康較快發展
1、認真落實省市財政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政策建議,確保各項政策落在實處。
2、加快支出進度,在收到上級財政部門的涉企資金,7天內按規定撥付完畢。
3、深入企業調查研究,通過一企一策的辦法,在職責權限范圍內,力所能及地解決重點骨干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向上爭取特色產業基地項目,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優化發展環境,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4、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技改,引導自主創新和資源綜合利用,會同區擔保公司、經信委實施好小微企業“雛鷹行動計劃”,保障小微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培植后續財源。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實施意見”,積極向上爭取省民營經濟發展專項扶持資金,用于充實擔保公司國有資本金,支持民營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貸款貼息、研發和擔保貼費等。引導和促進社會資本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投入力度,同時對民營經濟發展專項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開展績效考評。
二、支持工業經濟發展
始終把推動工業經濟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利用工業發展資金、編報項目、政策扶持、資金引導、財政幫扶等手段,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三、推進市場體系建設,推動內貿外貿協調發展
1、發揮內貿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引導大中型流通企業將連鎖網絡向農村延伸,完善城鄉流通體系。
2、充分利用外貿促進政策,支持外貿事業發展,不斷優化外貿結構,穩定和拓展外貿進出口。
四、加強庫區移民后扶資金管理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項目資金報賬制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完善移民后扶項目資金報賬制管理辦法,規范報賬流程,探索一條既利于監管,操作性又強的移補資金縣級報賬制新路。嚴格票據和檔案管理,確保移民資金安全高效。
五、利用墻體基金等各類專項資金
推動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六、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認真慎重提出各種兌現稅收獎勵等意見建議,以物流基地建設要求為導向,引導傳統物流產業改造提升,扶持保稅倉庫建設。認真做好各項資金的核實、申請、撥付、監督管理工作,嚴防出現挪用、擠占、滯撥等發生。扎實做好2014年預算執行工作及2015年預算編制工作,開展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和內部監督檢查機制,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力度,確保資金安全。
七、加強調查研究,打牢業務基礎
重點加強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探索建立季度分析會議制度,強化對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的分析判斷,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為政府宏觀調控和制定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貫徹落實企業財務制度及指導企業財務月報及月報擴面工作,提高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時效性;做好企業決算報表編制及分析和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入庫稅收統計等基礎性工作。
第四篇:社??乒ぷ饕c
一、總體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強保障、惠民生、促改革、提績效”為工作主線,做好基礎保障,強化資金監管,提升管理績效。
二、重點工作:
一是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根據皖政辦[2014]6號文件精神,會同審計、衛生、發展改革等部門,對區醫院截至2012年12月31日已經形成的長期債務進行審計認定,納入政府債務統一管理。同時做好區醫院空余崗位內新進人員與在編在崗人員同等待遇經費的測算和管理。
二是規范離任村干部補貼發放。根據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財政廳、人社廳《關于認真做好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積極參與離任村干部補貼標準的制定工作,根據財力條件,提出意見和建議;協調好民政、人社的銜接關系,規范發放程序。
三是完善小額擔保貸款審核程序。根據市財政局、人社局、人行支行關于轉發《關于加強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會同區人社局等部門,修訂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審核流程,加強資格審訂,規范資金撥付,
四是強化專項資金管理。重點加強就業專項資金、“13630”救災資金的監督檢查,切實規范資金使用,確保??顚S?。
五是做好社?;鸨V翟鲋?。目前我區社?;鹁褕绦袃灮堇?,定期存款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進一步完善國庫科、社保科職責,規范5日一劃庫制度;根據存款余額,及時增加定存數額,提高基金收益率。
六是加強對上爭資工作。加強息省、市的對接、聯系,及時捕捉信息,編制項目,積極開展對上爭取工作,緩解區財政保障壓力。
第五篇:行財科工作要點
一、堅持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理財水平
進一步轉變理財觀念,加強支出管理,積極推動歸口單位行政事業單位新財務規則和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會合預算單位對本級預算安排的重點項目擬訂資金管理辦法。同時對預算單位預算編制、預算支出、預算監督及資金績效評價進行調研,推動部門預算改革,科學編制部門預算。
二、服務社會,促進教科文及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繼續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多渠道安排教育經費,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支持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支持農村文化建設,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加強文化專項資金管理,注重績效,促進文旅結合,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加強科技項目及科技經費的管理,合理安排使用科技項目資金。積極推進財政涉企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將文化科技產業及旅游涉企資金全部納入管理。
深入實施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加強對政法資金使用的管理監督。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兩綱”建設,保障“兩綱”任務完成。推動和完善計劃生育服務體系,落實好各項計劃生育惠民政策。積極落實人才引進獎勵政策,推動人才引進長效機制。
三、做好民生工作,推進項目資金績效評價
做好民生資金經費保障工作,落實好民生工程區配套資金以及后續管養經費。配合主管部門研究制定方案,加強民生項目資金的分配、采購、督促、檢查工作,確保資金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民生工程項目、政法轉移支付資金項目及其他重點項目依照有關規章制度實施績效評價。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建立績效評價各項指標體系,合理設定各項績效目標,績效評價辦法及標準。
四、厲行節約,加大對“三公”經費的管理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定,強化節儉意識、績效意識,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認真落實國務院“三公”經費“只增不減”的要求,會合紀檢、監察部門建立“三公經費”統計分析、信息公開、監督檢查制度,構建“三公經費”管理長效機制。同時對現行差旅費、會議費等制度進行梳理,規范完善各項支出制度。
五、認真做好對上爭取工作
認真學習研究相關政策文件,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積極編報項目,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六、強化預算調研和會商
加強對財政業務知識的學習,加強與預算單位的溝通,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的聯系。預算編制執行、重大項目的安排、預算資金的整合分配等方面加強與預算單位會商。同時認真調研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積極探索教科文領域的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對三到五年需要動用的公共資源提前謀劃。
第六篇:農發辦工作要點
一、農發辦2014年工作重點
1、土地治理項目1個:項目涉及鎮村。即區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811.5萬元,其中財政資金757.4萬元(中央級541萬元,省級173.12萬元,市級10.82萬元,區配套32.46萬元),自籌資金54.1萬元。2014年6月完成項目初步設計編制工作,2014年9月前完成市級工程類招標工作,2014年10月工程開工建設,力爭年底完成投資額的70%以上。
2、“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1個:區400噸毛峰茶加工及基地建設“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新建項目。計劃總投資1120萬元,其中財政總投資560萬元(中央400萬元,省128萬元,市8萬元,區24萬元),自籌資金560萬元。已上報省局及國家辦。積極與省市對接,力爭項目獲準立項,年內開工建設。
3、產業化(合作社)項目2個:市區1萬只種蜂繁育基地新建項目、市區600畝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擴建項目。計劃總投資189萬元,其中財政總投資126萬元(中央級90萬元,省級28.8萬元,市級1.82萬元,區配套5.4萬元),自籌資金63萬元。6月底完成實施方案編制、實際批復及先建后補協議簽訂工作。12底完成各項工作,并實施縣級報賬。
4、中央財政貸款貼息項目1個:茶葉有限公司市區500噸毛峰精加工新建項目。申請中央固定資產貸款貼息65.31萬元,積極對上爭取。
5、繼續認真組織實施2013年鎮生態綜合治理項目、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建設,加強項目監督與管理、竣工驗收、決算審計、縣級報賬工作,確保順利通過省、市級項目驗收。
二、美好鄉村2014年工作重點
1、圍繞2014年10個中心村,根據所實施的具體項目、建設資金數額,會同區美好辦編制美好鄉村建設項目資金整合計劃,2014年預計整合資金約5000萬元,引導社會資金、金融資本等資金約5000萬元,并落實到相關部門。
2、2014年安排區本級財政支持美好鄉村建設專項資金3150萬元,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政策,積極爭取省、市財政支持美好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合理分配專項資金,用于各中心村美好鄉村建設。
3、做好專項資金縣級報賬、績效評價、督查等工作,確保資金??顚S?。
4、做好財政支持美好鄉村建設宣傳報道工作。做好上級的考評驗收工作。
三、認真做好區委五屆五次全會、區“兩會”分解我辦的相關任務。
四、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
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農發項目資金管理,確保農發項目效益發揮。
第七篇:民生工程工作要點
一、總體目標:
2015年省、市實施36項民生工程(其中省定33項、市定3項)。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培訓類項目8月底前完成;工程類項目10月底前基本建成,11月底前全面建成;補助類和保險類項目,按照序時要求穩步推進。
二、重點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及時調整、充實區民生工程協調領導組人員,將區招管局納入區民生工程領導組成員單位,加強對工程類項目的監督管理;進一步明確區民生辦、區直責任部門、鄉鎮(社區辦)的工作職責,確保民生工程順利推進。
二是及時分解落實任務。加強與市民生辦對接,及時做好任務分解、資金測算等工作,籌備好全區民生工程領導組第一次會議。
三是做好民生網站的建設工作。積極與區信息中心對接聯系,在徽州政府網站設計制作民生工程專門網頁,及時更新內容,使之成為宣傳民生工程政策的陣地。
四是修訂考核辦法。根據省、市民生工程考核要求的變化,及時修訂完善全區民生工程考核辦法。
五是加強宣傳。一是加強政策宣傳。利用城區大型LED顯示屏、印刷致居民一封信、在《徽州手機報》上連載等形式宣傳2015年省市36項民生工程政策;將宣傳重心下移,定期開展入戶走訪活動,解讀民生工程政策;二是加強信息和媒體宣傳。繼續在區電視臺開設“民生工程進行時”專欄,及時報道進展情況、典型事例和創新做法;積極在省市新聞媒體上投稿,宣傳民生工作好的做法和成效;加大鄉鎮、區直部門的信息報送力度,收集整理民生信息素材,及時上報和編發簡報。
六是推進后期管養。在總結2013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民生工程后期管護工作。重點做好農村道路“村村通”、農村清潔工程,切實發揮獎補資金的作用。加強與對口科室、區水利局聯系,力爭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立后期管護以獎代補考核機制。
相關部門加強村級會計委托的監督管理,規范農村會計核算,糾正和查處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完善村級委托服務的日常管理規章制度,定期對村級財務實行全面審計,抓好對村干部的離任審計,保障村級資金的安全運行。
(六)規范會計服務市場,促進記賬行業健康發展
積極貫徹落實我省《關于規范全省記賬機構的通知》精神,優化記賬機構的設立流程,引導記賬機構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健全記賬機構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建立記賬機構年度報備制度,財政、工商、稅務聯合檢查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購買記賬服務制度,推動小微企業等小型經濟組織購買會計服務時,優先選聘記賬機構,促進記賬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七)做好會計職稱考試的審核工作
為了能讓全區更多的會計從業人員能參加會計職稱考試,提高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的業務水平。一是及時將報名通知和報名時間第一時間在網絡上進行通知,二是及時的對部份報考人員進行輔導,講解報名流程;三是每天二次及時上網進行審核,四是及時通知報名初審不通過的人員進行重報。
(八)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是對會計人員整體素質的全面檢閱,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會計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近幾財政部出了許多新財務制度和準則,為了會計人員能及時了學習和了解新制度、新準則,會計科積極督促會計從業人員按時參加學習。
(九)加強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全區注冊登記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已近1100余人,此舉主要目的:一是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二是統計在崗和未在崗會計人員,確保全區會計從業人員數據信息庫的真實完整;三是完成會計人員學歷、職稱職務等信息的變更工作,確保會計人員信息真實、準確;四是清理假證,打擊制假、造假、做假行為,整頓會計工作秩序;五是清理無證上崗人員,嚴肅會計法律法規,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六是按屬地管理原則,對異地工作的會計人員完成調轉工作,規范管理。
第八篇:會計科工作要點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會計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強會計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手段,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服務水平為著力點,努力實現基層會計管理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此2015年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做好會計宣傳工作,營造會計管理良好氛圍
加大會計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在全區范圍內采取多種方式宣傳《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等各項制度,加強與企業、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溝通,上下聯動,同時積極的為各單位做好服務工作,為基層會計管理工作創造有利條件、營造良好氛圍。
(二)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重視基層會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會計監督檢查制度,推進行政事業單位、中小企業等基層單位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定期開展本地區會計基礎規范化的檢查考核,擴大會計基礎工作影響,引導各類單位和會計人員依法開展會計工作。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會計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和嚴厲打擊會計違法違規違紀行為,不斷提高我區基層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
(三)構建會計人才隊伍,提升會計人員素質
加強會計人員管理,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會計人員素質。提供會計從業人員資格查詢平臺;不斷完善會計從業人員基本信息,建立會計人員檔案信息;落實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做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會計專業職稱考試相關工作,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健全會計人員獎勵機制。
(四)開展機關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培訓
為規范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機關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并與會計從業人員網上繼續教育學習相結合,開展財務業務培訓。主要是學習國家制定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準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財經法規。
(五)加強村級會計委托,規范農村財務會計管理
健全會計委托制度,創新開展農村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加大農村財會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做好《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及有關會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抓好農村財會人員隊伍建設,推行農村財會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會同相關部門加強村級會計委托的監督管理,規范農村會計核算,糾正和查處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完善村級委托服務的日常管理規章制度,定期對村級財務實行全面審計,抓好對村干部的離任審計,保障村級資金的安全運行。
(六)規范會計服務市場,促進記賬行業健康發展
積極貫徹落實我省《關于規范全省記賬機構的通知》精神,優化記賬機構的設立流程,引導記賬機構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健全記賬機構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建立記賬機構年度報備制度,財政、工商、稅務聯合檢查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購買記賬服務制度,推動小微企業等小型經濟組織購買會計服務時,優先選聘記賬機構,促進記賬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七)做好會計職稱考試的審核工作
為了能讓全區更多的會計從業人員能參加會計職稱考試,提高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的業務水平。一是及時將報名通知和報名時間第一時間在網絡上進行通知,二是及時的對部份報考人員進行輔導,講解報名流程;三是每天二次及時上網進行審核,四是及時通知報名初審不通過的人員進行重報。
(八)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
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是對會計人員整體素質的全面檢閱,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會計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近幾財政部出了許多新財務制度和準則,為了會計人員能及時了學習和了解新制度、新準則,會計科積極督促會計從業人員按時參加學習。
(九)加強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全區注冊登記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已近1100余人,此舉主要目的:一是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二是統計在崗和未在崗會計人員,確保全區會計從業人員數據信息庫的真實完整;三是完成會計人員學歷、職稱職務等信息的變更工作,確保會計人員信息真實、準確;四是清理假證,打擊制假、造假、做假行為,整頓會計工作秩序;五是清理無證上崗人員,嚴肅會計法律法規,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六是按屬地管理原則,對異地工作的會計人員完成調轉工作,規范管理。
- 上一篇:學程導航教學模式下物理教育論文
- 下一篇:財政局辦公室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