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婦幼衛生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11 09:39:32

導語:全市婦幼衛生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婦幼衛生工作要點

015年,我市婦幼衛生工作以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婦幼衛生工作會議精神為核心,以完善婦幼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健全重大婦幼衛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創新婦幼保健機構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切實提高工作成效,繼續推動我市婦幼衛生工作健康發展。

一、加強婦幼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1、貫徹落實省衛計委《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婦幼保健機構產兒科規范化建設,繼續開展等級保健所創建工作,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兒保門診新一輪規范化建設,合格率達50%以上。

2、以標準化和精細化為核心,全面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的基礎管理、運行管理和服務管理。深化婦幼衛生工作績效和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提升全市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水平。

3、認真落實婦幼保健核心制度,嚴格執行《產科急重癥診療規范》及相關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進一步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

二、規范婦幼保健技術服務

4、開展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工程創建活動。圍繞規范管理好、服務質量好、指標落實好、人民滿意好,積極開展婦幼健康優質服務創建活動,打造群眾滿意的婦幼健康優質服務品牌。

5、加強婦幼保健基礎工作管理。繼續實施“母嬰保健工程”和婦幼保健“一卡通”服務,落實婦幼保健免費服務內容,提高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質量。做好圍產期服務管理,提高孕產婦自然分娩認知率,降低剖宮產率。

6、加強產科質量管理。嚴格執行高危孕產婦分級管理制度,建立危重孕產婦急救轉診網絡,加大市產科急救中心建設力度,進一步健全孕產婦、新生兒醫療急救綠色通道,提高產婦、新生兒緊急轉診和救治能力。推廣新生兒窒息復蘇、孕產婦危重急癥識別和救治技術規范等適宜技術,增強整體業務素質,提高服務質量和救治水平,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同時,積極開展孕產婦、新生兒死亡評審,做好婦幼衛生各類信息上報工作。

7、完善信息網絡管理平臺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婦幼衛生監測及管理質量,做好數據分析利用,確保全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5/10萬和4‰以下。

三、實施綜合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8、完善缺陷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由婦幼保健機構、綜合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出生缺陷防治網絡,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控制在5‰以下。

9、開展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規范孕前咨詢和孕前、孕早期醫療保健服務,加大婚前醫學檢查宣傳力度,提高婚檢率,以市為單位婚檢率達到50%以上。

10、認真做好孕前咨詢和孕期醫療保健服務,早孕建卡率達到95%以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5%以上。

11、加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篩查工作,積極開展殘障兒童康復治療。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95%以上,聽力篩查率95%以上,產前篩查率達50%以上。同時,規范開展兒童視力篩查,確保7歲以下兒童視力篩查率達到60%。

四、推進基本公衛和重大婦幼衛生服務項目實施

12、促進項目實施。加強市、鎮兩級婦幼保健機構項目管理辦公室建設,充分發揮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組的作用,建立項目督導評估制度,定期對重大婦幼衛生服務項目進行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市重大婦幼衛生項目辦每季度督導檢查一次,各鎮衛生院項目辦每月自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促進項目工作規范有序運行,保證年度各重大婦幼衛生服務項目任務完成率達到100%。

13、落實項目管理措施。認真做好省市重大婦幼衛生項目資金的規范管理工作,強化項目藥品采購、保管、發放的監督,落實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限價收費政策規定,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廣泛開展項目政策宣傳,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開展項目業務知識培訓,增強項目執行力,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提高項目社會滿意度。

14、建立項目督導評估制度。全面實施對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孕產婦艾滋病、乙肝、梅毒綜合防治、農村婦女“兩癌”檢查、特困家庭婦女免費婦科病檢查項目的績效評估,按序時進度保質保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務,不斷提高項目運行質量。全力推進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檢測率達80%以上。抓好孕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常規檢測,提高孕期檢測率。加強陽性病人的治療與管理,對確診抗體檢測陽性的婦女、嬰兒要及時進行治療,實行追蹤、隨訪管理。

15、落實地方配套經費。確保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人均標準不低于500元、農村婦女“兩癌”檢查人均補助標準不低于128元。加強宣傳引導,確保項目工作居民知識知曉率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穩定在90%以上。

16、提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服務質量。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孕產婦早孕建卡率,提升孕產婦健康管理質量和水平,篩選高危孕產婦并進行重點管理。結合計劃免疫日,規范兒童體格檢查質量,特別要加強對高危兒童的管理。繼續加強對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服務人員的全員培訓,特別要加強鎮級對村級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培訓。著力抓好指標檢測、逐級督導、信息公示、質量控制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強化精細化和制度化管理。開展難點調研、重點督導,探索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科學調整機制,不斷提高項目服務質量。確保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婦幼保健項目任務完成。

五、強化婦幼保健行業監管

17、貫徹“一法兩綱”、《省實施<母嬰保健法>辦法》,依法加強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機構、人員與技術的準入與監管。今年要嚴格堅持標準,堅決制止不符合條件的機構從事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工作,對接產量少、規模小、服務能力低的助產機構實施資源整合,全力打造水平高、環境優、服務好的助產技術服務機構。

18、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全市助產技術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確保專項技術服務的機構和人員100%的依法執業。

。

19、加強助產技術服務和愛嬰醫院監督管理,開展婦幼健康服務質量評價,做好迎接省、國家愛嬰醫院評審復核的準備工作。加強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提高服務質量,保障婦女安全。

20、加強產科質量管理,規范愛嬰醫院和孕婦學校建設,將孕婦學校建設達標列入助產技術一票否決條件,促進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養率,降低剖宮產率。嚴格執行《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禁止進行各類母乳代用品廣告宣傳、推銷活動。

21、加強“兩禁止”專項治理,抓好醫療機構B超和定點引產機構的監管,嚴厲打擊“兩非”違規行為,確保持證率100%。

22、加強托幼機構監督管理,真貫徹落實衛生部、教育部《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加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監管,提高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水平,保障在園兒童身心健康。教育部門注冊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合格率達到95%以上,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率100%。

23、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等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加強發放全過程監管。統一規范全市《出生醫學證明》申領審批流程,會同公安部門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發放管理工作。

24、加強統籌管理,進一步健全婦幼衛生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市婦幼保健所專業婦幼保健機構的公共衛生職能,進一步落實婦幼保健業務的分級分類管理。市所要充分發揮婦幼衛生指導中心作用,加大對基層婦幼衛生監管力度,每季度檢查考核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各醫療保健單位要認真落實目標責任書要求,保證婦幼衛生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六、加強專業技能培訓

25、開展婦幼健康技能練兵活動,利用婦兒保醫生例會,對婦兒保醫師進行婦幼保健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培訓,組織安排短期進修輪訓和考核,進一步增強婦、兒保醫師的服務能力。

26、舉辦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培訓班,對幼兒園的衛生消毒制度、兒童營養、食堂衛生、傳染病防控等知識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