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服務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05 09:03:56

導語:餐飲服務安全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餐飲服務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2016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按照上級統一部署,以全面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健全制度機制,落實監管責任,扎實推進透明安全餐飲共治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一、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夯實監管基礎

(一)積極推進食品經營許可審查工作。按照食品經營許可審查和管理要求,規范開展許可審查和換證工作。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流程。

(二)暢通食品經營許可與日常監管結合機制。開展食品經營(餐飲服務)許可質量和許可制度落實情況督查,強化許可后經營條件合規性監管。推動將許可工作和日常監管緊密銜接,建立完善許可和監管工作檔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信用檔案體系。

(三)完善食物中毒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作,與衛計部門建立完善食物中毒調查處置程序,制定食品餐飲環節食物中毒調查處置及上報工作規范,完善處置工作機制。

二、突出監管重點,規范經營行為

(四)深入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加大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業態監管和專項整治力度,持續開展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一非兩超”問題的監督檢查及專項治理。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排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和突出共性問題,建立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單。

(五)加強學校食堂等單位食堂監管。與教育部門聯合制定年度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組織開展春秋季開學及中高考期間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檢查。繼續推進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工作,不斷提高A級比例。與建設、民政、旅游等部門加強合作,加大對建筑工地、養老機構、旅游景區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力度。

(六)加強農村餐飲安全治理。規范農村集體聚餐行為,及時消除農村集體聚餐風險隱患。按照上級總體部署,針對農村高風險業態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掃雷”行動,并積極推進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設。加大對農村小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七)加強網上訂餐食品安全監管。按照上級部署,規范網絡訂餐經營行為,嚴格網絡食品經營主體準入,督促各方主體履行法定義務,加強對網絡食品經營活動的監督抽查。

(八)加強小餐飲監管。加強“小餐飲”長效監管,創新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按照“提升一批、規范一批、取締一批”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小微餐飲和無證餐飲的監管對策,切實解決“食品安全、油煙噪音擾民”等百姓訴求。

(九)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全力做好本級承擔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前介入重大活動的籌辦,依照規范程序開展評估,綜合運用法律、技術等手段實施監管,重點做好“兩會”、中高考、荷花美食節和重大體育賽事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三、加強日常監管,落實監管責任

(十)落實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督促指導餐飲服務單位認真落實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培訓考核、原料控制、設備設施維護、餐飲具清洗消毒等制度要求,自覺規范加工制作行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十一)突出食品經營事中事后監管。實施以網格化管理為基本模式的“雙隨機抽查檢查”監管方式,加大高風險餐飲服務單位檢查頻次,實現監管工作全覆蓋。

(十二)進一步推進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按照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新要求,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加強量化分級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建設,強化評定結果信息公示,發揮導向性作用。運用量化分級評估結果,實現量化分級管理與日常監管有機結合。

(十三)進一步推進透明安全餐飲共治體系建設工作。結合市局制定的《透明安全餐飲共治體系建設工作考核獎勵試行辦法》,繼續引導學校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各類社會餐飲單位參與“透明安全餐飲”建設,提高“透明餐飲”全要素運行覆蓋率。

四、加強業務培訓,提升監管能力

(十四)強化法治意識。結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加強監管人員培訓,組織開展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監管人員業務能力。

(十五)加強能力建設。進一步強化監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監管隊伍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

五、加強社會共治,鼓勵管理創新

(十六)加強社會共治。支持、引導、推動行業協會等組織充分發揮行業引導作用,促進行業自律。鼓勵餐飲單位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樹立具有示范影響的店、街,以點帶面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十七)強化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加強與有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溝通聯系,共同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力度。以法律法規、食品安全風險管控為主要內容,通過集中培訓、上門宣教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