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點
時間:2022-06-25 11:07:21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圍繞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強化依法監管,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全區種植業“三品”產量比重,全面提升全場農產品質量監管水平,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各村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強化依法監管和推進標準化生產“兩手抓”、“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通過實施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落實監管職責,強化生產過程全程監管,確保全場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 工作目標
力爭初步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檢測體系和執法體系,基本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本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全面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顯著增強,優質安全品牌農產品的比重和市場公信力大幅提升,基本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站的管理與運行;進一步提高地產農產品抽檢合格率;完善農產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認真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全場不發生因食用地產農產品而出現的中毒事件。
三、 工作重點
(一) 落實監管責任
1、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各村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對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并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2、強化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督促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畜禽屠宰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產地環境管理、生產過程管控、包裝標識、準出準入等制度,進一步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作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提高監管能力
1、健全監管體系。建立完善場、村二級監管機構,強化隊伍建設,突出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隊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和生產企業內檢員三支監管隊伍的建設,健全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隊伍,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真正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下沉至田間地頭。
2、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隊伍的業務水平建設。突出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隊伍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員隊伍的技術培訓,每個村要逐步設立1名專(兼)職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強化監管員隊伍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能培訓和工作考核,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
1、開展全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方案,加強地產農產品產地準出的監督抽檢,對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依法加大行政處罰的力度,進一步強化農產品生產者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律意識,確保產農產品消費安全。
2、深入推進全區農產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農產品生產種養殖單位的主體責任,對全場的專業合作社及其開辦或管理的農業生產種養殖基地,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量化管理等級評定。
3、加強產地安全管理。探索建立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評價制度,對重點地區農產品產地環境進行定位監測,全面掌握水、土、氣等產地環境因此變化情況。結合監測普查,加快推進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分級和功能區劃,以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為抓手,科學確定適宜生產的農產品品種,及時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和區域布局。建立嚴格的農產品產地安全保護和污染修復制度。
4、加強投入品管理。建立和暢通農業投入品經營主渠道,推廣農資連鎖經營和直銷配送,著力構建新型農資經營網絡,提高優質放心農業投入品覆蓋面。對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主體依法實施備案登記,建立生產經營誠信檔案,落實購銷臺賬管理。著力構建農業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將農業投入品納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監管范圍。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監測抽查制度,定期對農業投入品經營門店及生產企業開展督導巡查和產品抽檢。強化農藥、獸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嚴防農業投入品亂用和濫用,強化獸用處方藥使用監管,依法落實獸藥休藥期和農藥安全間隔期制度。
5、加強生產過程管理。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質量安全督導巡查和檢驗監測,推動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購銷、使用農業投入品過程中執行進貨查驗等制度。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法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檔案,積極引導和推動家庭農場、生產大戶等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生產檔案,鼓勵農產品生產經營散戶主動參加規?;a,自覺建立和實施生產檔案。加大對生產檔案的監督檢查力度。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質量控制規范和技術規程的制定(或修訂)與推廣,及時將相關標準規范轉化成符合生產實際的簡明操作手冊和明白紙,不斷擴大種養殖整區域標準化示范創建。穩步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大力培育優質安全農產品品牌,加強農產品質量認證監管和標志使用管理,充分發揮“三品一標”在產地管理、過程管控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用品牌引領農產品消費,增強公眾信心。
6、加強產地準出管理。因地制宜建立農產品產地安全證明制度,加強畜禽產地檢疫,嚴格落實畜禽養殖檢疫申報制度,督促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加強生產標準化管理和關鍵點控制。
(四)強化依法監管
1、健全執法體系。場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納入綜合執法范圍,要進一步梳理、強化農業產品執法機構建設,明確方案,落實管理模式,要按照行政權力下放的要求,明確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的職能,賦予行政執法權限。
2、開展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全面排查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風險隱患和“潛規則”,集中力量解決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產地重金屬污染、假劣農資等突出問題。
- 上一篇:鄉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 下一篇:脫貧攻堅“夏季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