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扶持力度強化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13 10:05:20
導語:三農扶持力度強化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快速增收致富,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縣委、縣政府決定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發展的支持扶持力度,結合實際,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明確思路目標
未來一段時期,我縣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緊緊圍繞“改革創新、轉型發展”這一主題,按照“興業強基、打造百億、城鄉一體、富裕美麗”的總體思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改善農村面貌,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努力建設山清水秀、花果飄香、縣強民富、和諧幸福的美麗農村。
奮斗目標是:通過3年努力,到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農業加工產值達到50億元。建成年出欄50萬頭生豬、30萬只山羊的優質畜產品基地、30萬畝優質薄殼核桃基地、10萬畝優質柑桔基地、5萬畝優質茶葉基地、10萬畝安全蔬菜基地、3萬畝現代煙葉基地、5萬畝藥材示范基地,消除產業空白村、空白組、空白戶,基本實現專業村、專業組、專業戶“三?!比采w。
2014年,重點圍繞“五消工程”,力爭農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農特產品加工產值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以上。
1、圍繞“三年消除產業空白村組戶”目標,大力實施“百村千組萬戶產業培植”工程。全縣出欄生豬41萬頭,山羊25萬只,能繁母豬凈增4000頭,達到16000頭;發展煙葉2.6萬畝,實現產量6.83萬擔;新定植核桃2萬畝;新發展食用菌100萬袋;新發展茶葉5000畝;改造柑桔5000畝、新建1000畝,其中庫區內改造3000畝;穩定發展蔬菜10萬畝,新發展城郊大棚蔬菜50畝,新建藥材示范基地4000畝。全年消除產業空白組40個,空白戶3500戶。
2、圍繞“兩年消滅不通硬化路自然村”目標,大力實施“硬化公路村村通”工程,全年硬化不通路自然村農村公路154公里。
3、圍繞“兩年解決農村安全飲水”目標,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戶戶通”工程,全年解決14000人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
4、圍繞“一年消滅農村D級危房”目標,大力開展農村舊危房改造工程,2014年全面消滅農村D級危房。
5、圍繞“兩年消滅特貧村”目標,大力開展“4+8脫貧攻堅行動”,確保4個特貧村、8個整村推進的貧困村一年見成效、兩年大變樣。
二、加大政策扶持
縣委、縣政府決定,2014年至2016年,每年縣財政安排資金5000萬元,三年確保1.5億元以上,每年整合涉農部門項目資金4個億以上,重點用于支持以“興業強基、惠民富民”五大工程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六大產業發展。
(一)農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1、縣財政安排6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420萬元,用于扶持畜牧產業發展。(1)縣財政安排200萬元在銀行建立政府性畜牧業發展小額信貸擔保平臺。對“1112”、“1124”、“1151”“1235”模式養殖戶和規模養殖戶予以貸款擔保貼息,貼息貸款額度根據養殖規模和實際需要確定,最高限額5萬元。(2)從畜牧局認購種母豬、種公羊的,每頭分別補助400元、2000元。(3)對改造或新建羊欄達到50㎡以上、存欄超過30只的,經縣畜牧局驗收合格每棟補助2000元。(4)對于50頭以上規模養殖戶,根據養殖戶自愿原則,鼓勵購買育肥豬死亡保險,農戶按20元/頭標準投保的,縣財政補貼10元;農戶按10元/頭標準投保的,縣財政補貼5元。(5)繼續執行能繁母豬保險,每頭保險費60元,財政補貼48元。(6)安排80萬元用于動物疫病防控,20萬元用于鎮村獸醫培訓。
2、縣財政安排1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1000萬元,用于扶持核桃產業發展。(1)對按規劃發展的核桃基地,畝成活率達到90%的按成活株數,每株補助10元種苗費,每畝補助150元整地費。(2)符合退耕還林政策的農戶承包耕地分批納入退耕還林計劃,按新的退耕還林政策執行。(3)一期退耕還林純生態林林份質量差、經濟效益低的,允許按程序以村為單位逐級報批后更換核桃樹種,驗收合格后每株補助10元種苗費,每畝補助150元整地費。
3、縣財政安排300萬元以上,整合項目資金800萬元,用于扶持煙葉產業發展。(1)繼續從上年實現的煙葉稅收中提取15%,建立煙葉產業發展基金,主要用于購置炮彈、煙葉基礎設施管護、煙葉統保等費用,由縣煙辦統籌掌握使用。整合項目用于煙葉基礎設施建設。(2)煙葉種植保險每畝保險費30元,縣財政補貼25元。(3)繼續從上年實現的煙葉稅收中提取5%,建立煙葉生產風險防范基金,主要用于煙葉保險理賠范圍以外的重大自然災害救助,由鄉鎮、縣煙辦按程序報縣財政審批使用;(4)繼續對煙農烤煙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電價,煙葉烤房群電力增容免收增容費。(5)繼續實行大災救助,對因災絕收的煙農戶,向省市申請每畝大災救助1000元,商業保險每畝補償300元,縣民政局每畝救助100元,保證煙農基本生活。
3、縣財政安排16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950萬元,用于扶持柑桔產業發展。(1)按規劃標準新建和改造的柑桔基地,經縣特產局驗收合格后,每畝扶持容器苗木50株(每株12元),專用肥2包(每包100元);(2)采取普遍連防與重點整治相結合防控柑桔大實蠅,縣財政預算防治經費60萬元,主要用于6000畝零星分散、邊遠死角、棄荒果園的聯防聯治,每畝農藥補助80元,無害化處理補助20元。
4、縣財政安排25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250萬元,用于扶持茶葉產業發展。按規劃標準新發展的茶葉基地,經特產局驗收合格后,每畝扶持無性系茶苗4000株(每株0.2元),專用肥2包(每包100元)。
5、縣財政安排100萬元,重點用于食用菌產業試點建設。推行“兩統一分”(統一制袋、統一銷售,分散養菌)食用菌發展模式,以農戶購買袋數按1元/袋獎補,其中0.6元補貼專業合作社,0.4元補貼農戶。
6、縣財政安排120萬元,用于扶持藥材產業發展。圍繞縣引進的藥材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建藥材生產基地的農戶,按實地驗收的種植面積為準,經縣農業局、縣林業局驗收合格的,每畝扶持種苗費300元。
7、縣財政安排50萬元,重點用于扶持城郊蔬菜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城郊蔬菜,對城郊蔬菜種植戶新建永久性鋼架蔬菜大棚的,經縣農業局驗收合格后,每畝補助8000元。
8、縣財政安排30萬元,重點用于全縣農產品“三品一標”獎勵。鼓勵圍繞“六大主導產業”農產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對新認證的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的注冊企業或組織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爭取到國家級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注冊企業或組織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4萬元、3萬元,獲獎企業所申報的農產品必須達到一定規模,在同行業中處主導地位。對2014年度,新評定進入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3萬元、1萬元。
9、其它涉農保險政策。(1)水稻種植保險需交保險費14元/畝,財政補貼10.5元,保險理賠金額為200元/畝。(2)“兩屬兩戶”農房保險由縣財政按9元/戶/年的標準統一購買,保險理賠金額為3000元/戶。(3)泥石流地質災害綜合保險由縣財政統一出資購買,房屋損失最高保險理賠金額為每戶10000元;室內財產最高保險理賠金額為每戶1000元;人身意外傷害最高保險理賠金額為每人30000元。(4)見義勇為救助責任保險由縣財政按1.00元/人/年的標準統一購買,見義勇為行為人每人人身傷亡賠償限額10萬元,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萬元。
以上政策,核桃產業低效林改造政策、食用菌發展政策執行到2014年12月31日止,其它政策均執行到2016年12月31日止,一定三年不變。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政策。
1、縣財政安排1495萬元,整合項目資金650萬元用于未通水泥路自然村的道路硬化。經縣交通運輸局驗收達標的,每公里補助13萬元。
2、縣財政安排7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700萬元用于農村危舊房改造。(1)對經縣房管局認鑒定的D級危房,必須整體拆除,驗收合格后每戶補助15000元。其中項目整合、縣級補助每戶14000元,鄉鎮政府配套每戶1000元。(2)土坯房改造以換瓦或土瓦調檐座脊、刷白、墻裙為基本建設內容,必須確保改造后的土坯房居住安全,提倡有條件的農戶可適當提高改造標準。實行分項獎補政策:墻體刷白獎補1000元/戶;換瓦獎補3000元/戶;墻裙獎補200元/戶;門窗油漆獎補200元/戶;調檐座脊獎補500元/戶;室內地面硬化獎補600元/戶;附屬房刷白獎補500元/戶。(3)主要交通沿線、幸福院落、鎮村中心集居區可視范圍內的土坯房要嚴格執行城鄉建設規劃,統一風格,嚴格按照標準改造,經縣房管局驗收合格的,按分項獎補政策進行兌付。(4)農戶拆除土坯房在原址新建磚混房獎補7000元/戶,鼓勵農戶搬遷到公路沿線、中心村、集鎮新建且符合規劃要求獎補9000元/戶。
3、縣財政安排176萬元,整合項目資金450萬元用于農村安全飲水及水利設施管護??h級財政安排4000人農村人口安全飲水資金,每人按400元標準補助。鼓勵村成立用水者協會,2014年新成立的用水者協會,經縣水利局驗收達標、運行規范、發揮作用的,當年補助2000元;為更好地發揮水利設施的作用,自2014年起,經縣水利局年度考核合格的用水者協會,每個補助1000元。
(三)重點貧困村幫扶政策。
縣財政安排300萬元,整合項目資金2000萬元以上,用于重點貧困村幫扶工程。對4個市級特貧村,在市級每村安排50萬元扶持資金的基礎上,縣財政每村配套50萬元;對省定7個整村推進村,在上級每村安排20萬元扶持資金的基礎上,縣財政每村配套10萬元;對縣級確定的1個整村推進村,縣財政安排扶持資金30萬元。
三、強化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h委、縣政府加大了扶持“三農”的力度,各級各部門也要把“三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做到加強“三農”的決心不動搖,強化“三農”的工作不松懈,在工作部署、財力投放、干部配備上體現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芭d業強基、富民惠民”五大工程是今年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三農”工作重點,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一把手要親自抓,每項工程要確定一名領導牽頭,一個專班負責。
(二)切實明確責任。要按照“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鎮村主責、部門主推”的原則,明確各方責任,層層分解任務,完善工作方案,抓好組織實施,確保完成年度任務。鄉鎮、村作為五大工程的責任主體,要逐村逐組研究項目、申報項目、實施項目、協調項目,確保實現農村“一年有變化,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目標。各主管部門對上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對下要加強項目監管和技術指導,組建得力專班推進鎮村項目實施??h直幫扶單位要圍繞五大工程找項目、籌資金、辦實事,積極主動投身幫扶村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良好氛圍??h紀委監察局、縣審計局要認真履行好監督管理職責,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宣傳部門、廣電部門、網絡中心要開辟專欄,宣傳典型,推進工作。
(三)強化考核督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制定五大工程實施方案,強化試點示范,確保每個產業、每項工程建設1-2個示范點。縣委農辦要加強統籌協調,確保每個月召開2個以上現場推進督辦會。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要加強跟蹤督辦,實行一季度一檢查,一季度一通報,鄉鎮每個月要給“兩辦”及主管部門上報工作進度。把“三農”考核結果納入全縣綜合目標考核重要內容,對沒有完成任務目標的鄉鎮和部門,年底不得評為綜合性先進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不得評為先進個人。
- 上一篇:農村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實施方案
- 下一篇:縣直機關黨建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