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促社會和諧(經驗總結)
時間:2022-01-19 11:15:00
導語:以科學發展促社會和諧(經驗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有機統一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近年來,遼寧省鐵嶺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本地實際出發,選準工作抓手,把實現科學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有機統一起來,促進了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在明顯差距,廣大干部群眾抓經濟、求發展的愿望十分強烈,但在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領導干部中存在著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社會發展和過分看重gdp指標、不講投入和成本的思想觀念。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具有鮮明的針對性。鐵嶺市堅持深入開展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切實轉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觀念,樹立通過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克服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觀念,為實現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思想基礎。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鐵嶺作為傳統農業地區,農業和農村工作在全市占有重要地位。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對于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鐵嶺市市委、市政府堅持從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利益出發,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加大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民收入增加;堅持以發展縣域經濟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子;堅持以“城鄉共建”活動為載體,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村屯環境的改善和農民素質的提高。
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讓廣大群眾分享發展成果。從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實施一系列民心工程,促進了社會和諧。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2005年投資6.1億元,拆遷61萬平方米棚戶房,當年有3000戶居民實現回遷,走在了全省前列。把擴大就業再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和“陽光v工程”,城鎮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實施“扶貧濟困工程”,擴大城鄉社保覆蓋面,初步建立起扶貧幫困的長效機制。
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堅持從實際出發,著力抓好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大力改造城市棚戶區,拓寬、改造主要街道,實施綠化、凈化、亮化工程,新建和擴建城市休閑廣場,建設環山沿河風光帶。整治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依法清理違章建筑,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結合遼北地方文化特色,開展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村屯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深入開展“黨群共同致富”活動,從建立黨群共同致富小組、黨群共同致富專業區,逐步發展到黨群共同致富合作社,使其成為黨員帶領農民致富的載體、密切干群關系的紐帶。采取黨政機關干部與群眾結對幫扶、救助困難職工等舉措,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在嚴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通過開展“廉政公仆、廉潔內助”評選活動、開辦由主要領導直接與群眾對話的“行風熱線”廣播節目、組織民營企業對政府機關選優評差活動等,有力地促進了黨員干部與廣大群眾的感情互融、思想互通、工作互動,形成了黨群同心謀發展、干群協力興鐵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