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的工作總結材料
時間:2022-07-08 11:16:00
導語:科協的工作總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市科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科協的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努力為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被廣東省人事廳、省科協授予先進集體稱號,為推動我市“三個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珠海作出新的貢獻,出色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和部門職責。
一、部門職責方面
(一)認真履行人民團體職責,竭誠為科技工作者服務。
1、積極舉薦人才,促進人才成長。2007年,市科協配合人大、政協的換屆,根據上級安排,積極做好我市科技界全國、省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的推薦工作。加強人才的宣傳、表彰工作。我市農村黨員科技示范戶廖偉平被中國科協和財政部評選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梁國強、黃念祖、石文彬被評為廣東省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先進個人;黃立文、劉柔生被評為全省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在省科協“七大”上,市科協周建純、卓穎強、賴兵同志被省人事廳、省科協授予先進工作者。
2、搭建平臺,為科技工作者提供高層次、高質量的學術服務。以學術活動周和科協論壇為載體,為科技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據統計,2007年市科協及所屬市級學會共舉辦各類學術交流活動136次,參加活動的科技人員20000多人次。
發揮毗鄰港澳優勢,加強與港澳科技界交流與合作。2007年,市科協及所屬學會出訪和接待港澳共22批,人數近300人次。通過加強與港澳科技界的聯系與交往,促進了三地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
(二)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2007年,市科協在發揮科技人才的智力優勢,服務我市經濟社會方面有了新的進展。
1、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為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圍繞當前社會共同關注的節能減排、食品安全、公共交通建設等問題,市科協積極組織專家開展決策咨詢,提出意見和建議得到了采納;
2、積極開展智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委組織部和市科協制定了《珠海市“十一五”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規劃綱要》。組織開展“百名專家進百村”智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目前,已有50批次、300多人次的專家進鎮村,開展智力支持活動,已實施的項目近百項。
3、農村黨員科技示范戶工程成為我市固本強基工程的品牌。我市已建立農村黨員科技示范戶110戶,基本達到一村一戶,已建立29人的技術指導員隊伍,確保對每戶示范戶的定點定期指導。據初步統計,全市110戶農村黨員科技示范戶2007年戶均產值約42.87萬元,戶均利潤約13.03萬元。累計帶動了周邊820多農戶采用新技術,養殖新品種,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被帶動的農戶產值19.92萬元、戶均利潤5.25萬元。農村黨員科技示范戶工程得到了市委的高度肯定,市委把示范戶工程作為我市固本強基創新成果,推薦參加全省固本強基創新成果評比。
(三)廣泛開展科普活動,為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服務
2007年,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領導掛帥的珠海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香洲、斗門、金灣三個區也都相繼成立了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香洲區成為全國科普示范區。
1、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再創佳績。2007年,我市推薦參加廣東省第二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取得了優異成績,共獲得一等獎8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15項,優秀組織獎2項,在全省21個地市代表隊中名列前矛。并有一項科技創新作品和兩幅科學幻想繪畫作品送全國參賽,這是我市近幾年來在省大賽上取得的最好成績。
2、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2007年,市科協舉辦了各類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面向公眾宣傳科普知識。據統計,共舉辦各類科普展14場,參觀人數達110000人次。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33次,參與活動人數210000人次。
二、年度工作任務
2007年,市科協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出色地完成了省科協布置的工作任務,圓滿地完成了市科協五屆四次會議提出的年度工作任務,體現在:一是認真履行了部門職責,科技工作者參政議政、獻計獻策、舉辦高層次學術交流的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涌現出一批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科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二是《科普法》、《全民科技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得到進一步的落實,科協作為科普主要社會力量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三是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科協組織網絡建設得到完善,科協的服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三、機關作風建設方面
2007年,市科協積極開展市委、市政府機關作風建設,圍繞主題,通過學習,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機關的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機關作風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
2007年,我們在機關作風建設中,主動把服務向基層延伸,加強與區、鎮黨委溝通,為基層科協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基層科協的建設,擴大了科協服務覆蓋面。目前,市科協已建立了由科技指導員隊伍、“百名專家進百村”專家隊伍、區鎮街科協組成的科協工作網絡,實現了市、區、鎮(街)科協工作全覆蓋。
(二)探索和改進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方式,努力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
2007年,由市科協發起,市委組織部、市老干局、市財政局等12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作用的意見》的文件,為離退休專業人員發揮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積極支持、鼓勵學會主動承擔政府轉移的社會職能。市科協主動與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為學會爭取更多的政府授權,承擔政府職能的轉移的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改進服務方式,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積極搭建為科技工作者互相交流學習提高的平臺,開辟了網上學術交流新途徑,充分發揮市科協網站在服務科技人才、宣傳科協工作、科技普及等方面的作用。2007年,市科協網站被省科協評為優秀網站,受到通報獎勵。
機關制度健全,對重大工作及事項,主動向市委匯報;平時主動與各區黨委及有關部門溝通,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對區科協、學會工作的支持。定期召開科協主席會議、常委會議和全委會議,自覺接受市科協全委會、常委會對科協工作的領導和監督。
(三)扎實工作,創一流的業績
2007年,是市科協工作取得新成績的一年,市科協先后被廣東省委組織部、省科協評為廣東省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農村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在廣東省“七大”上,被廣東省人事廳、省科協授予先進集體稱號。機關作風建設也取得較好的成效,在珠海市排頭兵實踐活動中,被市評為“部門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