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總結
時間:2022-11-07 10:35:00
導語:鄉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而學校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主渠道,對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負有重要責任。長期以來,我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五育并舉促發展,強調德育為首不動搖,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作為首要任務常抓不懈,積極工作,認真落實。特別是《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發以來,我鎮結合實際,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抓宣傳、抓陣地、抓活動、積極構筑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團結、教育、引導職能,積極探索新途徑、運用新方法,大力營造未成年人成人、成才的人文環境和思想環境,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做出了積極努力。現將我鎮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深入學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在**鎮教研中心的部署下,我鎮各中小學校領導利用政治學習時間,積極組織廣大教職工專題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通過不斷學習,使全體教職工深刻地領會和把握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學校作為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切實抓緊抓好。目前我鎮各校的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總體良好,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積極進步、健康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已成為我鎮各校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同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還存在某些不適應的地方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現象依然存在;流動人口子女、單親家庭子女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問題亟待解決;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濃厚風氣尚未真正形成。學校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更應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薄弱環節,著力解決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突出問題,為開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工作。
二.加強領導,齊抓共管,狠抓落實
我鎮始終把小學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進一步健全德育工作的領導管理體系,加強教育法規的學習,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1.完善組織,健全機構。
為了充分調動學校各部門的積極性,整合學校、家庭、社區教育資源,共創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文明社區,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為學生終生幸福和發展奠定基礎,我鎮成立了以袁主任為組長、以霍老師為副組長、以中小學教研員為成員的全鎮大德育領導小組,確立并制定了鎮德育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和德育理論學習計劃。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做到遠期有目標、近期有計劃、活動有措施、階段有總結,并把其納入學校教學評估體系和年度工作計劃,把思想道德建設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聯系起來。同時也要求各中小學建立健全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以校長、副校長、德育處、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各中隊輔導員、社區領導、家長委員會為成員的學校、家庭、社區共建的德育領導小組。
2.全員參與,齊抓共管。
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強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認真抓好每件小事,促使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3.完善制度,強化管理。
為強化制度管理,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我鎮各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列入學校議事日程,對工作任務逐項量化,實行目標管理,明確責任,落實到人,保證了對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落實到位。
三.抓“實”課堂教學,充分開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資源,全方位滲透德育教育。
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好德育的學科滲透,把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學知識教育有機地統一于教學之中,使德育教育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1、按照課程計劃開齊開全思想品德課,抓好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采用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傳授知識與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
2、開設好法制課,加強法制教育和基礎教育,我鎮各校積極組織學生觀看禁毒、法制教育資料圖片,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國家安全知識專題講座,幫助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全體未成年學生從小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了法制觀念。同時針對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學校實際,讓學校聘請的法制副校長和法制宣傳員,定期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3、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進行傳統美德等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我鎮組織骨干教師編寫了系列校本教材《文明禮儀常識讀本》《中小學素養教育》等,并納入課程管理,通過每周的學習,激發學生講文明守禮儀重素養的熱情。我鎮各校還把《弟子規》新解做為校本教材,每周五下午組織學習,尤其是益家窩小學還創造性地把《弟子規》誦唱與快板、跳繩跳皮筋、敲腰鼓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以及求學過程中應有的基本道德和禮儀規范,使學生的思想言行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我們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滲透、濡染、熏陶,學生逐步樹立了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明確的價值觀和做人的準則。
4、各個學校還通過晨會課、班隊課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開展少先隊論壇,利用黑板報、廣播以及校園電視網等形式進行宣傳,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加以規范和評比,及時加以反饋。有效地深化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
5、加強法制教育。每學期,我鎮各校都要邀請本校的法制教育副校長到校做法制教育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制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法紀,學會自我保護,做一個文明守法的好學生。
- 上一篇:電力公司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
- 下一篇:稅務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