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經費管理使用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7 02:48:00

導語:涉農經費管理使用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涉農經費管理使用工作總結

為確保中央和省、州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根據州糾風辦《關于轉發省政府糾風辦〈關于開展涉農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的通知》(×糾辦發〔2009〕8號)文件精神,××縣糾風辦結合全縣正在開展的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監督示點工作,及時對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能繁母豬補貼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等強農惠農資金進行清理,現將清理情況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統一部署

為扎實開展好此次涉農經費專項檢查工作,縣紀委監察局領導高度重視,在全文傳達州糾風辦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并下發了《關于轉發州政府糾風辦〈關于轉發省政府糾風辦關于開展涉農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姚糾辦發〔2009〕3號)文件,明確了此次涉農收費專項檢查的重點,在各相關部門開展自檢自查的同時,縣政府糾風辦進行了重點抽查,確保了我縣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二、涉農經費清理情況

(一)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我縣在組織實施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中,嚴格執行《云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管理辦法》和《云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在培訓工作中,一是培訓人員補助標準按辦法中規定,平均每人給予2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二是培訓專項資金由財政局負責管理,做到專賬專戶管理,嚴格實行項目管理,做到資金到項目,??顚S茫l揮效益。通過有效管理,項目資金在實施過程中杜絕了截留、挪用、貪污項目資金的違紀違規行為。2007年全縣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資金60萬元,培訓人員3000人,組織轉移輸出2990人;2008年全縣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資金80萬元,培訓人員4000人。截止2009年6月份,共完成培訓人員轉移輸出4390人,其中:省外1016人,省內2689人,縣內685人。通過轉移輸出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部題,緩解了就業壓力,為發展打工經濟,增強經濟收入,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作用。

(二)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和能繁母豬補貼發放情況。我縣在發放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和能繁母豬補貼等三項補貼過程中,嚴格按照《云南省財政直接補貼資金“一折通”發放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三項補貼資金都是以“一折通”的開式發放,資金通過縣財政局專戶撥至縣農村信用社,再由縣信用社把資金打入農戶“一折通”帳戶內。通過抽查在三項補貼資金發放過程中未發現存在截留、挪用情況。2007年全縣共發放良種補貼(油菜良種補貼)35萬元,受益農戶30740戶,補貼面積3.5萬畝;發放能繁母豬補貼49.86萬元,涉及補貼頭數9972頭;發放農資綜合直補407萬元。2008年全縣共發放良種補貼242.34萬元,其中:油菜良種補貼24.29萬元,受益農戶33783戶,補貼面積2.429萬畝;玉米良種補貼24.1萬元,受益農戶19809戶,補貼面積2.41萬畝;水稻良種補貼163.95萬元,受益農戶44866戶,補貼面積10.93萬畝;地膜玉米推廣項目補貼及新增糧食面積種子補貼30萬元,受益農戶14676戶,補貼面積1.8萬畝。發放能繁母豬補貼192.1萬元,涉及補貼頭數19210頭;發放農資綜合直補976.7萬元。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籌集和管理使用情況?!痢量h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自2007年1月1日啟動運行以來,嚴格按照《云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云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會計核算暫行辦法》、《云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負責審核支付費用,財政部門設立財政專戶管理,根據省合管辦招標確定的銀行開設基金帳戶,代管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做到銀行管錢不管帳、經辦機構管帳不管錢,實現基金收支分離,管用分開,封閉運行。同時加強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一是統一進藥渠道,推行藥品集中網上采購。縣、鄉、村三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進藥必須由省州藥品招標中村藥品企業統一配送;二是定點醫療機構用藥嚴格執行省物價部門的批零差,違反規定的在新農合減免資金中扣除;三是督促各定點醫療機構按月公示參合患者就診減免情況和基本用藥目錄及診療項目;四是加強探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長效機制,嚴格做到“五查五核實”。即查病人,核實是否存在冒名頂替;查病情,核實是否符合補償規定;查病歷,核實是否真實;查處方,核實用藥是否規范;查清單,核實是否符合標準。通過以上措施,有效防止了參合農民就醫補貼兌現中弄虛作假、騙取資金的現象。2007年全縣新農合參合人數162259人(其中:農民自籌人數為158113人,民政救助4146人),參合率為85.31%,全縣共籌集資金1622590元。省級資金補助人均20元,全縣共補助3245180元,11月份,接到我縣被列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國家級試點縣的通知,共計接到中央補助撥款317.97萬元,合計2007年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為8047490元。2007年1至12月份全縣共為參合患者補償就醫費用6270532.93元,共有216634人次參合患者得到合作醫療補償(其中:住院6626人次,住院補償金額5503762.3元;門診210008人次,門診補償金額766770.63元)。住院補償資金占全年補償資金的87.77%,體現了合作醫療保大病的宗旨。2008年全縣參合人數達177800人(其中:農民自籌人數為165418人,民政救助12382人),參合率為93.48%。省級資金補助人均40元,全縣共補助711.2萬元。中央資金補助人均40元,全縣共補助711.2萬元,合計全縣共籌集2008年新農合基金1600.2萬元。全年共為412826人次參合患者減免醫療費用14285937.13元(其中:門診減免401644人次,減免新農合資金3262728.93元;住院補償10516人次,減免新農合資金10480763.94元;住院順產產婦666名,減免住院順產分娩醫療費266100元;免費體檢人數6936人,體檢費用255198元),補償資金占當年籌集資金總額的89.9%,確保了參合患者得實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群眾無錢治病的問題,對緩解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起到積極作用。

三、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下步工作意見

按州糾風辦的要求,縣人民政府糾風辦對各關部門和農戶開展重點抽查,各單位在各種補貼兌現過程中均嚴格按照中央、省、州的相關規定開展工作中,未發現項目資金被截留、擠占、挪用和貪污的現象,但在檢查中也還發現一些問題。主要是:一是相關部門對強農惠農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二是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輸出難度大;三是在補貼兌現公示制度執行不到位。有些單位和鄉鎮存在公示制度不完整、不到位現象,在國家和省州出臺新的補助政策時,沒有及時變更舊的公示牌,讓農民及時掌握國家補助政策的變化。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縣糾風辦在下步工作中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糾正加強:

一、加強強農惠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臺、板報和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力度,讓群眾充分了解每一項補貼發放程序、補貼標準和監督方式,使各項惠農政策切實落到實處。

二、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在做好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基礎上,積極與縣內、縣外的各用工單位聯系和加大招工信息宣傳力度,通過勞務輸出增加群眾收入。

三、認真執行補貼發放公示制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大補貼發放公示力度,讓群眾及時了解政策和參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