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黨建核心作用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13 11:13:00

導語:街道黨建核心作用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黨建核心作用工作總結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抓關鍵,建一流的領導班子;抓基礎,帶一流的干部隊伍;圍繞中心工作,創一流的工作業績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領導班子素質、加強作風建設,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加強制度建設,發揮班子整體作用、引入競爭機制,搞好機關干部隊伍建設、以選配好黨支部書記為重點,搞好居民區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教育管理,搞好黨員隊伍建設、大力發展街辦經濟,增強街道經濟實力、加強街道管理職能,創建文明示范街區、搞好城市社區服務,方便居民群眾生活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區地處××新區的中心位置,在全市對外開放和加快××新區建設的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現有13個街,204個居民區,市區人口38萬人,轄區面積172平方公里。幾年來,我們結合貫徹中組部《關于加強街道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的文件精神,以“建一流的領導班子、帶一流的干部隊伍、創一流的工作業績”為工作目標,加強街道黨

的建設,充分發揮街道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推動了街道的四個文明建設,開創了街道工作新局面。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抓關鍵,建一流的領導班子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街道黨組織的任務發生了較大變化。我們通過認真研究街道系統黨建工作特點,深深感到“街道面貌變不變,班子是關鍵”,只有下決心把領導班子建設好,才能開創街道工作新局面。為此,街工委按照中央和市、區委的要求,把建設一流的街道黨網委領導班子作為街道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領導班子素質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針對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中存在的思想理論水平不夠高、公仆意識不夠牢、奮發向上的勁頭不夠足等問題,堅持以鄧小平理論武裝領導干部頭腦,從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出發,堅持不懈抓好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為全面、正確領會和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十五大文件精神。我們認真落實了處以上黨政領導干部定期脫產進修,新進領導班子成員到黨校學習的規定,并將領導干部脫產參加區黨校的理論學習,作為干部考核內容之一。三年來,全系統處級干部分期分批參加了區黨校理論培訓班,培訓率達到98%以上。同時,我們還進一步健全了街道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建立了《領導干部學習檔案》、《中心組學習檔案》,制定了《中心組百分考核標準》,《中心組創優競賽標準》,保證了中心組學習制度的落實。

二是開展公仆意識的教育。我們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作為領導干部的一門必修課,重點解決好執政為民、掌權為民、廉政勤政的問題,增強了領導干部為群眾辦實事的公仆意識。

三是開展創新意識的大討論。我們開展以破除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畏難依賴、“死守一方”的舊觀念,樹立銳意改革、敢為人先、迎難而上、創新發展的新觀念為內容的創新意識大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新河街的領導班子,面對本街落后的狀況,正視困難,查找差距,開展爭創“三個一流”大討論,全街上下奮力拼搏,僅用兩年時間就摘掉了落后帽子,街辦經濟利潤從96年的200萬元上升到98年的700萬元,一躍成為街道系統的紅旗單位。

2.加強作風建設,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

街工委結合街道工作的自身特點,對領導干部提出了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深入實際,搞好調查研究;廉潔自律、廉潔從政等具體要求。要求領導干部深入到那些問題多、困難大的單位和居委會中去,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街工委領導帶頭轉變工作作風,率先深入到各居民區、街辦企業,加強工作調研指導,解決街道黨建工作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如針對不少居民區黨支部黨員學習無場地、組織活動無經費、支部書記無報酬、支部工作難開展這一突出問題,我們寫出了調研報告上報區委。區委領導對此非常重視,責成區財政局每年撥款15萬元做為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津貼和支部活動經費,要求建委在新建住宅區增加支部活動場所設施,較好地解決了基層黨組織的難題。

3.加強制度建設,發揮班子整體作用

我們通過認真分析街道領導班子建設的現狀,感到街道領導班子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集中表現為“三個缺乏”:一是缺乏配套性。制度與制度之間銜接不夠,不能配套,執行起來效果不佳。二是缺乏操作性。有的制度規定不切合實際,有的對決策的內容、程序缺乏嚴格的界定。三是缺乏約束性。有的制度過于原則籠統,彈性大,缺乏硬性的規定和約束。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配合區委組織部制定了《中共××區街道委員會議事規則》、《街道系統有關制度規定》。對召開黨委會、領導干部聯席會議、街道重大問題的內容和程序等方面都做了較詳細規定。對領導干部廉政勤政,堅持民主集中制,聯系群眾,深入實際,轉變作風等方面都提出具體要求。從而提高了每個領導干部自我約束的能力,使班子整體功能得到發揮。

通過加強街道領導班子建設,全系統的整體班子狀況明顯改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明顯增強,在廣大干部和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整體形象。近三年的民主評議、測評和考核,好的和比較好的班子占90%以上,有37名領導干部被評為優秀干部,占41%,其中有6名領導干部受到區委、區政府表彰。

二、抓基礎,帶一流的干部隊伍

隨著改革深入,街道工作職能加大,任務日益繁重,街道干部隊伍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到街道各項工作的進展和成效。為此,我們把加強街道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作為落實街道各項工作任務的基礎。

1.引入競爭機制,搞好機關干部隊伍建設

我區街道系統受過去計劃經濟體制和街道工作特點的崐影響機關干部隊伍呈現出“三多三少”的現象,即:年齡大的多,青年干部少;女同志多,男同志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我們結合機構改革工作,在干部選配、交流等方面引入競爭機制,調整了干

部隊伍結構。

一是優化干部的年齡、文化結構。一年來,我們擇優招考和調入了40多名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大專以上文化的年輕干部,使街道干部年齡文化結構趨向合理。

二是實行科級干部聘任競爭上崗。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男53歲,女48歲以上的中層干部原則改任主任科員或副主任科員,騰出部分科級領導崗位,可由干部根據個人的工作能力,業務知識和特長,進行競爭上崗。經過競爭答辯、群眾推薦、組織考察,黨委討論決定,確定出各個科級崗位的任職干部,從而改變了以往干部任用上的舊模式。全系統有26名中層干部改任主任科員或副主任科員。提拔任用了21名較年輕的同志為科長或副科長,使街道工作充滿了生機。

三是在干部中廣泛開展了以“四比一看”為主要內容崐的競賽活動,即:比思想、比能力、比團結、比貢獻、看效益。激勵黨員、干部當模范、創最佳、爭一流。從而增強了干部的工作主動性、自覺性。使整個系統形成了弘揚正氣、改進作風、學趕先進、不甘落后的工作氛圍。

2.以選配好黨支部書記為重點,搞好居民區干部隊伍建設

居民區黨支部,是居委會工作的領導核心。因此,在居民區黨支部建設中,我們把選配好黨支部書記作為重點,提出支部書記應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理想,政治上強,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是廉潔奉公,不謀私利,不怕吃苦,有獻身精神;三是有經濟頭腦和政策水平,熟悉和熱愛街道居委會工作。在支部書記選配過程中,我們廣開渠道,從熱心街道工作,身體尚好的離退休黨員中崐挑選;從年富力強的下崗內退黨員中挑選;從具有較高文化,并從事過黨務工作的黨政機關、文教衛生事業單位離退休黨員中挑選。同時,針對黨支部與居委會工作兩張皮現象,加大居民區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提高居民區黨支部委員和居委會主任交叉任職的比例及改善年齡、文化結構。經過努力,近年來實現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的居民區,由原來的30個達到79個;黨支部和居委會成員平均年齡由61歲,降至50歲;初中以上文化的黨支部和居委會成員從40%,上升到66%。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居民區黨支部和居委會的建設。另一方面,我們還制定下發了《××區街道居民區黨支部議事規則》,從居民區黨支部工作的指導思想、議事原則、議事內容、議事程序、議事形式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使基層支部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實現對居民區工作的領導。

3.加強教育管理,搞好黨員隊伍建設

我們建立了“黨員定期考核、流動黨員管理、民主評議黨員、黨員培訓”等制度和規定,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同時,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對街道機關黨員,要求他們轉變作風,為基層服務,作清正廉潔,勤政高效的模范;對街道企業黨員,要求他們在工作中挑大梁,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骨干,為企業多做貢獻;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黨員,要求他們參加黨的活動,在遵紀守法、照章納稅等方面起帶頭作用;對居民黨員,要求他們積極參加“三帶頭”和爭當“八大員”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引導黨員在發展街道經濟、社區服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系群眾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三、圍繞中心工作,創一流的工作業績

幾年來,工委始終按照“因地制宜,多業并舉,街居聯合,突出特色”這一總體工作思路,圍繞我區“迎接新世紀、建設新××”這項中心工作,抓住××新區加速發展的契機,注重發揮街道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1.大力發展街辦經濟,增強街道經濟實力

我們把大力發展經濟作為街道黨組織建設的基礎和著力點,擺到一個突出位置抓好。

一是抓好宏觀指導,確定發展思路。在工作中我們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各街,充分利用地處交通要道、繁華地段的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街道地理優勢和優惠政策,與駐地中央及市屬企業搞聯營,采取內引外聯,借雞生蛋的方式,吸引外地企業前來租廠辦廠或開店聯營。

二是量化經濟指標,加大考核力度。在實際工作中,街工委把增加稅收、發展規模經濟、開發新產品項目、引進人才、增加自有資金積累、固定資產投入等方面內容,列入年終目標考核,并以文件形式下發各街,突出了經濟成果和份量,并與干部的政績認定,獎罰、使用掛鉤。

三是加強組織協調,建立街辦經濟新的增長點。街工委,對各街開發市場、房地產新項目方面的批地、資金借貸等問題加強協調,在區政府支持下于1997年籌集資金三千多萬元,在××區中心地帶改造建設了我區最大規模的學校大街市場。三年來,街道系統共開發新項目24個,開發房地產商業用房1.8萬平方米,投1096萬元,改造建成4個街管市場。街道系統年國內生產總值和總利潤以15%以上的速度遞增,1998年全系統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17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實現總利潤6876萬元,比上年增長18%。經濟的發展極大地增強了街道集體經濟的實力。

2.加強街道管理職能,創建文明示范街區

為了進一步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我們協同區有關部門,對街道城市管理職能進行了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促成區政府于1997年下發了《關于加強街道城市管理職能意見》的文件和7個改革配套文件。為抓好這項工作,我們采取了以下具體措施:

一是,我們加強同城建、市容、環衛、占道等部門的關系協調,進一步把街道的責、權、利落實到位,取得他們對街道工作的支持。

二是,開展創建文明示范街區活動。1998年,在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投資3700萬元,對工人新村街進行全面的整修、改造和治理,對15條主要干道進行重新鋪設,對亂擺、亂賣、私搭亂建進行全面清理,并改造和新建19個居民管理小區。

三是,指導各街黨委加大治理臟、亂、差的工作力度。重點抓了衛生臟亂差死角、市場外溢整治和文明小區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拆除私搭亂建,共拆除違章建筑3075間,達3.5萬平方米。涌現了6個優秀街管市場,完成了14個達標小區和10個文明小區的創建工作。有五個小區被評為市級文明小區。三年來,各街自籌和協調各部門、轄區單位投資2979.6萬元,為居民群眾辦了大量實事,滿足群眾對上下水、修整里巷路面、治理環境衛生、豐富文體生活方面的需求,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受到區政府的表彰。

3.搞好城市社區服務,方便居民群眾生活

幾年來,我們在全區建立起十個較有規模的社區服務中心,在相當一部分居民區建立了社區服務站。我們以這些服務設施為陣地,增強向家庭、向社會的拓展輻射力。

一是充分發揮志愿者協會的作用,努力在各街開展群眾性的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活動。我們開展了雙擁共建、幫殘助殘、扶貧解困和送溫暖等公益活動,一年來,全系統共組織志愿服務活動36次,受益群眾達17000多人,使一部分有特殊困難的群眾老有所養、殘有所助、病有所醫、難有所幫。

二是廣泛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服務。98年各街在區工會和勞動部門支持下,舉辦下崗再就業技能培訓班50期,培訓下崗職工2100名,并通過不同渠道,推薦安置下崗職工1781人次。

三是充分發揮社區服務中心功能,各街普遍建立起社區熱線電話,通過熱線電話了解和解決群眾的特殊困難、應急困難和實際問題。去年以來,各街社區服務中心接到熱線電2026個,對群眾服務上門756人次,為群眾解決問題成功率在90%以上。社區服務受到了廣大群眾歡迎,讓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今年我們又把各街社區服務納入信息化、產業化管理,不斷擴大信息服務量和影響力,使社區服務朝著全方位、社會化發展,更好地為居民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