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保教總結范文

時間:2022-05-22 09:29:00

導語:幼兒園保教總結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保教總結范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深入實踐與探索,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加強自培力度,推動教師向學習型轉變;以科研為先導,全面促進幼兒園保教質量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強主題活動開展的力度、探索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中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活動后的反思有助于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引領推動教師向更高層次發展、科研促教研,我們堅持以科研為先導,全面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時代進步的潮流和社會變革的趨勢,不斷向我們提出改革和發展的新課題,在改革與競爭中探尋,在學習與反思中實踐,我們視二期課改為發展契機,借著本學期二級園驗收的東風,積極營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壓的環境,不懈努力,全園上下積極地投身于課改的實踐,以課改為契機,推進幼兒園自主發展。

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陣地,也承擔著兩方面的探索任務:一方面是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途徑和方法,解決妨礙教學質量提高的傾向性問題。另一方面是通過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本學期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做小結和反思: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

l加強理論學習,走進新課程、新教材,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我們充分認識到新教材具有回歸生活、關注過程、加強整合、注重選擇四個特點。

l通過學習,我們還意識到新教材中每一個主題活動下都有豐富的活動內容,老師在設計活動時是否能優化組合主題內容,關系到主題活動開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l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我們的老師強烈地感受到關注幼兒情感需要、緊密結合幼兒生活對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l在專家的引領下嘗試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在與姐妹園的相互交流與學習中,獲得大量教育信息,博采眾長,有效的提高了我園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的質量。

l通過學習與實踐,理解主題背景下的低結構活動對主題活動的開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主題活動的潤滑劑。

二、深入實踐與探索,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1、加強主題活動開展的力度

雖然幼兒園課程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老師們在將理論轉化為教育實踐時還存在許多迷惑。例如,在處理兒童發展與教師教育過程及教育結果等矛盾時,常常不知所措,“穿新鞋,走老路”的事時有發生。其實,幼兒園課程改革是否能取得成功,主要取決于教師們的專業水平。我們的老師雖然接觸了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想法,但是,新名詞、新概念并不會自動帶來教育實踐的改變,新的理解并不等同于新的行為模式,認識與行為之間始終存在一定的距離。老師們要想把握自己的教育行為,保證自己的教育教學有意義,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依靠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和改進,依靠群體的相互協作、對話和共同建構。本學期我們圍繞主題背景下的低結構活動,開展了積極有效的主題實踐和研討活動:

l小班組的老師嘗試開放式教學活動模式,他們以幼兒看到、聽到、感興趣的東西為基礎來設計、建構主題,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去選擇教育內容,在開展主題的過程中他們還結合季節和節日,將主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如在進行主題“我愛我家”過程中,老師們發現孩子利用牛奶盒制作高樓時,很多小朋友給牛奶盒上粘上圓形的輪子來制作汽車,于是小班組的老師一起討論、商量,下一個活動的主題“小司機”由此而產生了。

l又如:我們以主題活動為抓手,開展課程化環境創設的實踐,我們通過自我質疑的方式理清了當前在環境創設中存在不足,如:我們為幼兒提供的環境,真的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了嗎?我們創設的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方面的有效性如何?我們的物質環境是否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探索活動?是否使幼兒與環境之間發生了積極的相互作用?……

通過諸多問題的梳理,我們感到環境創設應懂得尊重和已幼兒的認知與情感的發展水平為基礎,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建立富有多元化、整合性的情境,由此也幼兒園課程化環境創設的努力方向:環境的創設要從單純地體現裝飾、展示和供參觀檢查者的觀賞與評價上走出來;要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價值取向,并能及時反映幼兒當前的興趣熱點、收集的資料及主題學習中提出的問題。我們懂得無論創設怎樣的環境,只要是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都是需要教師用心、用智慧去創造的。

在二級園驗收的過程中,我園的環境創設得到了姐妹園老師的稱贊。

l再如:各組通過開展豐富多采的主題活動,以一課多研的方式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實踐能力。首先幫助教師理清主題活動開展的思路,組長將學到的新的理念、思想迅速傳遞到每個教師。通過學習交流,教師們知道主題的設置要區分幼兒的年齡段,突出幼兒年齡特征。主題的預設要從幼兒反映的信息中篩

選并隨時調整?;顒拥慕M織形式以新課程中學習、運動、生活、游戲四大塊體現,既有集體活動、小組探索、混齡活動,又有家庭社區活動,活動開展還要與幼兒園的研究主題相結合。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關注“家園的互動”“生成”與“環境”的創設。活動后,教師要善于反思、總結,梳理問題:如活動方式的有序性?不同主題如何開展?主題間的比重傾斜度?如何提升孩子的共性經驗等?本學期的主題探索活動,較之上學期的活動在引領孩子主動探究、學習發現及家長資源的運用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

2、探索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中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

區角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活動,這里有相對寬松的活動環境,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本學期,我們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更注重豐富區角活動的內容,挖掘其潛在的教育功能。我們還依據陳鶴琴先生的教育理論:強調環境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為孩子們創設溫馨、舒適、科學、合理的區角活動環境。如柔和的紗質布藝使小班的娃娃家更溫馨;廢舊紙箱自制的盥洗臺、洗衣機等讓孩子們有回歸生活的感覺;一個個用KT板制成的小小分隔欄更體現出老師們的獨具匠心等等。

各班在完善區角活動內容的同時還開展了全園性的、與姐妹園的交流與分享活動,并且頗受好評。如小二班的擰瓶蓋不僅促進了小班幼兒小手肌肉群的發展,還能通過此項活動分辨瓶蓋的大與小、速度的快與慢等等;小班組的心情小屋巧妙的為孩子創設了一個私密空間;探索區的統計表更體現出大班幼兒酷愛記錄的年齡特征;大一班的“摩擦力的大與小”讓孩子們對科常類活動充滿好奇,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欲望等等。

此外,我們還非常注重資料的收集與積累工作,我們各班將區角活動的內容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記錄在案,形成了我園的區角游戲活動資料庫,以便與大家今后相互借鑒、并且不斷改進。

三、加強自培力度,推動教師向學習型轉變

1、活動后的反思有助于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實踐與反思交替進行有助于解決新問題,提高保教質量,促進我們在新形勢下做一名有思想的的教師。的確,有效的反思是一個不斷循環、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它能讓教師獲得成長,教育實踐得以改進。本學期我們十分注重各類活動后的反思,比如主題活動的反思與小結、各類大活動的反思與小結等等。從中提升了我們老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逐步向做學習型教師邁進。

2、引領推動教師向更高層次發展

本學期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教師成長梯隊,在自我推薦、學校考核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支星級教師隊伍,規定既享受權利又需承擔相應義務。在這一學期中,教育署的宋月莉老師和竺青老師多次來園為我們提供指導,在“信息速遞”、“互動分享”等等多種活動中,每位骨干教師得到了學習思考和探討的機會,從中我們博采眾長,以傳幫帶的形式將這些優質資源與我園每位教師共享,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比如:對孩子生成的東西是否都要回應?解答孩子的問題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不同的主題如何開展?主題在比重上是否傾斜?如何提升孩子共性經驗的東西?除了學習,還有生活、運動、游戲也要并重,如何與主題發生關系也很重要。生活、運動、游戲、學習,組織形式如何與主題平衡?……這一列比較實際的問題對教師的具體實踐較具指導作用。

四、以科研為先導,全面促進幼兒園保教質量

科研促教研,我們堅持以科研為先導,全面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本學期我們一如既往,加強對課題組的管理,嚴格執行課題組制度,幫助各課題組進行實踐活動的研究與探索。

《幼兒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是我園的區級課題。本學期,我園圍繞******

五、反思及下學期工作重點

1、繼續加強新課程的學習,在活動后的反思與小結中體現更理性的思考;

2、繼續加強教師自培,規范帶教工作,思考帶教形式的多樣性。

2、繼續開展分組教育活動,力爭讓每位孩子得到最佳發展;

3、注重資料的積累與收集,保證各類案頭資料的質量;

4、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讓她們接受更多的學習與鍛煉的機會,武裝她們的教育理論思想,提高她們的教學實踐能力,并且在園內發揮她們的骨干作用,以點帶面,促動其他教師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