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工委書記黨建工作總結材料

時間:2022-07-30 05:29:00

導語:黨工委書記黨建工作總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工委書記黨建工作總結材料

今年,南外街道是極其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廣大干部的大力弘揚“攻堅克難的吃苦精神,敢于負責的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爭先創優的開拓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以黨建工作為龍頭,以班子建設為抓手,以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為重點,突出抓好“雙抓雙促”、“機關效能年”、“黨性教育年”、“績效考核年”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使街道黨的建設進一步強化,黨員作用發揮進一步增強。

一、講政治,講大局,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放在全處工作首位

今年,基層黨的建設列入了街道黨工委主要議事日程,黨政主要領導把抓好基層黨的建設始終放在全處工作的首位,無論是每周的黨政聯席會議,還是在機關全體干部大會上,都把基層黨的建設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所有重大事項一律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形成了黨工委牽頭負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社區、村主要負責人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

作為黨工委書記,深深地體會到:抓好黨建工作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因此,我非常注重加強自身理論學習。結合新形勢對領導干部的要求努力學習各種政治理論知識以及黨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在學習過程中,我始終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帶著求知學,帶著問題學,帶著思考學。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政績觀。

二、重研究,重措施,建立完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了黨工委書記黨建述職制度,黨政領導干部都安排了掛點聯系一個社區(村),并要求每個社區居委會都成立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黨員議事會,把黨建工作延伸到社區、駐區單位,達到資源共享、社區共建、文明共創、黨建共抓的濃厚氛圍。

二是黨工委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組織工作專題會議,對發展黨員、表彰先進、干部管理、黨建示范點建設等重大事項進行專門研究討論,統一了班子成員的思想、增加了黨建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完善了制度建設。街道黨工委與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簽訂了黨建工作責任狀和發展黨員工作責任狀,按時召開了街道黨政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定了黨政領導干部掛點社區(村)幫扶制度、黨政聯席會議事規則和中心組學習制度等。

四是對各社區(村)下發了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考評細則。將黨員發展、黨員電化教育、黨費收繳、基層組織建設等納入黨建目標管理考核。

五是建立了機關黨員干部與社區困難黨員幫扶目標責任制。一年來,各社區黨組織共為困難黨員捐款25200多元,走訪慰問困難黨員300多人。積極開展社區與企業、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蔚藍半島社區與水西鎮赤珠村、寧振公司;下壕塘社區與沙河鎮五龍村、淦龍公司等結對共建,一起開展黨員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三、重教育,重管理,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拓展了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如: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在違法違章建筑整治和征地拆遷中的現實表現”宣傳教育活動;邀請市(區)委黨校老師在機關支部和紅旗村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舉辦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知識講座。

二是加強了對街道、社區干部的培訓。全年舉辦了社區干部思想政治和和信息寫作等業務培訓班共40多期,共有671人(次)的黨員干部參加了培訓。

三是嚴肅查處違紀干部。今年街道結合“機關效能年”活動和“績效考核”機制,堅持了對機關、社區(村)干部的日常的廉潔自律教育和作風管理。在調整干部時,堅持了任前提醒和任前談話制度,加強了對干部的監督。特別是對在國慶60周年維穩期間不服從工作分配的1名干部,根據績效考核有關規定,由街道紀工委專門下文進行了通報批評,并上報區紀委備案。在今年年終干部綜合考核時,該名干部評為“不稱職”,由此教育了全處干部。

四、加大黨建經費專項投入,著力加強陣地建設

一是加大辦公用房建設。通過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與駐片單位的幫扶,為蔚藍半島社區爭取了帝景豪園無償提供辦公用房,方便了社區居民辦理各項業務;二是完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投資7萬余元改建了下壕塘、羊婆巷、三康廟和諧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改善了社區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并通過向上爭取資金、自籌資金等形式,為社區配置了電腦一體機、電視機,更新了部分辦公設備。三是在下崗失業黨員中開展了“科學發展、和諧創業”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向社會、個人籌集等方式,為每個社區黨組織設立了3000元的黨員創業基金,支持和幫助黨員創業。四是夯實基礎,狠抓電教網點建設。在區委組織部的關心支持下,在紅旗村設立了專門的電教播放網點和遠程教育網點,推行農村黨員遠程教育“選學積分制”,取得較好成效。機關和各社區也都設有黨員電化教育播放站并開展了主題實踐活動。

五、抓緊充實基層黨組織的新鮮力量

2009年,我街道發展黨員工作嚴格按照“十六字”方針,采取審慎的態度發展,重點考察群眾基礎好、年紀在35歲以下、初中及以上學歷的積極分子。在黨員發展過程中,采取黨建指導員聯系社區、村制度,協助考察申請入黨人員,同時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進行了集中培訓,全年共培訓2次,在審批程序和材料把關上做到“嚴肅、嚴格、嚴謹”,從源頭保證了黨員的質量。今年以來,我處共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9人,發展黨員11人。

六、深化“和諧社區126”工作機制,推動基層組織建設

今年以來,南外街道黨工委按照“鞏固、完善、提升”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深化“和諧社區126”工作機制,不斷推動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根據蔚藍半島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逐步摸索出一條城市高檔住宅小區凝聚人心、服務群眾的社區黨建新路子。主要工作特色是:“四個一”做法。即一個“中心”連百家心(把會所改造成和諧社區服務中心)、一個理念解百家憂(把“和諧社區126的理念貫穿工作始終)、一個網站管百家事(搭建了蔚藍半島社區信息網站)、一個氛圍濃百家情(開展“服務﹒凝聚﹒和諧”黨建主題活動,營造濃厚的和諧氛圍)。蔚藍半島“和諧社區126”黨建工作得到了中組部部務委員傅思和以及省委副書記王憲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弘強等領導的肯定。12月5日,中央學習實踐活動第二巡回檢查組副組長、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張龍之等領導一行蒞臨蔚藍半島社區視察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并為社區題詞——“親如一家”4個大字。

二是拓展黨建工作平臺。在下壕塘社區、東陽山社區、南外社區和三康廟社區,根據社區實際,分別開展了關愛困難戶黨員在行動和推薦下崗再就業行動以及在攻堅克難一線鍛煉黨員干部活動,及時與市、區結對共建單位聯系,發揮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的功能,為社區居民解決了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三是借助央視著力打造和諧街道社區品牌。8月份,“中央新聞單位名編輯名記者(贛州)老區行”采訪小分隊來到我們贛州,其中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主持人張悅、編導李建華安排在我處下壕塘社區進行為期3天的采訪體驗,為此,我們充分抓住這一難得機會,把下壕塘社區的特色和亮點充分展示出來,并到與下壕塘社區結對共建的淦龍公司黨支部進行了采風,從而使欄目采訪組在采訪報道時有素材、有針對性。9月30日,中央電視臺《夕陽紅》就“(贛州)老區行”欄目專題報道了我處下壕塘社區鄰里文化事跡,街道黨工委陳愈新副書記介紹了和諧社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七、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一個龍頭,促進街道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始終堅持以黨建工作為龍頭,促進街道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1、出色地完成了招商引資和社保擴面工作任務。招商引資方面:面對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審時度勢,化危機為發展機遇,積極尋找街道經濟的發展空間。通過招商引資,積極承接沿海產業梯度轉移,促進了街道經濟的持續發展,預計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900萬元,完成內資1900萬元、外資9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380%,在全區鎮(街)中名列第三。社保擴面方面:領導班子帶領全處機關干部做社保擴面的有心人、熱心人,全年擴面任務達366人,超額完成96人,在全區鎮(街)中名列第一。

2、出色的完成了“兩城同創”工作任務。在“兩城同創”省檢工作中,區被抽檢的2個街道3個社區中,我街道占其一,社區占其二,這些充分體現了我街道社區建設工作的扎實性和創造性,并確保了我市申報省級文明城、衛生城的成功。公務員之家:

3、出色的完成了市重點工程——濱江四期地塊拆遷任務。

在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下,不分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攻堅克難,全面配合,提前完成了市重點工程濱江四期征地拆遷,共征地124畝,拆遷611戶,60195平米,實現了和諧拆遷,無一人上訪的目標,此項工作得到了市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4、出色的完成了重要時期信訪維穩工作。今年“兩會”期間和國慶60周年活動期間實現“零上訪”,在全區四個街道中,我街道唯一沒有受到全區通報批評,街道社區信訪維穩工作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