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委員會上半年工作小結匯報
時間:2022-05-24 03:22:00
導語:農業委員會上半年工作小結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上半年,我們緊緊圍繞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按照實施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實現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有機統一和“全國領先”的要求,堅持用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和辦法,充分運用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建設成果,著力創新農業組織形式、發展模式、經營機制和利益聯結方式,著力引導社會資金大規模進入農業,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向高端化發展,著力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一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促進了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加快了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同步轉變。
上半年主要工作總體概括為“七抓”:
第一,抓規劃完善。
1、按照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結合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和市級戰略功能區規劃,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全域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按照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建設的總體要求,組織編制了6個省級和8個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
3、組織編制了“198”市級戰略功能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規劃;啟動了龍泉山、龍門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組織開展了一般鄉鎮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修訂完善工作。
第二,抓綜合示范。
1、按照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建設的總體要求,以產業發展為重點,深入推進年首批啟動的40個綜合示范項目、今年確定的19個率先建設示范點和4條率先建設示范帶的建設。
2、以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民居、塑造新風貌、創建新機制、培育新農民、建好村班子的“五新一好”為主要目標,充分運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綜合整治成果,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項目和資金,統籌推進田、水、路、林、村等綜合整治和產業發展,扎實推進6個省級和8個市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
3、統籌推進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線沿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示范園區建設和示范項目的實施,著力打造一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的典型,深入實施糧經產業“雙創雙建”等示范工程。
第三,抓產業發展。
1、在扎實抓好生豬、茶葉、獼猴桃、食用菌、伏季水果、泡菜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并制定了加快蔬菜、花卉苗木、中藥材等重點產業發展和生豬良繁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推進蔬菜、花卉苗木、中藥材等產業發展和生豬良繁體系建設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
2、積極謀劃推進農業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發展,深入研究并明確了重點發展內容。在高端產業方面,著眼于國內國際農業前沿技術和新興產業,重點推進創意農業、生物農業和有機農業發展;在產業高端方面,立足于現有的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產業鏈上附加值最高的關鍵環節,占領“微笑曲線”的兩端,重點抓好制種育苗、精深加工、現代營銷和高端品牌打造。
3、著力推進蔬菜、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葉、獼猴桃、生豬家禽、優質糧油、中藥材、食用菌等優勢特色產業生產基地建設,大力支持想真食品、佳享食品、金忠食品、康綠食品、豐豐食品、嘉竹茶葉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積極推進彭州濛陽、龍泉聚合等現代物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品牌打造。
第四,抓項目投資。
1、堅持市場化的手段,發揮農業政策性投融資平臺的作用,充分運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綜合整治成果,引導社會資金大規模投入農業。
2、在搞好項目儲備、包裝,全力爭取部省項目支持的同時,積極會同市投促委、市水務局、市林業園林局等部門和各區(市)縣,大力推進農業招商引資,著力引進農業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
3、按照“四個一批”的要求,加快意向性項目的簽約、簽約項目的落地、在建項目的實施和建成項目的投產。在深入實施419個農業在建項目的同時,重點選擇和推進實施了中糧集團、益海嘉里集團等87個重大項目。
第五,抓對外開放。
1、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擴大開放年”工作部署,深入推進農業對外開放與合作。農業部、省政府和市政府共同簽署《共建統籌城鄉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合作備忘錄》,通過參加“天府四川寶島行”活動,加強了同臺灣的農業交流與合作。
2、進一步深化與、、、、等市州的農業區域合作,通過深入磋商研討,在農業技術交流、農業園區和農產品標準化配送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和營銷等方面形成了共識。
3、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推進一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重點會同有關部門和區(市)縣,舉辦了“中國·國際油菜花節”和“首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結合首屆鄉村旅游節活動的開展,協調配合區(市)縣組織舉辦桃花節、梨花節、杏花節、櫻花節、采茶節、櫻桃節、枇杷節等20余個節會,在市內和上海、杭州、廣州、武漢、哈爾濱等城市,組織舉辦和參加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10次。
第六,抓機制創新。
1、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是按照“五個一致”的要求,認真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實測、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著力解決好產權制度改革中面臨的問題,保證農民群眾滿意。
2、充分運用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深入研究降低土地流轉門檻的辦法,在完善產權抵押、登記、融資辦法的基礎上,重點引導承包土地向種植大戶和生產能手流轉,大力發展家庭適度規模經營,提升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3、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適度規模經營”、“園區(基地)+專合組織+家庭適度規模經營”等生產經營模式,進一步完善了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4、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提升硬件、優化軟件”的要求,重點推進了雙流、郫縣、新津、大邑、邛崍、崇州、金堂、彭州等8個區(市)縣第一批64個農業綜合服務站建設,啟動了郫縣、雙流、崇州、蒲江等區(市)縣第二批21個服務站建設。
第七,抓質量安全。
1、圍繞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要求,深入研究和推進有機農業發展,制定了加快發展有機農業指導意見,組織開展了有機農業專題培訓。
2、在深入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扎實開展基地農產品的檢驗檢測,組織實施農產品“三證”認證工作。
3、會同市食安辦、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商務局等部門,從4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實施蔬菜、水果、食用菌、豬肉等產品的產地準出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并實施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
上半年工作成效主要體現為“一好、二實、三明顯”:
“一好”:規劃編制修訂進展情況好。目前,市級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修訂完善后已公布;二三圈層14個區(市)縣已有12個完成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編制和修訂工作;二三圈層239個涉農鄉鎮已有183個完成現代農業產業規劃編制工作,占76.5%。
“二實”:一是示范建設工作扎實。按照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建設的總體要求,各區(市)縣結合“四大基礎工程”的實施,在11條示范線上和新農村示范片內落實了現代農業示范園區89個、標準化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112個、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03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47個、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440個、農機化示范點31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業物流示范項目24個、四星級以上農資網點121個、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農業在建項目137個。其中,在今年確定的4條率先建設示范帶上,將重點打造示范園區31個、基地30個、合作社36個、龍頭企業48個、物流市場9個,實施重大農業項目46個。二是產業發展工作扎實。圍繞實現農業“三個效益”,各區(市)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以制種育苗、精深加工、現代物流和品牌建設為重點的產業高端發展,啟動了以生豬曾祖代種豬場、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花卉良種繁育中心、伏季水果品種資源圃、獼猴桃基因庫等建設,全市建成規?,F代農業園區124個、家庭農莊(場)179個,初步形成了郫縣冠鑫(汀沙)現代農業產業園、大邑安韓現代農業園區、新津大學生現代農業創業園等20余個新的產業發展示范基地。
“三明顯”:一是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明顯。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業增加值達到104.4億元,同比增長3.9%;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5180元,同比增長12.8%。二是農業項目投資成效明顯。截至6月底,全市在建農業項目共607個,2010年計劃投資226.01億元,1—6月共完成投資103.1億元,同比增長9.46%,其中87個農業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9.75億元。全市新引進農業重大項目和意向性投資項目63個,同比增長152%,其中新引進3000萬元以上重大農業投資項目26個;在談3000萬元以上重大農業投資項目37個,其中簽約注冊12個,促進簽約13個,前期跟蹤12個;首次引進了世界500強涉農企業1個。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明顯。在農業部組織的農產品質量例行檢測中,我市畜產品合格率達100%,農產品綜合合格率達99%以上,排名位居全國前茅;在省農業廳、省畜牧食品局開展的例行監測中,我市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品合格率均達100%。
上半年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部分支農項目完成較差,資金管理不夠規范。主要原因是部分項目實施無工作經費保障,有的項目季節性強,國家支農資金到位滯后。二是生豬生產面臨較大的波動。主要原因是生豬收購價格長期處于低迷狀態,而投入品價格卻反向變化,飼養難以為繼。三是現代農業綜合示范點打造不均衡。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財力短缺和工作力度不夠。四是部分規模經營業主土地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一些地方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政府“大包大攬”,使業主規模經營缺乏可持續發展活力;另一方面,農業部門對土地流轉使用監管和后續跟蹤服務不夠到位,導致部分經營業主出現土地短期閑置和撂荒現象。五是大春生產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前期低溫寡照,發生重度病蟲害的幾率較大。
- 上一篇:城鄉結合治理工作領導發言稿
- 下一篇:關于加速促進信息無礙建設的指導意見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