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廢物運輸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02 04:34:07
導語:建筑廢物運輸管理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要工作情況
2014年,我處轉變了管理模式,積極調整管理職能,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業務水平,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了亞運的正常有效進行。2014年,共出臺5個規范性文件,1個政府通告,并修訂上報1部法規,派出檢查人員11833人次,檢查工地5511個次、車輛854臺次,其中查處違章工地142個次,違章車輛199臺次,配合鎖車處理127臺次,截至11月份,共審驗車輛2014臺次,審批核發建筑垃圾準運證1465個次,全市共辦理排放手續513宗、排放量十八大1503萬立方米,受納手續9宗、受納量十八大35萬立方米。
(二)取得的成績
1.堅持強化法制建設,管理長效機制有效提升。今年以來,我處按照委領導的指示要求,從抓建筑廢棄物長效機制建設入手,著力調整規范建筑廢棄物處置管理秩序。特別是6月份出臺了《市建筑廢棄物處置(排放受納)許可權限調整暫行實施辦法》等5個規范性文件,初步解決了當前我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法規滯后的問題,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門和行政相對人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同時為確保亞運會和亞殘運會順利舉辦,配合委研究起草了《市建筑散體物料運輸管理的通告》,進一步規范建筑散體物料運輸秩序,有效杜絕了亞運期間偷倒、灑漏污染等問題,使得我處的管理長效機制得到了有效提升。
2.堅持按程序辦事,管理秩序明顯轉好。我處堅持按規定程序辦事,依法辦理許可業務和許可后的監督檢查工作。一是嚴格排放(受納)業務審批,初步解決了權限調整前區所辦證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提高了辦證效率,規范了排放秩序;二是啟動了運輸企業核準制度,嚴格按照檢查程序,采取聽取匯報、現場勘查、考試考核、拍照存檔等方法,在規范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的管理,達到了改變運輸行業“重效益、輕管理”的現狀;三是配合聯合執法,鞏固專項整治效果,通過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聯合整治機制,加大建筑廢棄物排放和運輸監管力度,確保了專項整治效果。這些有效措施的正常開展,使得我處的管理秩序明顯轉好。
3.堅持創新思路,工作重點難點問題有突破。工作中創新了思路,先后多次對市周邊的石礦場、碼頭、山地、磚廠等進行現場勘查,啟動了臨時受納場建設的籌劃工作;為貫徹落實市領導關于開展水上運輸的指示精神,我處對水上運輸進行了調研,并協調籌備水上運輸試點工作;今年,還先后兩次組織了骨干力量赴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參加建筑固廢資源化學術研討會暨地震建筑固廢處置與資源化經驗交流會,積極探索了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思路;同時為了確保亞運的特色服務,我處范零星建筑廢棄物管理,清理了無主建筑廢棄物,通過“文明服務、唱響亞運”活動,加強宣傳,提高了社會認同度,使平時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了突破。
4.堅持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領干班隊力量明顯增強。我處注重把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按照制訂的政治教育計劃進行理論學習,通過學習,增強了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斗班作用;通過開展政治學習、思想教育、交心談心等方式加強全處干部職工的工作作風建設和組織文化建設,強化了全處的組織紀律性,突出了“有為才有位”的思想意識,有效激發了工作熱情;著力培養新人,優化人才結構,保證了全處工作的正常開展,又鍛煉了年輕的領干班隊;還堅持做好廉潔自律表率,帶頭遵守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打造了廉潔行政的良好氛圍。
(三)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還較傳統,創新力度仍然不夠。2.管理手段不夠靈活,有些方面管理效果不明顯。3.沒有完全發揮我處對建筑廢棄物的管理和改進作用。
(四)2015年的規劃
2015年我處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上級黨委的整體思路,繼續開拓創新,以法規建設為重點,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努力推動全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1.繼續配合完成新《條例》立法工作,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按照最新討論形成的立法思路,配合立法機關完成新《條例》的立法工作。按立法進程,待新《條例》出臺后,配合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并盡快修改完善,出臺實施。
2.創新管理理念,豐富管理手段,改革管理模式,實現管理的科技化、高效化和規范化。認真研究,重新審視排放工地加強行政許可后的監管新模式,逐步完善新模式并落實從源頭上管好,同時參照公安部門對車輛年審的管理模式,委托社會專業機構負責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的審驗工作,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共享審驗結果,提高車輛審驗效率,并結合相關執法部門的監管記錄綜合審核,開創監管工作的新局面。
3.調整管理重心,改善監管效果。一是嘗試啟動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機制,通過工作簡報、定期例會等工作措施,調動區所的工作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通過公司核準檢查,改變工作重點,將車輛審驗工作牽制的人力和物力轉移到如何加強公司管理的工作重心中來。
4.建立全市無主余泥、污染清理的長效管理機制。為改變長期以來清理無主余泥和路面污染的被動局面,建議建立市、區兩級的縱向管理機制,建立與綜合執法部門、市容環衛部門的橫向管理機制,打造網格式立體的長效管理模式,有效維護市容環境衛生。
5.繼續引導社會擴大水路運輸。按照市領導和市城管委的指示精神,我們最終要實現水、陸兩路運輸渠道并駕齊驅的管理局面。為此,我們建議繼續加大水路運輸的工作力度,多方面引導社會力量建立轉運碼頭、專業水運隊伍等基礎力量,爭取明年打造成一條水路運輸、處置建筑廢棄物示范性產業鏈。
- 上一篇:財政局會計管理工作總結
- 下一篇: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工作匯報